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是深入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教材。《纲要》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要深刻理解这四句话。

一、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我们党执政,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先后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纲要》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要深刻理解发展的内涵,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的“好”与“快”的辩证关系。我们认识到,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做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这场金融危机实质上冲击的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党中央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提到新的高度,明确提出“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凸显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党中央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

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

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加以强调,主要基于如下考虑:一是,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群众观。做到以人为本,要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二是,它集中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我们党的庄严使命。解决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关键是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是,它集中体现了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答了发展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也应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我们党*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概括起来,就是《纲要》强调的“三个体现”。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要自觉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体现到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中,在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内涵,胡锦涛同志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初就作过阐释。《纲要》在这些认识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概括。指出:“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这个基本要求,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有几个问题很重要。

第一,讲全面发展,要正确认识“一个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重视经济发展,反映的是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要求。但同时要认识到,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就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讲协调发展,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是个美学概念,讲协调,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整体划一。关键是,要讲统筹,做到适当安排;要讲兼顾,做到综合平衡。胡锦涛同志讲协调发展,主要就是讲统筹。他指出,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三,讲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由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拿出措施,抓出成效,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更加自觉地坚持统筹兼顾

解决发展矛盾和难题,增强发展协调性,必然要求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等不协调问题,是我国发展中长期存在、制约全局的突出矛盾。“五个统筹”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同时提出来的,在科学发展观理论形成之初就是组成部分,足见其重要性。

统筹兼顾不是简单地摆平各种关系,而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是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在阐述科学发展观时进一步指出,我们党要解决发展中面对的一系列世所罕见的矛盾和困难,“就必须善于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事物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又必须善于统筹协调、把握平衡,在事物的普遍发展中形成有利于突破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合力,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兼顾作了理论提升,把它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全党认识深化的结果,是对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五、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的十八大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概括使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科学体系更加完备,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把握了这个精神实质,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内容,就把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是要抓住这十六个字。

强调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鲜明理论特征。胡锦涛同志指出:“求真务实,就是要坚持立足我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切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种科学精神,正是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实践也表明,没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科学发展观很难落到实处。所以,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坚持求真务实,用求真务实的作风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胡锦涛同志指出,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就无从谈起。“秉持什么样的政绩观,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也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通过扎实勤奋的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建立突出政绩,这是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的应有追求。”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二)、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指什么 具体内容有哪些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怎么做

(四)、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五)、预备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三篇)

(六)、城市管理工作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两篇)

(七)、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800字(五篇)

(八)、关于大学科学发展观宣讲社会实践报告

(九)、关于校园科学发展观自我分析与总结

(十)、关于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汇报范本参考

《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是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理论学习纲要》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之后,中央组织编写的又一本关于理论体系的学习教材。我们要通过认真学习这本《纲要》,进一步加深对关于坚持和发展重要论述的学习理解,加深对民族复兴中国梦重要战略思想的学习理解,更加自觉有力地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战略部署的落实。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