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益阳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3-13 23:48:58 思而思学网

益阳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为胡林翼、陈天倪、萧山令、梁祗六、张昆弟、周维寅、夏曦、彭杰如、何凤山、曾宪邦、唐铎、段德昌、李聚奎、张舜徽,具体名单见下文。

一、益阳历史名人排行榜具体前十名有哪些

1.胡林翼(公元1812年7月14日-公元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芝,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湘军重要首领,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2.陈天倪(1879年9月21日~1968年10月18日),原名星垣,又名鼎忠,字天倪,湖南益阳人。著名经史学家,国学大师,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

3.萧山令(1892年6月11日-1937年12月13日),字铁侬,湖南益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南京保卫战时兼6大重职:全国宪兵副司令、首都警察厅长、战时南京市长、代理南京警备司令、防空司令、渡江总指挥。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力战殉国,为抗战而亡,是南京保卫战牺牲的最高军官。

4.梁祗六(1893年-1951年),号达濂,湖南安化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2期毕业。抗战期间,曾任国民革命军第73军15师师长,率部参加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1949年8月在长沙参加湖南和平起义。

5.张昆弟(1894年-1932年),字芝圃,湖南益阳县板溪乡(今桃江县鸬鹚渡镇)人,与蔡和森、毛泽东一起被誉为”岳麓三杰”。1931年,以*“工运特派员”身份到湘鄂西苏区开展活动。1932年被杀害于湖北洪湖瞿家湾,时年38岁。

6.周维寅(1894年-1949年),别字天星,别号恭甫,湖南沅江人。武昌陆军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三期炮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1936年1月授陆军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集团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和湖南会战。1946年2月退役,1949年参加湖南和平起义。

7.夏曦(1901年8月17日-1936年2月28日),字蔓伯,又作蔓白,化名劳侠,湖南益阳桃花江镇(今属桃江县)人。担任过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浙江省委书记、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是中国共产党第五届、六届中央委员。1936年2月,在长征途中不幸牺牲于贵州毕节七星关,是红军长征途中所任职务最高的罹难者。

8.彭杰如(1901年~1980年),别号资僧,别字芝生,湖南益阳人。1936年10月授陆军少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四军第十师师长。先后参加忻口战役、豫北会战等。1949年4月任湖南省保安副司令,8月随程潜、陈明仁等起义,任第一兵团副司令官。

9.何凤山(1901年9月10日-1997年9月28日),字久经,湖南益阳人。德国慕尼黑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外交官。2001年,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国际正义人士”称号;2005年,联合国誉何凤山为”中国的辛德勒”;2007年,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荣誉公民”的称号。

10.曾宪邦(1902年-1937年9月13日),字雨初,湖南益阳桃江县浮邱山乡回龙湾村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1937年”七七事变”后,奉命率团北上抗日,支援第二十九军,奔赴一线抗击日军。他率部与日军在宛平激战八天七夜,以身殉国,年仅34岁。1937年国民政府追赠曾宪邦为陆军少将。

11.唐铎(1904年-1983年11月20日),原名唐灵运,字金城,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奉派到苏联学习,此后在苏联空军工作战斗了28个春秋。由于他在苏联工作期间的杰出贡献和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光辉战绩,曾荣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红星勋章、苏联卫国战争勋章及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攻克柯尼斯堡奖章、苏维埃陆军海军三十周年奖章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

12.段德昌(1904年8月19日-1933),字裕后,号魂,出生于湖南南县南洲镇火箭村。中国工农红军指挥员、共和国历史上的36位军事家之一。

13.李聚奎(1904年12月31日-1995年6月25日),原名李新喜,湖南安化县兰田(今属涟源)西坪村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4.邓克明(1906年7月14日-1983年10月28日),湖南省安化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少将军衔 ,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5.张舜徽(1911年7月-1992年11月),湖南沅江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长于校勘、版本、目录、声韵、文字之学。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是中国第一位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一生完成学术著作24部共计八百万字。精于”小学”,博通四部,成为一代”通人”大家。

二、益阳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区境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出土文物证明,距今5000年左右,在今安化县马路口、江南,南县北河口,赫山区邓石桥和沅江市漉湖等地,就已形成村落。进入青铜器时代后,在今桃江县马迹塘、灰山港,沅江市莲子塘以及资阳区新桥河、长春,赫山区赫山庙、龙光桥、笔架山一带,聚居村落已趋密集。东周以前,区境属《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荆州管辖。战国时期为楚国黔中郡属地。秦属长沙郡。

