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铜陵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铜陵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为盛度、方以智、方苞、刘大櫆、姚鼐、章伯钧、黄镇、朱光潜、储炎庆、慈云桂、陈翥、佘翘、胡舜元、何其沧、张文伟、江有恒、夏思、恬罗京,具体名单见下文。

一、铜陵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 盛度 ] (970 — 1040 年),字公量,铜陵县石洞耆(今董店镇)人。其“幼小读书,敏而好学”,北宋祥符七年( 1014 年)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兵部郎中、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等。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天圣年间,宋仁宗赐给其牡丹一棵,盛度将此牡丹带回铜陵,世世栽培,直至如今。这牡丹现仍每年一开百余朵。(《铜陵年鉴》 2001 年刊附录有专门记载)。

[ 方以智 ] (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别号浮山愚者;为僧后,法名弘智,无可、药地、浮庐、墨历等。今浮山镇陆庄人。

[ 方苞 ] (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号望溪,祖籍今义津镇方皋庄。苞生于江苏六合之留稼村。高祖方大美,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曾任太仆寺少卿。曾祖方象乾,明恩贡生,曾任按察司使,充岑西左江兵备道,明末,因避乱寓居江宁(今南京)。祖父方帜,曾任芜湖训导,后调任兴化县教谕。父仲舒,国子监生,青年时耕牧于枞阳黄华,家境日落,后入赘江苏六合县留稼村吴勉家;生3子:长子方舟,次子方苞,幼子方林。

[ 刘大櫆 ] (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大櫆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20多岁以布衣入京,方苞见到他的文章,极其叹服说:“如苞何足算哉!邑子刘生乃国士尔!”并称赞他是韩愈、欧阳修一流人物,一时名噪京城,士大夫多愿与其结交。雍正七年(1729年)、十年,两次参加考试都登副榜。乾隆六年(1741年),由方苞荐举应博学鸿词科,被大学士张廷玉压制落选。张后知大櫆同邑,深婉惜。乾隆十五年,张廷玉特举其参试经学,又未被录取。大櫆60岁后为黟县教谕。几年后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以文学教授生徒。

[ 姚鼐 ] (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祖籍在今义津镇姚王集,其十世祖姚之兰始迁居桐城城里。鼐幼嗜学,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表现出非凡的天资。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3年以后,散馆改主事,分属兵部;旋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历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乾隆三十八年,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此职本应翰林方可充任,独鼐与休宁戴东源、兴化伍大椿、歙县程晋芳等8人破格当选。《四库全书》成,鼐乞养归里,不入仕途,时年44岁。大学士于敏中、梁国治先后动以高官厚禄,均被辞却。

[ 章伯钧 ] (1895——1969),今横埠镇人。伯钧少时就读于桐城中学。民国5年,伯钧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高等师范英语系。其时,新文化运动正在全国勃然兴起,他一面苦读功课,一面强烈探求新的思想。他完成高等师范学业后,被聘为宣城师范校长。恽代英、肖楚女被伯钧聘请来校任教,积极传播革命真理。民国11年,伯钧经安徽省长许世英推荐,与朱德、孙炳文、房师亮一道赴德国留学,攻读黑格尔哲学。留学期间与朱德、谢树英等组织“新同乡会”,受德国华人的热烈赞同。有一次,一位浙江同胞被德国人百般凌辱并惨遭杀害,“新同乡会”挺身而出,一直状告到柏林最高法庭,使德国人低头认罪,从而显示出中国人不容外族欺侮的民族气节。伯钧后经朱德介绍,加入在德国的中共组织,朱德任组长,伯钧任副组长;与当时在法国的周恩来、邓小平等来往密切。民国14年,伯钧在柏林结识国民党左派势力的代表邓演达,两人一见如故,关系日深。次年,伯钧学成回国,被中山大学文学院郭沫若院长聘为教授。

[ 黄镇 ] (1909——1989),乳名百知,又名佩寰,学名士元,今横埠镇黄山村人。黄镇生于农民家庭,20年代初期,因受五四运动进步思潮的影响,立志追求真理。民国14年(1925年),先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学画。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带头参加进步学生运动。毕业后,在家乡浮山公学任美术教员,后因支持进步学生而被解职。在友人的介绍下,他充当了冯玉祥部队的文书。民国20年12月,他参加了著名的宁都暴动,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次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五团政治部宣传干事、宣传科长,并参加中央苏区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

