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为杨粲、冉琎、冉璞、郑珍、郑知同、赵旭、郑知同、黎庶昌、赵旭、申祐、袁蕙芳、张鸿绩、尹珍,具体名单见下文。
一、遵义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杨粲:
杨粲,字文卿,小字伯强,系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据播州(即今遵义)的杨氏鼻祖杨端之十三代孙。粲为杨轼之子,幼年过继给伯父杨轸为嗣。秉性好学,笃信儒家经典,少年即怀大志。宋宁宗嘉泰初年(公元1201年)袭播州安抚使,执掌播事30余年,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中兴人物。杨粲治播州以“文武兼资”著称,史籍说他“性孝友、安俭,素治政宽简,民便之”。由于实行比较开明宽松的对内政策,不事苛求勒派,播州社会稳定,生产发展,财富日增。他继承其祖杨选、其父杨轼“结庐养士”、“留意艺文”的传统,崇尚儒术,建学造士,大修先庙,“肇修郡之儒学、琳宫、梵刹、桥道”,众多学者、僧人、道士在播州传播学术和宗教,各得其所。《杨文神道碑》称赞杨粲:“士类羽流,皆称其喜儒而好礼,乐善而种德。”他倡导推行的文治,使播州这南荒之地加速了文明进程。
冉琎:
冉琎,南宋播州绥阳(今贵州遵义市绥阳)人,南宋将领。宋理宗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积极准备抵御蒙古军南侵。冉氏兄弟闻余玠是位贤能的统帅,便去重庆拜谒余玠,献保西南计:主张“徙合州城”。他们分析说:“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余采纳了冉氏兄弟计策,密奏朝廷,任冉琎为承事郎,代理合州知州,冉璞为承务郎,当理合州通判。二冉卸职不久,钓鱼山军事防御体系在阻挡蒙军南下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元宪宗蒙哥亲率御营军号称十万之众进攻四川,于南宋开庆元年(1259) 进抵钓鱼城。 合州军民依靠坚固的根据地顽强抵抗,相持半年之久,蒙军粮草不济,蒙哥急于速战,倾师攻城。主将汪德成中飞石死于城下。7月,蒙哥心急如焚,亲登高坡窥探,被宋军乱箭所中,被迫下令撤军,死于重庆北温泉。
冉璞:
冉璞,贵州省绥阳县青山平母台人,冉琎异母弟,南宋大臣。与兄冉琎史称“二冉”。
南宋淳祐二年(1242),二冉组织军民,在钓鱼山构筑内外城池10余座、水井92口,可容军民17万的雄踞西南的钓鱼城军事重隘,将合州(合川)迁于此。宝祐元年(1253),余玠遭投降派谗害,冉氏兄弟亦于1253年卸职回乡。
郑珍:
郑珍,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郑知同:
郑知同,著名诗人郑珍独子,贵州遵义人。年幼好学读书,学问根基雄厚,因农民起义停试十五年,绝意功名仕进。
曾任塾师,后到成都入张之洞幕府,在张之洞的倡导下,传布其父郑珍之学遍于全蜀。四川的文字训诂学,倡导者虽是张之洞,助力最大者则是郑知同。因不合流俗,傲然自负,后南游北往,均未遇知音,处境极为艰难。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张之洞调任两广总督后,设广雅书局,又招郑知同去任书局总纂,仅两年便去世。伯更治学以许、郑为依归,造诣精湛深邃,小学成就尤高。著有《说文正异》、《说文述许》、《说文商议》、《说文伪字》、《经义慎思篇》、《愈愚录》、《隶释订文》、《楚辞通释解诂》、《转注考》、《漱芳斋文稿》和《屈庐诗稿》等。
黎庶昌:
黎庶昌,字莼斋,自署黔男子,贵州遵义东乡禹门人。黎皑第四子。早期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清咸丰十一年(1861),贵州因地方战乱停止乡试,黎庶昌北上赴顺天府乡试。时值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清廷内外交困。是我国晚清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
赵旭:
赵旭,字石知,号晓峰,清朝贵州遵义桐梓县人。幼年丧父,青年时代随其叔至山东腾县祖父官署居住。先后游学吴楚,阅历学识极富。回桐梓后,曾九次乡试不第。长期居家课读,与"西南世儒"郑珍、莫友芝情谊深厚。曾任桐梓、荔波教谕。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任荔波县教谕时,以实绩加翰林院孔目衔兼署都匀府教授。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农民起义军攻破荔波县城,旭受重伤后投江死。赵旭博学多才,关心桑梓的文化事业,曾采访桐梓掌故,编成《桐鉴》6卷、《被桐鉴》1卷、又编成《桐梓耆旧诗抄》1卷、《桐梓艺文志》4卷、《文学尔雅注》1卷、《琴鹤堂先泽拾遗》1卷、《蜀碧补遗》6卷。赵旭一生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著有《播川诗抄》8卷,选诗500余首。又有《播川全集》50集。一生坎坷,长期居住在农村,对贫苦农民的生活较了解。他写的诗,多反映贫苦老百姓的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大胆揭露清军的腐败的社会的黑暗。语言朴质无华,通畅明快,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申祐:
申祐,字天锡,仡佬族,明朝思南府务川(今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人。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举人。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官拜四川首审道监察御史。为人刚正不阿,勇于弹劾。是黔有名的“杀虎救父”、“冒死救师”、“以身救主的”的“三忠三烈”之士。
袁蕙芳:
袁蕙芳,字瑞芝,明朝贵州遵义仁怀县人。其父袁鼎为原播州杨应龙手下的“赤水里头目”,明神宗万历中年,杨应龙叛,袁鼎率家属参与征讨,事平后,袁鼎受威远卫指挥佥事,晋游击。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奢崇明叛乱,袁鼎倡议参与征讨,在征讨中擒伪节度,招降伪巡抚,连克重庆、仁怀、合江。复与奢崇明之子寅战于仁怀竹瓦寨,自战三昼夜,兵尽被擒,拒降,被支解。