益阳之得名,据东汉时应劭说:“在益水之阳,当为县名。”清人周树荣有“益阳赋”云:“益水所经,水北曰阳,县以此名。”看来,经流益阳之大江资水,古或为益水。街市在江北向,故称益阳。有趣的是,益阳的名字,几千年来无论辖地怎么变异频繁,它一直没有改易过名称,这在中国地名中是比较少见的。 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左右,在今益阳新桥河、邓石桥、舞岭、莲子塘、灰山港一带,均有密集的聚居群体。

据《禹贡》载,今益阳地区远古属荆州。春秋时为楚地,战国时隶楚黔中郡,公元前221年秦灭楚,立长沙郡,下设益阳等九县。初置益阳县包括今日之桃江、益阳、安化、新化各县和益阳市、冷水江市的全部以及宁乡、湘阴、涟源、新邵和沅江市的部分土方,范围广达18000平方公里。今益阳地区所辖县、市,除沅江部分和南县外,均在古益阳版图之内。

西汉,郡县与封国两制并行。今益阳地区分属长沙国,武陵郡,统隶荆州刺史部。东汉,沿袭西汉州、郡、县制,废长沙国为郡。今益阳地区分属长沙国、武陵郡,统隶荆州刺史部。

三国鼎立,吴、蜀分荆州。这一时期,荆州处于魏、蜀、吴逐鹿争雄的疆场。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出南方,吴、蜀为争夺荆州展开了一场错综复杂的争斗。公元207年先为蜀刘备夺取。孙权索取荆州未成时,乃派吕蒙夺取长沙。刘备为救长沙,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令关羽屯兵益阳与吕蒙相拒。《吴志·甘宁传》载:“宁随鲁肃益阳拒关侯,侯择精锐五千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渡。肃选兵益宁,宁乃夜住,侯闻之,住不渡而结寨营。”鲁肃则则率程普、甘宁据城东南龟山屯驻,于陆贾山溪口约会关羽。这次约会,便是名震千古的“单刀会”。而益阳城垣,即为肃筑土城屯兵所建。

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分长沙西部都尉设置衡阳郡。益阳属于衡阳郡。这时分置南部地方设新阳县(即今宁乡),公元266年又从西部地方分设高平县(今新化和新邵县的一部分),益阳县疆域开始缩小。公元280年,晋灭吴后,分全国为20州,益阳属荆州。南朝宋时(公元420年),改衡阳郡为国,益阳属于衡阳国。又划给湘阴一部分土地。南朝齐时(公元479年)复改衡阳为郡,直到梁时仍属于衡阳郡、药山郡、武陵郡、巴陵郡、南平郡。

隋朝时分属潭州、岳州、朗州和澧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10道,开元中分为15道,道下州郡并称。益阳随潭州、长沙郡时更所属,变迁不定四次之多。

五代,十国割据,湖南属楚国。后梁(公元907年)益阳属潭州。后唐(公元923年)马殷为楚国,益阳属长沙府。后周(公元951~959)益阳属潭州府。

宋朝,初分天下为15路,后分23路,南宋为16路,路高安抚司,直隶京师,路以下置府、州郡、军。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益阳属湖南路潭州长沙郡。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以益阳梅山等地方分置新化、安化等县。宋史神宗本纪载:五年章惇开梅山,置安化县,取名为“归安德化”之意。

公元1279年,忽必烈灭南宋建元朝,置路,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以益阳县有万户升为益阳州,属潭州路。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随潭州路改为天临路属。

明朝分全国为13省,省高布政使司(后改承宣布政使司),省下置府、州、司,益阳属湖广行省,即湖广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汉市)长沙府 。明代洪武初(公元1368年)复降益阳州为益阳县。

公元1636年,爱新觉罗氏改国号为清。采用“省”“道”“府和直隶厅、直隶州”“县和散厅、散州”四级制,初分全国为18省,后为23省,省高总督、巡抚、驻布政使司。益阳属湖南省长宝道长沙郡。

公元1852年10月20日,洪秀全统率太平军经长沙转战益阳,改益阳县为“得胜县”。这是益阳历史上仅有的一次短暂更名。

民国初,分全国为22省、4特区,后增至35省及西藏。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湖南废府、厅、州,长宝道改为湘江道,辖益阳。民国十一年废道,益阳属于省。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湖南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益阳属第1区;后又调整为10个区。

