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九江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3-11 20:11:18 思而思学网

九江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为陶渊明、黄庭坚、陶侃、江万里、雷发达、王韶、陈宝箴、陈三立、徐宝璜、蔡公时,具体名单见下文。

一、九江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01 陶渊明

重要事件:陶渊明是东晋末到刘宋初的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但不久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著有《陶渊明集》。

影响:陶渊明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人喜爱和推崇,被誉为“田园诗派之鼻祖”,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田园诗表现了对自然、农民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评价和争议:陶渊明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文学成就和诗歌造诣备受赞誉。不过,对于他弃官归隐的行为,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认为他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02 黄庭坚

重要事件: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的作品包括《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黄庭坚在南宋时期被称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等,是当时文学界的重要人物。

影响:黄庭坚在诗歌和书法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对中国文学史和书法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风格,被誉为“黄家诗派”,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评价和争议:黄庭坚在文学和书法领域都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声誉,被后人称为“书圣”、“诗圣”。但在他的生平中,也曾因政治立场和争议而受到批评和攻击。

03 陶侃

重要事件:陶侃是东晋时期的名将,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他曾任武昌太守、荆州刺史等职,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唐德宗时,陶侃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位列武庙七十二将。

影响:陶侃在东晋时期是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在历史上被誉为“陶公”,是九江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评价和争议:陶侃在东晋时期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和领导能力,被后人称为“陶公”。但也有人对他曾在政治立场上变换不定持有不同看法。

04江万里

重要事件:江万里是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教育家,从政四十五年,为官九十一任。他秉性耿直,遇事敢言,为政清廉,关心民疾。所到之处劝农桑,办学校,济时艰,务教化,历事理宗、度宗二帝。江万里独创了白鹭洲书院、宗濂书院、道源书院等3所学府,培养出文天祥、刘辰翁、邓光荐在内的17位状元、2700位进士。

影响:江万里在南宋时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对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创立了多所学府,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南宋的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评价和争议:江万里被后人称为“南宋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但也有人对他在政治上的表现持有不同看法。

05 雷发达

重要事件:雷发达是清初宫廷“样式房”的掌案(总设计师),世称“样式雷”,被誉为近代世界著名的建筑艺术大师。他修建了阜室宫殿,并著有《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工程营造录》等建筑著作。雷发达去世后,其子承父业一直到光绪末年,这一家人参与了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等著名建筑的设计。

影响:雷发达在建筑领域有着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他的作品被誉为建筑艺术的杰作,对中国建筑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建筑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巧,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珍贵遗产。

评价和争议:雷发达被后人称为建筑艺术大师,他的建筑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但在他的生平中,也曾因为政治立场等原因而遭受批评和攻击。

06 王韶

重要事件: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授新安主簿,迁建昌军司理参军。熙宁元年(1068年),上《平戎策》,提出“收复河湟,招抚羌族,孤立西夏”方略,为宋神宗所纳。累进观文殿学士、礼部侍郎等职官至枢密副使。

影响:王韶是北宋时期的名将,他的《平戎策》提出了收复河湟的方略,为宋神宗所采纳,对于北宋的国家安全和疆域稳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在历史上,王韶被誉为“王师”,被后人尊为“王师之祖”。

评价和争议:王韶被视为北宋名将之一,被历史学家和军事学家赞誉为有才略、足智多谋的人物。然而,他的“招抚羌族、孤立西夏”方略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有人认为这样做会使得西夏更加拒绝归附,而且孤立西夏也并不符合宋朝的外交政策。因此,王韶的方略在当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07 陈宝箴

重要事件:陈宝箴是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之一,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是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爆发,百日维新宣告失败,陈宝箴以“滥保匪人”被罢黜。

影响:陈宝箴是清末著名的改革者和维新派骨干之一,他主张变法兴国,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他的思想和理念对于中国近代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誉为“中国近代改革的先驱”。

评价和争议:陈宝箴的改革思想和实践受到了当时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和攻击,被指责为“滥保匪人”等罪名。然而,他的改革思想和实践被后人普遍认为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国家利益的,对于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08 陈三立

重要事件:陈三立是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

影响:陈三立是近代中国文化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代表了同光体诗派的高度成就。他对于诗歌的创新和发展,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同时,他作为陈宝箴的长子,也承继了父亲的思想和理念,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变革也有着一定的贡献。

评价和争议:陈三立作为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被认为是文学史上的重要成就,广受赞誉。然而,他也因为身为陈宝箴的长子而受到一些非议,有人认为他过度追随父亲的思想和理念,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

