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三严三实教育总结材料

发布时间:2024-01-18 14:17:42 思而思学网

【篇一】

“三严三实”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遵循。1月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指导怀化市委常委班子“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要进一步巩固好、运用好专题教育成果,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到管党治党始终。

把“三严三实”贯穿管党治党始终,首先要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从政环境反映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总体面貌,决定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从政取向,关系到全党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营造良好从政环境,需从多方面持续努力,贯彻落实“三严三实”是一个基本要求。要努力形成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环境,坚持讲原则、讲认真、讲实效,真正使党内政治生活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要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树立勤奋敬业、建功立业的工作导向,和认真负责、埋头苦干的工作态度,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任何事情,坚持一阵子容易,坚守一辈子难。把“三严三实”贯穿管党治党始终,要进一步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责任意识,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紧盯党风廉政领域的新情况新变化,从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延伸开去,坚持标本兼治、破立并举,探索形成解决“不严不实”问题、持续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要层层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深刻汲取一些典型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问责机制,真正让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制度不能是“牛栏关猫”,更不能是“稻草人”,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

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把“三严三实”贯穿管党治党始终,要从严从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干部能上能下”的规定要求,着力解决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不会为等问题。选拔任用干部,要把“三严三实”作为重要标准;教育培养干部,要把“三严三实”作为重要内容;考核评价干部,要把“三严三实”作为重要依据;监督管理干部,要很好地体现“三严三实”要求,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做到严早、严小、严预防。

“三严三实”是着眼解决当前作风方面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品格,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全省党员干部都应当自觉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在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中,更好地履行共产党人的崇高职责。

【篇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领导干部该有怎样的工作作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之后,靠什么将作风建设落到实处,防止“四风”回潮?近日,中办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方案中提出,着力解决“不直面问题、不负责任、不敢担当,顶风违纪还在搞‘四风’、不收敛不收手等问题”,回答了这些时代课题,为作风建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应该来说,十八大以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洗礼,如同春风化雨,让执政大树生发新芽,干部队伍焕发新貌,作风建设为之一新,党心民意为之一震,很好地凝聚了创业谋事、深化改革、推进法治的社会共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也将成为我们执政的不竭动力。

然而,也需要看到的是,“四风”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作风建设的成果很多是在高压下实现的,树倒根犹在,“四风”的病灶并没有消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后,不少作风问题又开始浮出水面。比如,文件下了,政策出台了,有的地方就是不作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有的地方则脸好看了,门好进了,话好说了,但事依然难办,让群众屡碰“软钉子”。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都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必须搬除。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最近刊发了一组调查,发现对于作风建设,群众整体是满意的,但离群众的期待值,还有一定距离。群众对于办事拖延、敷衍塞责、效率低下等问题,意见很大,一些隐蔽的作风顽疾已经成为大众诟病的对象。这些问题和群众的不满,说到底,还是源于“不严不实”。试想,假如我们共产党人不能以实际行动回应百姓的呼声,不把事业做到实处,那我们以何立身?拿什么去赢得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党执政的根基怎样才能树立起来?执政的大树如何能够枝繁叶茂、绿叶长青?这并非是耸人听闻,而是现实的挑战,是长期执政必须解决的问题。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中央要求延展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这一要求打到了痛点、抓住了主要矛盾,必将为我们锻造执政的钢筋铁骨添上一把烈火。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