民国29年(1940),湖南省府以原9个行政督察区辖境过广和督察不便,将之调整为10个。同年4月,划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汉寿、沅江等6县,组成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是为区境地区一级行政建置之始。南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常德)。

民国33年(1944),侵华日军大举进犯,湖南部分地域沦陷,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名存实亡。省政府遂设安化、沅陵、洪江3个行署,作为非常时期省政府临时派出机关,分领各县。安化行署是年10月18日于安化县梅城建立。原第五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均为安化县行署领辖。翌年7月31日,安化行署撤销,恢复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湖南各地相继解放,国民党政府在湖南的统治宣告结束,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随之瓦解。是年8月,成立新的湖南省临时政府(1950年4月正式成立省人民政府)后,湖南省设1个省辖市、10个专区。专区设专员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关。益阳专区于1949年8月成立,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关区,辖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沅江、汉寿6县。

1950年3月,益阳县城关区改为益阳城关区,升为县级;同年9月,建立益阳市,直属益阳专署领导。1951年4月,省政府执行*关于“在100万人口左右的大县,领导困难,可以划小”的指示,析湘乡县第九、十区,安化县第三、四区和兰田镇,以及邵阳、新化县部分地域,置兰田县;析湘乡县第三、六、七区,置永峰县。同年七月,析益阳县第六、七、八、九、十一区,置桃江县,均属益阳专区管辖。当时,全区共辖9县、1市。南县则属常德专区。

1952年11月,益阳专区建置撤销,原辖宁乡县划属湘潭专区,湘乡、双峰、涟源3县划归邵阳专区,益阳、桃江、安化、汉寿、沅江5县及益阳市划归常德专区,历时10年。其间,益阳市于1953年4月改为省辖市,授权常德专署领导,1958年7月改为益阳县领导,但1961年复改专区辖市,仍由常德专署领导。

1962年12月,恢复益阳专区建置,专员公署驻益阳市桃花仑,辖南县、沅江、华容、益阳、宁乡、桃江、安化7县和益阳市。大通湖、千山红、金盆、北洲子、茶盘洲、钱粮湖6个国营农场,同时划归益阳专区管辖。

1964年9月,华容县及钱粮湖农场划归岳阳专区。

1968年,益阳专区改称益阳地区。

1983年7月,宁乡县划属长沙市。至此,全区辖益阳、桃江、安化、沅江、南县和益阳市,及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千山红、茶盘洲5个国营农场和大通湖渔场。

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阳地区,设立地级益阳市;5月,新的中共益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益阳市第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原益阳县、益阳市分别以资水为界,以南改为赫山区,以北改为资阳区。7月1日,“益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益阳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益阳市委员会”正式挂牌。从此标志着地级益阳市的成立。益阳市辖3县(南县、桃江、安化)、1市(沅江市)、2区(赫山、资阳)、5大国营农场(大通湖、北洲子、金盘、千山红、茶盘洲)和大通湖渔场。

2000年12月18日,中共大通湖区委员会、大通湖区管委会成立。5大国营农场撤销。场部所在地改设建置镇。大通湖区由大通湖、北洲子、金盘、千山红4大国营农场合并而成;茶盘洲农场改茶盘洲镇划归沅江市管辖。市辖2个区、1个县级市、3个县、1个管理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三、益阳简介

益阳市位于湘中偏北,跨越资水中下游,处沅水、澧水尾闾,环洞庭湖西南,系由雪峰山余脉和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倾斜地带。全市地形西高东低,成狭长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3'02"~112°55'48",北纬27°58'38"~29°31'42"。东西最长距离217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73公里,从地图上看,像一头翘首东望、伏地待跃的雄狮。四邻东与岳阳县、湘阴县为界,东南与宁乡县、望城县接壤,南与涟源市、新化县相连,西与叙浦县、沅陵县交界,西北与桃源县、鼎城区、汉寿县、安乡县毗邻,北与华容县相连。

全市辖3县(桃江、安化、南县),1市(沅江)、3区(资阳、赫山、大通湖区)和国家级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总面积12320平方公里,为全省总面积的5.83%,其中山地占39.71%,丘陵占10.05%,岗地占6.7%,平原占32.44%,水面占11.10%。总人口481万,市区面积62.4平方公里,人口55万。境内由南至北呈梯级倾斜,南半部是丘陵山区,属雪峰山余脉;北半部为洞庭湖淤积平原,一派水乡景色。“背靠雪峰观湖浩,半成山色半成湖”。南部山区最高处为海拔1621米,北部湖区最低处为海拔26米,南北自然坡降为9.5%。

