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许昌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许昌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为吴道子、马殷、祭遵、智顗、褚裒、坚镡、李膺、晋康帝褚皇后褚蒜子、灌夫、王霸,具体名单见下文。

一、许昌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1、吴道子

吴道子(约公元680年~公元759年),唐朝著名画家,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被后世尊称为“百代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他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人物绘画“冠绝于世”。他善于从复杂的物体形态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阴阳面,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构成线条的组织规律,如衣纹的高、侧、深、斜、卷、折、飘、举的姿势。所绘人物,善用状如兰叶或蓴菜条之线条表现衣褶,使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又喜以焦墨勾线,略加淡彩设色,又称“吴装。”

2、马殷

唐五代许州鄢陵人。字霸图。大中六年(852)生。初为木工,后应募从军,入蔡州戍将孙儒郡,及儒败死,众推刘建锋为帅,殷为先锋。唐昭宗乾宁元年(894),随刘建锋部入潭州。建锋被授湖南节度使,殷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及建锋为部曲所杀,殷被推为帅,主持军府,乾宁三年(896),为潭州刺史;四年,遣将攻克邵州。昭宗光化元年(898),山兵略取衡、永、道、郴、连五州,继之岳州邓进忠归附,又战败雷彦威,夺取朗澧二州,遂统一湖南各郡。再出兵取桂、管等六州及岭南五州地。至此,殷被任为武安军节度使。

3、祭遵

祭遵(?—33年),字弟孙,汉族,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祭遵少爱读书,后为县吏,投奔刘秀后,平定渔阳,讨伐陇蜀,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九。刘秀称帝后,任征虏将军,封颖阳侯。

4、智顗

智顗,俗姓陈,字德安,常被尊称为智者大师,也被后人奉为“东土释迦”。

5、褚裒

褚裒(chǔ póu,303年—350年1月1日),字季野。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东晋时期名士、外戚,康献皇后褚蒜子之父。

褚裒少有简贵之风,与杜乂齐名。被桓彝称赞有皮里《春秋》。历任西阳王掾、吴王文学。苏峻之乱时,被车骑将军郗鉴引为参军。事后,封都乡亭侯,迁司徒从事中郎,除给事黄门侍郎,出为豫章太守。康帝即位,以太后父亲身份被徵拜为侍中,迁尚书,出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平州。后被征拜为卫将军、中书令,他苦请外出,任左将军、兖州刺史,镇金城,领琅邪内史。晋穆帝即位,授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镇京口。

6、坚镡

坚镡(?—50)字子伋,颍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人。原为王莽政权官吏,后投奔刘秀,随刘秀平定河北,镇压大枪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二。刘秀称帝后,任扬化将军,封合肥侯。

7、李膺

李元礼(110—169)东汉臣。字元礼,颍川襄(河南襄城)人。桓帝时为司隶校尉,与太学生首领郭太结交,反对宦官专权。宦官张让弟朔贪残无道,膺率将吏捕杀之。使诸黄门常侍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是时朝廷纲纪废驰,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客接者,称“登龙门”。后以党锢免官。灵帝时复起,与窦武等谋诛宦官,事败被杀。《后汉书》称:“天下楷模李元礼。”

8、晋康帝褚皇后褚蒜子

褚蒜子(324年-384年),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少年时以名家女身份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司马岳即位后封其为皇后。褚蒜子一生三度临朝,扶立了六位皇帝,临朝称制总共约四十年。太元九年(384年)六月初一,褚太后在显阳殿去世,终年六十一岁,葬于崇平陵,谥号康献皇后。

9、灌夫

灌夫(?-前131年),字仲孺,颍川郡颍阴人。西汉时期,本姓张,因父亲张孟曾为颍阴侯灌婴家臣,赐姓灌。

10、王霸

王霸(?—59年),字元伯,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新莽末,从刘秀起兵,长期戍守北部边疆,后封淮陵侯。 王霸家族世好文法。父亲曾任郡决曹掾,王霸年轻时也做过狱吏。王霸不愿意当这无所作为的小吏,平素谈吐举止,慷慨有大志。其父亲深以为奇,便派他游学长安。

二、许昌历史沿革

许昌作为县名始于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而考其沿革,则更为悠久。相传,“许”源于唐尧时,因许由牧耕此地而得名。

夏 许地是夏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启建都于夏邑,“大享诸侯于钧台”(钧台在今禹州市三峰山东麓)。

商 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禹州市境内)、有熊氏(今长葛市境内)、昆吾(今许昌县境内)、康(今禹州市境内)。

西周 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城邑有:历(今禹州市境内)、康(今禹州市境内),许(今许昌县张潘乡古城村一带)、鄢(今鄢陵县彭店乡古城)等。

春秋 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

战国 许地分属韩,魏、楚。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将内史腾攻韩,掳韩王,尽纳其地,置颍川郡,治阳翟(今禹州市)。

秦 颍川郡辖12县,许县(今许昌县)、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属之。

西汉 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今许昌市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治所在今长葛市老城),鄢陵县(治所在今鄢陵县城西北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郡。