09 徐宝璜

重要事件:徐宝璜被誉为“新闻教育界第一位大师”和“新闻学界最初开山祖”,是最先在国内开设新闻学课程的大学教授。他主张报纸应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应代表国民提出建议和要求。

影响:徐宝璜在中国新闻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思想和理念对于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主张新闻应该具有独立性和公正性,应该以正确的事实为基础,代表国民提出建议和要求,对于新闻媒体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评价和争议:徐宝璜作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对于中国新闻媒体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他的一些观点和理念在当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他过于强调新闻的独立性,忽视了新闻媒体应该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作用。

10 蔡公时

重要事件:蔡公时是民国以来第一位抗日烈士,年幼曾学习历史,后远赴日本留学。在日本期间,与孙中心结识,加入后盟会,从事反对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宣传。他曾写过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七律,忠义之气溢千言表,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

影响:蔡公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为中国的民主和自由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参加了反对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宣传,为中国近代政治变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七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铭》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篇章。

评价和争议:蔡公时作为中国民主和自由事业的先驱者,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然而,他的反对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宣传也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和攻击。在他的七律中,他对于烈士的忠义之气进行了赞颂,但也有人认为他的言辞过于激烈,过分渲染烈士的牺牲,可能会引起过度英雄化的风气。不过,总体来说,蔡公时的思想和行动为中国近代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被后人广泛认可和尊重。

二、九江历史沿革

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先秦

夏、商时期,九江境地分属荆州、扬州;春秋时分别属吴国、楚国,有“吴头楚尾”之称;战国时多有变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败越,属楚。

商代设艾侯国,建都于修河上游,所辖范围大致为今修水、铜鼓、武宁、永修一带;武王克商后,除艾侯国,设艾监。春秋后期至战国期间,在分封诸侯国之外,出现了县邑,江西境内有番(pó)、艾邑,其中艾邑辖区范围大致与艾侯国、艾监相等。

秦汉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以其地设3郡,其中九江郡辖区范围包括今江西大部,郡治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

汉高帝六年(前201),设豫章郡,治南昌;领县十八,九江境内有五,依次为:第三彭泽(治今彭泽西南,包括湖口、彭泽、都昌及安徽东流一部);第五历陵(治今德安);第七柴桑(治今九江西南,包括市区及九江、星子、瑞昌等地);第八艾(治今修水渣津附近,包括修水、铜鼓2县);第十四海昏(治今永修东,包括永修、武宁、靖安、安义、奉新5县);第十六鄡阳(治今都昌南,包括都昌县和波阳县各一部)。同时,设立寻阳县,治所在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其江南辖区一部在今九江境内。永元十六年(104),分海昏设建昌县。中平年间(184~189),分艾县置西平县;二年(185),析海昏、建昌置永修、新吴(今奉新)2县。建安四年(199),析艾、海昏设西安县。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属孙吴,柴桑隶武昌郡,寻阳隶庐江郡。各县分属武昌(柴桑)、豫章(艾、海昏、建昌、永修、新吴、西安、彭泽)、鄱阳(鄡阳、历陵)、庐江(寻阳)4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西安县为豫章县。元康元年(291),分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10郡为江州,治豫章(今南昌)。永兴元年(304),分庐江郡寻阳县、武昌郡柴桑县合立寻阳郡,治寻阳县(江北),属江州。

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先后将寻阳郡治、寻阳县治由江北迁至柴桑;咸康六年(340),又将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驻寻阳。至此,州、郡、县三级政权同治寻阳。义熙八年(412),寻阳郡改名为江州郡;省寻阳县,并入柴桑。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废鄡阳,并入彭泽县。元嘉元年(424),废历陵,并入柴桑县;二年(425),废海昏,并入建昌县。梁太清二年(548),分彭泽置太原侨郡,辖晋阳、和城、天水3侨县及彭泽;分柴桑置汝南侨县;寻阳郡治迁入湓城(今九江市区)。太平二年(557),分江州为二,立西江州,领寻阳及太原、高唐、齐昌、新蔡4侨郡。陈永定三年(559),置豫宁郡,治豫宁县,辖艾、建昌、永修、新吴、豫宁5县。天嘉六年(565),罢西江州,寻阳郡还隶江州。