[ 朱光潜 ] (1897——1986),号孟实,今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光潜6岁时,始从祖父接受启蒙教育,深得祖父器重。祖父去世后,从父续读,16岁时,入桐城中学。21岁时,入武昌高等师范国文系,后又考入香港大学教育系。在香港大学读书时,请桐城著名书法家方守敦题写“恒、恬、诚、勇”4字的条幅,作为座右铭。香港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大学、春晖中学、上海立达学院担任教师。民国14年(1925年),他考取安徽教育厅留美公费生,取道西伯利亚前往美国,进爱西堡大学,开始研读哲学。以后,又进入英国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和斯坦堡大学。他先后用14年时间,读过6所大学,最终走上研究美学的道路,成为我国美学的开拓者。留学期间,他一面读书,一面写稿,以微薄的稿费维持生计。

[ 储炎庆 ] (1926——1974),今雨坛乡储家老屋人。炎庆12岁在汤沟镇铁匠铺当学徒,3年期满,在安庆一家铁匠铺帮工。19岁到芜湖,在沈义兴铁匠铺帮工,沈老板有制铁画的技艺,但不肯外传,炎庆常找机会,偷看沈老板的运锤、结火方法。并背地里反复模仿操作,久之,居然制成铁画。沈老板得知,大怒,撵其出门。过一段时间,炎庆在亲友的帮助下,于芜湖花津桥开设“储永昌(庆记)铁铺”,以打铁器及制铁画为业。时值军阀混战及后来的日军侵华,市场上一片萧条,永昌铁铺亦濒临倒闭。负有声誉的芜湖铁画,便消失无闻。

[ 慈云桂 ] (1917——1990),今麒麟镇人。云桂幼年家境十分贫寒,弟兄姐妹8人,全靠父亲在杨树湾街的半爿小店和3亩地收入维持生活。幼时在家乡读私塾,18岁毕业于桐城中学。由于家境贫寒,被迫到庐江县小学任教。22岁考入湖南大学,因毕业成绩优异被保送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读研究生。民国3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民国37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代表物理系教师联合会和教职员志愿工作团,去迎接北京解放。新中国建立后,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和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常务委员,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十一届代表大会代表。

[ 陈翥 ] (982 — 1061 年),字凤翔,铜陵县贵上耆土桥(今钟鸣镇)人。他平生著有天文、地理、儒、释、农、医、卜算之书,共 26 部 182 卷,又有 10 图。其代表作《桐谱》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栽培的科学技术著作。该书成稿于北宋皇佑年间( 1049 — 1053 年),全书约 1.6 万字。陈翥是中国林学史上也是世界林学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 佘翘 ] (1567 — 1612 年),字聿云,铜陵县合二耆(今铜陵县大通镇)人,明代戏曲作家、诗人。其祖父佘杰,曾任湖广宝庆府新化县知县 7 年;叔父佘毅中,明万历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后官居正四品,诰赠太仆卿;其父佘敬中,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官至广东按察使,为正三品,与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常有交往。佘翘天性聪颖,四岁即能授书成诵。幼时,其诗文曾受到汤显祖的赏识,惊称其为“小友”,并赠诗褒扬。佘翘一生著述颇丰,有诗集《浮斋百韵》、《秋浦吟》、文集《翠微集》、《幼服集》、《偶论》、《白下游草》、《齐山奇观》和《三忠传》,传奇剧本《量江记》、《赐环记》,杂剧《锁骨菩萨》等,皆刊行于世。其中以戏剧作品《量江记》成就突出。戏曲作家冯梦龙称《量江记》为罕见珍本,能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并立。

[ 胡舜元 ] (1019 — 1079 年),字叔才,铜陵县凤凰耆沸水(今铜陵县新桥镇境内)人。其出身“铜陵大家世”,少常与王安石“共砚席,相友善。”北宋嘉佑四年( 1059 年)中进士,历任德兴、郑县县令,后迁著作郎。

王安石青年时期结识了胡舜元。王安石在铜陵除了给胡氏写过不少赠诗外,还专门为胡氏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送胡叔才序》。胡舜元在政治上属保守势力,王安石变法时,胡竟“以书诋安石”,严厉攻击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 怀利事君,贪财害民”,因而觉得自己仕途不顺,理想不展,即辞官“归隐”,自以为“如今始觉天将晓,深闭蓬门不问津。”胡舜元终于在“优游林下二十年”后,卒于自己的故乡,葬望牛山。