市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7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年平均气温16.1℃—16.9℃,日照1348小时—1772小时,无霜期263天—276天,降雨量1230毫米—1700毫米,适合于农作物生长,是一个山青水秀、环境适宜的风景胜地。

益阳是远近闻名的“小有色金属之乡”。已知的矿床、矿点有140多处,已探明的矿床、矿点40余处,其中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15处,矿点和矿化现象120多处。主要矿藏20多种,锑、钨、钒、石煤的储量占全省第一。主要矿种中,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有锰、锑、金、钒、铁、石煤、硫铁矿、磷矿、石灰岩等10多种,其中锰、锑、钒、石煤、硫铁矿、石灰岩储量丰富,开采远景可观。稀有金属分布较多,尚有待勘探、开采。水晶矿、重晶矿、粘土矿、石英砂、萤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藏,也有一定储量。此外,山区的石料和湖区的潮土,资源较为丰富,是发展建筑材料工业的重要原料。

益阳水资源丰富。山丘区有资江南北贯通,平原地带河网纵横、湖泊棋布,水路经洞庭湖外通长江,内联湘、资、沅、澧水道,向有灌溉、航行之利。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779亿立方米,其中年均地表径流量约为91亿立方米,平均每亩耕地拥有水量1770多立方米。另外,资水、沅水、澧水和荆江三口每年给我市带来过境容水2200多亿立方米,蕴含丰富的水能发电资源。据测算,仅资江可供发电贮量就达100万千瓦,现因在其上游建了2个水电站(柘溪电站、马迹塘电站),开发量已达50万千瓦。

益阳野生动物资源,按经济意义和生态地理分布,大致可分两种类型。境内东北部的南县、沅江市和赫山区东部,湖泊众多,河港交织,水草丰茂,盛 产鱼虾和龟、鳖、鳝、螺等小水产。每年秋后,还有大批雁行目、鸻形目候鸟来此觅食越冬。陆栖脊椎动物较常见。境内西南部和中部地域,包括安化县、桃江县、赫山区和资阳区西南部,山丘延绵,森林广布,耕地和居民都较分散,野生动物以哺乳类、爬行类和鸟类居多。主要为斑鸠、野鸡、野兔、野猪、獾、貉和蛇等。全市植物资源有藻类、菌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六大类,广泛分布在山地、平原和水域,直接或间接地被农业利用。

全市土地质量较好,有林地56.27万公顷,耕地24.54万公顷,水面 13.99万公顷,草地8.2万公顷,湖洲6.53万公顷。滨湖平原由河流冲积而成,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是粮、棉、麻、油、糖的主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苎麻产量居全国首位,芦苇、黄(红)麻、糖料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中部丘陵岗地,土壤多属板页岩风化而成,呈酸性,含养分较高,是南竹、油茶、茶叶、果木等经济林生产区。益阳是全国有名的“竹子之乡”,南竹、茶叶产量居全省第一。西部中低山地,土质相对较差,但适宜多种林木生产,是主要林业生产基地。益阳水域广阔,全市总水面215万亩,可养面积80多万亩,已放养面积72万亩,其中精养面积33万多亩。大通湖面积达12.4万亩,是全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全市盛产乌鲤、鳜鱼、大口鲶、优质鲫鱼、优质鲤鱼等名贵鱼和甲鱼、乌龟、河蟹、青虾等特种水产品。

益阳农业发展得天独厚。全市十大家产品产区中,有不少被定为国家级的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商品鱼基地、瘦肉型获得基地及综合商品基地。益阳工业已形成纺织、电力、化工、煤炭、机械、电子、建材、冶金、造纸、仪器等34个行业,以麻纺、造纸、食品、电子工业最著特色。主要名优工业产品有橡胶机械、柴油机、编织机、汽车灯泡、三氧化二锑、苎麻产品和肉类仪器等210多种。

益阳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长益高速公路、石长铁路、319国道穿越境内,是省会长沙通往大西南的要道。水路经洞庭湖、内通湘、资、沅、澧四水,外达长沙各口岸。湘黔铁路穿越安化县境,洛(洛阳)──湛(湛江)铁路线在益阳设立枢纽站。

益阳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海关、商检、外运、国际保险、金融、法律等涉外机构均在建立,并努力提供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优质服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