隋唐五代十国

隋开皇三年(583),彭泽易名龙城县。九年(589),废除梁、陈二代所设的侨郡、侨县:废太原郡,并晋阳、和城、天水、彭泽4县为龙城县;废豫宁郡,并永修、豫宁、新吴、艾4县入建昌;废寻阳郡,并柴桑、汝南2县立寻阳县;十八年(598),改寻阳县为彭蠡县;龙城复名彭泽县。大业二年(606),废州设郡,形成郡、县两级行政建制;废江州,改置江州郡;改彭蠡为彭城县,随后又改为湓城县。三年(607),江州郡改为九江郡;复设豫宁县。

唐初,江西地区属江南道。武德四年(621),分湓城置浔阳县;废郡复州,江州领湓城、浔阳、彭泽3县。五年(622),分湓城县置楚城县;割鄱阳县雁子桥之南境置都昌县;复置西平县,与豫宁县并存;设置浩州,辖彭泽、都昌、乐城、广晋4县;复置永修县;析建昌设龙安县(今安义境内);八年(625),废浩州,省乐城并入彭泽县;废湓城入浔阳县。贞观八年(634),废楚城并浔阳县。永淳元年(682),析建昌复设新吴县。长安四年(704),析建昌置武宁县。景云元年(710),改武宁为豫宁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为江南西道,辖洪、饶、虔、吉、江、袁、信、抚8州、37县,其中江州辖浔阳、彭泽、都昌3县。天宝元年(742),改江州为浔阳郡。乾元元年(758),确立州、县两级建制,改浔阳郡为江州。宝应元年(762),豫宁复名武宁县。贞元十六年(800)分武宁建分宁县。

五代南唐顺义七年(927)升蒲塘场为德安县。升元元年(937),析建昌、武宁、奉新置靖安县;二年(938),升湖口戍为湖口县。三年(939),江州设奉化军;升赤乌场为瑞昌县;改浔阳县为德化县。

宋元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升星子镇为星子县;七年(982),设南康军,治星子,辖星子、都昌、建昌3县。天禧四年(1020),分江南路为东、西二路,江州属江南东路,辖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5县;改分宁县为宁县。开宝八年(975),江州降为军事;宁县复称分宁县。大观三年(1109),江州升为望郡。

南宋绍兴二年(1132),江州改属江南西路;九江境内各县隶属: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属江州;星子、都昌、建昌属南康军;分宁、武宁属洪州。建炎二年(1128),合江、池、饶,信4州为江州路。四年(1130),升分宁县为义宁军。隆兴元年(1163),废义宁军,复为分宁县。

元代行省下设路、州、县。至元十二年(1275),于江州置江东西宣抚司;十三年(1276),改为江西大都督府,隶扬州行省;十四年(1277),罢江西大都督府升江州路,改南康军为南康路,辖县未变;十六年(1279),江州路改隶黄蕲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1285)复隶江西行省;二十三年(1286),于武宁县置宁州,辖分宁、武宁2县。元贞元年(1295),升建昌为州,属南康路。大德八年(1304),升分宁县为宁州。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为九江府;改南康路为西宁府,次年改称南康府。

明清

明洪武初三年(1370),降建昌州、宁州为县;九年(1376),改江西行省为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为5道、13府,其中九江道辖九江、南康、饶州3府;九江府辖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5县;南康府辖星子、都昌、建昌3县;宁县、武宁则属南昌府,弘治十六年(1503),复升宁县为宁州。正德十三年(1518),分建昌置安义县,隶南康府。

清代,九江境内各县隶属仍承明制。嘉庆六年(1801),改宁州为义宁州。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改湖口为九江郡,以九江府为江西省;太平天国失利后,清复原制。

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制。1912年改义宁州为义宁县。1914年,全省设4道,辖81县,其中浔阳道辖20县。同年,为避免道、县同名,改德化为九江县、义宁为修水县、建昌为永修县。1926年废道,各县均直属省政府。1927年设九江市政厅,次年改称市政府,1930年撤销,并入九江县。

1932年以后,江西省设行政督察区,其区划变更频繁,数量时有增减。以1935年全省设8个行政督察区,今九江境内各县隶属关系为:武宁、修水、永修属第一行政督察区;都昌、彭泽、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析九江县城厢设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2月,改为九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九江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市辖浔阳、庐山、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同时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7县(修水县、武宁县、永修县、德安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3区(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代管3个省辖县级市(瑞昌市、共青城市、庐山市)、直管4个正县处级委(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管理委员会、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管委会)。

三、九江简介

九江,简称“浔”,为江西省地级市,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地处长江、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九江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9084.61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2022年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55.77 万人。辖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庐山市、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城市、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八里湖新区和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管委会。

九江被定位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引擎、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航运枢纽和国际化门户、江西省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根据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九江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三大都市区之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