新 颍川郡改为左队,阳翟县改为颍川县,鄢陵县改为左亭并入许县。许县、颍阴、长社、颍川等县属左队。

东汉 左队复为颍川郡,属豫州。许县、颍阴县、长社县、鄢陵县、阳翟县等属颍川郡。建安元年(196年)八月,献帝迁都许县(今许昌县张潘故城)。

三国 魏称颍川郡,属豫州,许昌县、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许昌为魏五都之一。魏黄初二年(221年),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

西晋 沿袭魏制。

东晋 北方十六国混战,许地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所占。

南北朝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置许昌郡(治所在今许昌县张潘故城)。景平元年(423年),许昌郡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据。北魏置颍川郡,治长社(今长葛市老城)。西魏置许昌郡(今长葛市老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改为颍州。武定七年(549年)改颍州为郑州,治移颍阴(今魏都区),统领阳翟、颍川、许昌三郡。北齐将颍阴县并入长社,以长社为颍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魏都区)。

隋 改许州为颍川郡,辖14县,颍川(今禹县)、长葛、许昌、强(今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诸县属之。

唐 武德四年(621年),改颍川郡为许州,鄢陵、长葛、阳翟,许昌诸县属许州。天宝元年(742年),许州改称颍川郡,属河南道。长社(今魏都区)、长葛、阳翟、许昌、鄢陵诸县属颍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许州。

五代 后梁改许州为许州匡国军。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称许州忠武军。

北宋 初,改许州忠武军为许州,隶京西北路。元丰三年(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隶京西北路。大观四年(1110年)称许州,隶京西路。

金 许州改称昌武军许州,治长社(今魏都区),长社、长葛属之,隶南京路(今开封)。阳翟县升为颍川军,后改称颍川州,旋又改颍川州为钧州,亦属南京路。鄢陵属南京路开封府。

元 许仍为州,长社、长葛、襄城县属之。鄢陵属开封府。开封府、许州、钧州均隶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汴粱路。

明 洪武元年(1368年),废长社县,并入许州,领4县,长葛、鄢陵属之。许州、钧州均隶开封府。万历三年(1575年),钧州改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禹州改为均平府。

清初 许州、禹州属河南省。雍正二年(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郾城、襄城、长葛、禹州、密县、新郑属之。许州府、开封府均隶河南省。

中华民国

1913年改许州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

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郑县(今郑州市)。

1932年,许昌为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在许昌,辖许昌、鄢陵等9县。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

1944年5月,长葛、许昌、鄢陵、禹县先后被日军占领。同年10月,八路军进入豫西,开辟了禹密新(禹州市、新密市、新郑市三地交界处)、禹郏(禹州市、郏县交界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禹密新办事处和禹郏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5月,八路军冀鲁豫部队在鄢陵,扶沟交界处开辟了水西抗日根据地,建立了鄢扶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日本投降,许昌复为国民政府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今魏都区),辖许昌、鄢陵等9县。长葛、禹县仍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

1947年12月15日,许昌解放。1948年初至1949年底,先后成立许昌县、许西县、沙北县、长洧县、鄢陵县临时人民政府与许昌市人民民主政府。许昌、鄢陵、长洧属豫苏皖区五专署;许西、沙北、禹县属豫西行署五专区。

1949年2月,豫西行署二专区与五专区合并,成立许昌专区(专员公署驻许昌市),辖许昌市(今魏都区)、许昌县、长葛、鄢陵、临颍,漯河市、郾城县、舞阳、叶县、襄城、禹县、郏县、宝丰、鲁山、临汝(今汝州市)15个县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3年1月,淮阳专区所属周口市及扶沟、商水、西华三县划入许昌专区。

1954年9月,临汝县划入洛阳专区。

1958年4月,撤销周口市,设镇,划入商水县。同年12月,平顶山市划入许昌专区。

1960年,撤销许昌县,并入许昌市(今魏都区)。1961年10月,恢复许昌县建制。

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称平顶山特区,从许昌专区划出。

1965年5月,扶沟、西华、商水3县划入周口专区。

1970年,许昌专区改称许昌地区,辖禹县、长葛县、许昌县、鄢陵县、临颍县,郾城县、舞阳县、襄城县、叶县、宝丰县、鲁山县、郏县12县和许昌市(今魏都区)、漯河市。

1979年,舞钢区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地区。1982年11月复划入平顶山市。

1983年10月,许昌地区所属的鲁山、宝丰、叶县划入平顶山市。

1986年2月,许昌地区撤销,许昌市升为省辖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禹县。襄城、郏县划归平顶山市。舞阳、临颍、郾城划归漯河市。

1988年6月25日,禹县改为禹州市。

1993年12月14日,长葛县改为长葛市。

1997年8月25日,襄城县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市。

三、许昌简介

许昌市,河南省辖地级市,古称许州,别称莲城、许都、魏都、汉魏故都,位于河南省中部,介于东经113°03′~114°19′,北纬33°42′~34°24′之间,东邻周口市,南界漯河市,西交平顶山市,北接郑州市,东北与开封市毗邻,总面积497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全市辖2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截至2022年末,许昌市常住人口438.1万人。

许昌市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许昌古文化有史前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文化系列、寺庙建筑文化系列、钧瓷文化系列等。许昌是河南省政府批复确定的中原城市群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交通和物流枢纽城市、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汉魏历史文化名城。许昌市区距省会郑州80千米,距新郑国际机场50千米,国道311、地方铁路横穿东西;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国道107纵贯南北;是豫中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2022年,许昌市生产总值37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