胡舜元逝世后,王安石仍珍惜旧情,不计个人恩怨,写下了《挽舜元胡著作郎》的悼诗,诗中一往深情地评价胡舜元,“德行文章里开宗 ,姓名朝野尽知公”,并虔诚地为他祷祝,“从今永别人间去,笑入蓬瀛阆苑中。”

[ 何其沧 ] 清代医学家,铜陵顺安(今顺安镇)人,生卒年不详,享年 75 岁,医德传颂乡里,常免费为穷人治病,救活不少濒危病人,著有《幼科指南》。

[ 张文伟 ] 字无彦,号横溪,清代数学家,铜陵县人,生卒年不详。自幼好学,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均落榜,遂潜心研究数学,运用于农、商计算。他推崇明朝万历年间刊行于世的《铜陵算法》(作者佚名),并理论联系实际,推陈出新,颇有成就,编纂专书刊行于世。利用张氏新算法,丈量田地,精妙简捷,对后人研究算法颇有影响。

[ 江有恒 ] 清代数学家,铜陵县石洞耆(今董店镇)人,生卒年不详。毕生潜心研究数学,继承并发扬了同乡数学家张文伟的算法,有专书刊于世。

[ 夏思恬 ] 字涵波,铜陵钟鸣人。清道光十四年中举人,后进京未及第,回乡致力于文学创作,其作品较多,有《少赋草》四卷,《少诗文集》等。

[ 罗 京 ] 铜陵贵上人。自幼在狮子山清凉寺筑室刻苦读书,南宋绍宝二年应试中进士,后官至户部侍郎。后人为纪念罗京刻苦读书、勤奋好学的精神,建“罗公书堂”,列为清凉八景之一。

二、铜陵历史沿革

夏朝、商朝时期,铜陵地区属扬州。

周朝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

秦统一中国后,铜陵属鄣郡。西汉时期,鄣郡改为丹阳郡。铜陵地区先后属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

东汉时期,设置铜官镇(在今铜陵县城)。三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丹阳郡春谷县、临城县。

西晋时期,铜陵地区属宣城郡春谷、临城二县。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年),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山西流民进入此地,在此侨置定陵县,县治设在今顺安镇。定陵县的设置,使今铜陵地区的区域大体确定下来。

南朝宋、齐时期,定陵县属淮南郡;梁、陈时期,属南陵郡。

隋统一后,将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属宣城郡。

唐朝前期,铜陵属宣城郡南陵县;唐朝后期,从南陵划出工山、安定、凤台、归化、丰资五乡,设置义安县,县治在今顺安镇,属宣州。

五代时期,仍为宣州义安县。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属昇州。铜陵县设置后,即将县治由顺安镇移至铜官镇(今铜陵县城关镇),当时称江浒。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曹彬伐南唐 ,闰十月克铜陵县,初江南道(路),后改属江东路池州。

元朝,铜陵县属江浙行省池州路(后改为池州府)。

明朝,铜陵县属池州府,直隶于南京。

清初,铜陵县属江南左布政使司池州府;后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铜陵县属安徽省池州府,后设徽宁池太广道,池州府为其所属。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铜陵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6 月至1928年8月属安徽省芜湖道。1932年10月后属第二专区。1938 年8月6日改属第八专署至铜陵解放。

1949年4月21日,铜陵解放。同年5月13日划归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管辖。1952年2月4日,铜陵县改属安庆专区。

1956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1958年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铜陵县建制,市、县合并,改名铜陵市,属省直辖。1959年4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保留铜陵市建制,仍属省直辖;恢复铜陵县建制,属安庆专区。1964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铜陵市改为铜陵特区,实行政企合一,为省直辖。1971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改铜陵特区为铜陵市,属省直辖。1974 年3月1日,铜陵县由原属池州地区划归铜陵市辖。(摘自《2012铜陵年鉴》)

[“铜陵”何时得名] 今铜陵地区在唐朝前期属宣城郡南陵县。唐代后期(公元 889 — 907 年),分南陵县工山、安定、凤台、归化、丰资五乡置义安县,县治在今铜陵县顺安镇。南唐保大九年(公元 951 年),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县治由顺安移于古铜官镇,即今铜陵县治所在地城关镇。至此,历史上“铜陵”地名第一次出现。“铜陵”二字的来历,未见有正式文字记载,其说法有三种:一是“产铜之山陵”说,因此地产铜,又是丘陵地区,故名;二是“产铜原属南陵”说,故取名“铜陵”;三是“铜地原属‘陵阳'说”,铜陵地区汉时归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取“陵阳”之陵,合为“铜陵”。