蕙芳痛父之死,自请为前锋,直揭奢氏巢,掘崇明先墓,鞭其尸以雪愤。事后,赠袁鼎“明威将军”,立忠勇祠。荫蕙芳佥指挥事,擢升参将。既重复遵义,援黔救滇,在平定奢崇明、安邦彦叛乱中,袁蕙芳多立功劳。
张鸿绩:
张鸿绩,字退涣,又字兰史,号箸(一字药)农,清朝贵州仁怀直隶厅(今遵义赤水)人。生于富厚人家,先人以盐业起家,为重庆大户,箸农长大后徒居重庆,曾以陕西西安清军同知调补佛坪厅,军功保举盐运使衔,升任陕西潼商道过班道员。著有《枯桐阁词》八十阕,其词"风格清超,迥越时俗",达到清代全国名家水平。内容丰富,能大胆揭露贪官污吏,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尹珍:
尹珍,字道真,东汉牂牁郡毋敛(今遵义市正安县)人,今新州镇的古毋敛坝是尹珍居家、讲学、墓葬之地。和帝永元十一年(公元99年),尹珍20岁时,跋涉千里,到京师洛阳,拜著名儒学大师、经学家许慎为师,研习五经文字。学成,于公元 107 年回故里。手建草堂三楹,开馆教学,西南地区自此始有学校教育。
尹珍从地方事教育,声誉渐著,后汉朝廷向地方选举孝廉,地方官以其精通经学,选入文学科目,向朝廷举荐。尹珍功成名就,但年老体弱,遂辞官还乡,将原学馆改名“务本堂”,矢志育人。公元 162 年病逝,葬于务本堂后。
尹珍是贵州文化教育的鼻祖,“凡属牂牁旧县,无地不称先师。”也是著名书法家。尤精隶书。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引录南北朝时期宋朝王愔所著《文字志》,所列秦汉以来著名书法家120人中,便有尹珍其名。尹珍在桑梓办学授徒,尽心竭力,死而后已,其伟业受后世敬仰。明代贵阳三个书院设尹珍专祠,清代遵义府学教授莫与俦创立汉三贤祠中,专设尹珍祠,贵阳扶风山王阳明祠内附设尹道真祠,印江、铜仁等县之书院中均设尹公祠。四川境现为重庆市的南川县、綦江县均建尹子祠。公元 880 年唐人崔礽在今绥阳县旺草场立尹珍讲堂碑。境内新州镇的尹珍“务本堂”及“汉儒尹公道真先生之神位”碑,遗迹尚存。
二、遵义历史沿革
【远古人类】 远古时期,遵义一带即有人类栖息繁衍。在桐梓县岩灰洞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测定,为距今20.6至24万年。桐梓县马鞍山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中,也发掘出大量石器骨器,还有丰富的用火遗迹,年代距今为1.8万年。在赤水河流域的赤水市和习水县境内,也先后发现许多石斧、石锛、石网坠等古人类工具。
【历史沿革】 公元前8至5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今遵义一带属于“大夜郎国”范围。西汉元光五年(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元鼎六年(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作为邦国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时期复置,宣和二年(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480年。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作为二级政区的州、郡名称,历代屡有变更。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将隋代的郎州改名为播州,领辖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962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将播州所领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这是“遵义”名称最早的出现。遵义之名沿用至今已有1364年。除县名外,历史上曾有过遵义砦、遵义军、遵义军民府、遵义府、遵义专区、遵义行政公署、遵义市等建制名称。播州从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间,为杨氏土司所世袭统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为遵义、平越两个“军民府”,分别隶属四川、贵州两省。清康熙年间取消“军民”二字,直称遵义府。今遵义市大部分地域属于这两府,还有部分地域属于石阡府、思南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民国24年(1935年),贵州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
三、遵义简介
遵义市,简称“遵”,古称播州,贵州省辖地级市,是贵州省域副中心城市,贵州省新兴工业城市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黔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黔中城市群重要城市,三线城市。截至2022年,全市下辖3个区、7个县、2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3076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826.36万人,常住人口659.65万人。
遵义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贵州北部,南临贵阳、北倚重庆、西接四川,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遵义市曾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称号,同时也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的茅台酒的故乡。
遵义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了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遵义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名茶之乡、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等称号。
2022年,遵义市地区生产总值4401.26亿元,同比增长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