政策改革

教师职称工资改革有何最新消息

发布时间:2023-10-30 19:55:27

2017教师职称工资改革有何最新消息?想必大家对此都很想了解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根据中发(1985)9 号文件精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于1985年实行了工资制度改革,其工资均改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新执行的结构工资是由荃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四部分组成。按劳人薪(1985)19号文规定,1985年7月旧以后退休的人员,以本人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之和为基数计发退休金。

一、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

目前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能力、工作量、成果差不多的教师之间(尤其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师)收入差距过大:高级与初级相差接近一半。而且严重影响退休待遇。办好学校,要靠90%以上教师。以教师职称高低定工资,不仅不能真正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职称原因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特别是没有晋上级职称希望的,后遗症一大堆。因为教师也是人,也存在心理失衡问题。在失衡心理的驱使下,导致师资流失严重,无法跳槽的教师,产生的不良后果将越来越多,于是每次中、高级教师职称评聘,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聘委矛盾重重,给腐败有机可趁。许多原来要好的教师,因此反目成仇,甚至还动用了黑社会,增添纪委等部门麻烦和工作成本。因为职称取酬的收入差距,有着太多的人为色彩,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最为强烈,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政策影响安定、破坏公平、损害干群关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严重威胁。

为防止分配不公已日益从经济问题造成民生问题演变为严重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工资改革“限高、稳中、托低”,逐渐淡化职称工资,或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建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收入分配,势在必行。

二、教师的收入

教师收入由:基本工资、教龄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等构成。

1.基本工资:教师按照教师资格定:小学教师3000元,初中教师3500元,高中教师3800元,大专教师4100元,大学教师4500元。(随国民经济增长)

2.教龄工资(含工龄):每年60元,随着教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教师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教的思想,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3.课时工资.课时补贴按照实际上课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教师多代课,特别是年轻教师精力充沛,他们多代课,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4、绩效工资:学期和学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学期学年评,不终身制。每个老师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代课,更要激励上好课。

5、特优津贴:全体教师公认的特别优秀教师,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

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教育教学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教育及教学方法,可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说是以国家及,省级,地市、县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教师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6、山区补贴: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另外给与补贴,应该是工资35% 。正如国家干部下乡补贴,越偏僻地区,补贴越高,不终身制,离开就没有。

两会关于教师工资改革问题解读

在广泛征求和听取网友意见后,结合个人在公益教育支持方面的实质体会,有人提出了《关于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福利,为农村教育留住“根”的建议》,以解决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水平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长期以来投入不足,乡村教师队伍面临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境。这不仅难以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地区任教,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无法体现出教育发展的先行优势。对此,李东生认为,面对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低、教师人才资源单向度流动的状况,必须在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福利,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目前,乡村教师生存现状堪忧,主要体现在“补充难、留不住、职称低、机会少、责任大、条件差”等方面。数据显示,在占70%人口的农村,800多万乡村教师却要承担着6000多万学生的基础教育工作,而且许多老师还要“身兼多职”,既教数学又教语文,既教音乐又教体育,生活艰苦待遇差的基础上,还要面临着巨大的身心双重压力。

在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乡间、区域间、学校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同时编制、住房公积金、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无法得到全面落实,导致年轻教师、优秀教师不断逃离农村学校。此外,由于工资待遇低下,职称评定难,在荣誉体系处于末端,培训机制不健全等导致农村教师这个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减弱,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

对此,李东生在议案中指出,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群体面临物质与精神双重困境,不仅是乡村教师待遇提升缺乏财务制度保障,“重物轻人,重生轻师”政策价值倾向也使得乡村教师长期以来缺乏真正的关注,而乡村教师人才资源单向度流动模式根深蒂固,这些都需要建立完善制度与全社会的力量来改善,他提出希望通过财政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水平,鼓励农村教师安心从教;通过完善补助、激励及晋升机制,鼓励乡村教师长期从教;通过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保障乡村教师安居乐业;通过建立乡村教师“再教育”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 通过政府倡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改善乡村教师待遇境况,带动全民支持和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延伸阅读:茂名完成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申报和通过人数均居全省第一

截至目前,茂名市审核办理了66811名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过渡。对4870名申报中小学教师高、中、初级职称教师进行了评审,评选出中小学高级教师1112名、一级教师1870名、初级教师407名,申报人数和通过人数均居全省第一。向省推荐申报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人选25名,通过省正高级评审15名,人数排在全省地级市第一,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据了解,茂名市教育部门先后10多次深入市直、各区(县级市)中小学校调研,对全市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岗位结构、职称结构、评聘矛盾等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为有效妥善解决茂名市4224名高、中级教师“高职低聘”存量问题,以及高、中级岗位不足影响新的职称晋升等两大难题,在坚决用足政策前提下,制定《茂名市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具体实施方案》,重新核定教师岗位,规定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或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人员视为不占岗。空出的新增岗位,用于优先解决“高职低聘”存量的47.5%后,再用于解决新晋人员经学校竞岗推荐1788人申报高级教师,推荐2661人申报一级教师。

同时,在评审过程中,认真对照国家和省的评价标准,在达标基础上,对长期在农村偏远山区从教的一线教师、临近退休或教龄30年以上的教师、九大主学科之外的小科目教师等三类人员实行适当的倾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