三、铜陵简介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1956年建市,2016年1月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现辖一县三区(枞阳县、铜官区、义安区、郊区),总人口170万,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

铜陵是一座资源丰富、基础厚实的沿江城市。这里物产丰饶,探明的稀有金属矿种30余种,其中铜、黄金、白银和石灰石储量全省第一,硫铁矿储量华东第一、全国第二;农产品种类齐全,白姜、丹皮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枞阳媒鸭、枞阳黑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优质淡水鱼、大闸蟹、粮棉油产量丰富,素有“八宝之地”、“鱼米之乡”的美誉。这里是“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新中国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安徽省首个千亿元企业来自铜陵。建市60年来,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逐步形成了以铜、化工为主导,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是全国八大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硫磷化工基地、国家级电子材料产业基地、长江流域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现有千亿元以上企业 1 家,百亿元企业2家,上市公司6家,工业化率达60.3%。铜陵有色公司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电解铜生产企业,精达公司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特种电磁线生产企业。

铜陵是一座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的宜居城市。这里地处北纬30°45′~31°09′、东经117°35′~118°09′,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万里长江穿境而过,“山水林田湖”俱全,拥有天井湖、浮山、旗山汉武文化生态园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拥有天然湿地543.8平方公里,白荡湖、菜籽湖、枫沙湖、陈瑶湖和市区东湖、西湖等湖泊水质优良、星罗棋布,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水域条件对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白鳍豚进行养护的基地坐落于此。全市年均降雨量近1400毫米,城镇化率52%,森林覆盖率23.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29%,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采冶铜的历史绵延3000余年,早在旧石器时代枞阳县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是桐城派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江南解放第一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战国墓文化遗址、汉武帝射蛟台、三国吕蒙城遗址、千年江南古埠大通古镇、太平天国枞阳会议旧址望龙庵等遗存丰厚,“东乡武术”入选中国首批体育非遗。古往今来,这里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和人文学者,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铜陵是一座区位优越、平台完善的开放城市。京福高铁与宁安高铁、京台高速与沪渝高速在铜陵交汇,沪铜铁路、铜九铁路穿境而过,铜南宣高速建成通车,正在建设的池州大桥是铜陵第三座跨江大桥,市区距九华山机场24公里。坐拥“黄金水道”长江岸线142.6公里,国家进境水果、粮食指定口岸加快建设,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国家首批对台直航港口和万吨级海轮进江终点港。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城市,这里是合肥城市圈与皖江城市带的切点,皖西通江达海的出入口、皖南风景名胜区的北大门、合庐铜发展走廊的桥头堡,也是长江中游与下游、中部与东部、武汉城市圈与南京城市圈、长三角经济圈与中四角经济圈的交汇区。这里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4个省级开发区、1个国家再生金属“圈区管理”园区,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国家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铜陵市转型发展的成效显著,势头强劲,前景广阔。

铜陵是一座改革创新、精致大气的活力城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铜陵的文化基因和城市品质。1991年以“醒来,铜陵”为主题的第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掀起了铜陵阔步改革开放的热潮。之后,相继开展了“起来,铜陵”、“崛起,铜陵”等解放思想大讨论。以“转型,铜陵”为主题,组织开展“城市转型、干部先行”专题讨论,为深入推动转型发展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强大合力。传承弘扬“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铜都精神,近年来在循环经济、均衡教育、社区综合体制、公务用车、城乡一体化改革、棚户区改造等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出具有铜陵特色的经验做法,是安徽省首个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市和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铜陵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发展导向、改革导向、问题导向、民生导向、作风导向和“发展求实、决策务实、作风扎实”的工作原则、“找准坐标、确保目标、不断提标”的工作要求,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预计2015年,全市实现GDP93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52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6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12亿元,财政收入146.4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5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10元。

“十三五”时期,铜陵市将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抢占竞争制高点、争当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走创新转型、绿色转型、文明转型之路,加快建设富有实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城市、富有魅力的山水园林城市和富有向心力的人民满意城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