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4篇【汇总】

导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下面是思而学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一: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举国期盼,世界瞩目。这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十八届六中全会表明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决心,开创了党的建设新格局和新境界,也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系统地提升到新的高度,引起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热烈反响与强烈共鸣。

一、聚焦从严治党,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得到系统部署

按照惯例,六中全会是每届中央委员会倒数第二次全会。从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以来的7次六中全会,主要聚焦意识形态问题和党建问题。十八届六中全会同样聚焦党建:专门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进行谋划。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是推动我国和“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分别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专题研究。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这标志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体框架逐步完善,四者统一于推进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之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彰显了新一届党中央在战略重点与实施战略方面谋篇布局的强大能力,体现了统筹治国理政的强大战略思维。

二、突出领导核心,使“四个意识”更加明确顺应党心民心

1月29日,*政治局首次提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的提出,是我们党95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昭示,是我们党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总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四个意识”是统一思想、凝聚意志、汇合力量的强大武器。

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党中央、全党必须有一个核心。十八届六中全会将“以*同志的党中央”正式写入会议公报。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和发展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顺应了党心民心军心。不辱使命,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明确的核心地位,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三、健全党内规章,使“制度笼子”扎密扎牢反腐标本兼治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对腐败零容忍,打虎拍蝇,反腐成效明显,赢得海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明确指出,要在减少腐败存量的同时,坚决遏制腐败增量,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制度治党作为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来抓,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已达50部之多。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门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一个重大安排。两个文件既继承了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定、发扬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反腐败斗争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六中全会聚焦从严治党、制度治党,有助于将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密,让从严治党有“章”可循,从而真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由外而内、从现象到本质,从“治标”向“治本”的实质性飞跃。

四、管好高级干部,使“关键少数”真正严守规矩以上率下

党的十八以来,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指向,就是要加强对党内高层领导干部的监督,特别强调要解决"关键少数"的问题。只有管好“关键少数”,才能引领“最大多数”。

全会公报十提“高级干部”,反复强调“关键少数”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六中全会公报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重点”、“关键”和“特别”鲜明地传递一个重要信号,即突出加强中央领导层的政治生活建设。以中央全会来研究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这三个层次的政治生活建设,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历史上尚属首次。这充分显示了以*同志的党中央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钢铁意志和坚强决心。

篇二: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推动“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通过网络和新闻的学习,我明白了大会的宗旨,旨在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以及价值观的先进化和多元化,这也是来几年我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

“十三五”规划建议,展现出了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十三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我觉得,五中全会对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自从“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一场拼体力、拼智力、拼耐力的接力赛,而此时的“十三五”更是关键的一程。

只有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然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三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十三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任务,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根本出路,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十三五”体现了以人为本,深切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分配合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也将很好地解决两代农民工的生存生活问题。还记得十一届五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时强调:“中国不坚持,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今天,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没有先进制度的坚强支撑,一个大国的发展进步和改革实践将难以实践。面向未来,一个日益彰显生命力的社会制度将如何坚持和完善?这是摆在中国当前、与每一个百姓命运紧密相连的重大现实问题。披荆斩棘,正道沧桑,制度以其独特的创造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缔造出一幅丰富生动的发展图景。

九十多年奋斗积累,六十多年建设发展,三十五载锐意改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度日益清晰鲜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根本政治制度不断夯实,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巨大跨越……中国的“制度优势”成为一个个奇迹最贴切的注脚。艰辛而辉煌的征程中,人们聆听了一个古老国家在*不断奋进的足音,更清楚地见证了这一制度的巨大优势。制度,正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繁荣富强的根本保障。从来就没有一笔绘就的宏伟蓝图,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邓小平还指出:“中国的发展如果不发展不停步,探索无止境。在十八届*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不断发展,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感悟制度的力量,有自信,也有清醒;有祝福,更有期待。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让所有人都拥有均等发展机会、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一个个具体实在的诉求,寄托了百姓的殷殷期待,也是制度完善题中应有之义。

共识业已形成,力量正在汇聚,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制度创新;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有梦想的人生洋溢着幸福,有梦想的国度充盈着希望,拥有坚实的制度保障,梦想就能插上腾飞的翅膀。

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全面深化改革令人期待,一系列具体制度的完善与构建也将由此展开。我们期待并坚信:紧握改革这把“金钥匙”,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就一定能迎来实现民族、国家、个人梦想的美好明天。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做到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强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的思想主导,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禁止出现无大局、无组织、无原则的事件。树立服从意识。

我要服从领导安排,不折不扣、不走样、不变形的执行好各项决议。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坚持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献给社会”,时刻以一名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责任意识。

在工作岗位我要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在位一天,应尽一天的责,做出一天的成绩。在工作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忠诚履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树立团队意识。体现了一个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有干劲,才能出业绩。一个好的集体,要坚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每个人始终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才能保证整个团队有力、高效的运作。树立创先意识。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采用过去的传统办法,很难取得实效,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创先意识,要在学习中进步,进步中学习,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改革开放的成果,品之如饴,当思来之不易,更须倍加珍惜。

篇三: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党中央重申党的纪律,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十八届六中全会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里程碑,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持续有效。全面从严治党是锻造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只有党强,事业才会强,国家才会强,民族才会强。作为一名从教十七年的党员教师,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紧跟时代脉搏,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不断加强学习,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兢兢业业,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去感染学生,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要把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以培育和践行为主线,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创新日常教育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引领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勇担新形势下的时代责任。

全面从严治党是以*同志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时代特征。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释放了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明确信号,彰显了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中国共产党是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关系到全中国人民的生活幸福,关系到能否按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一名党员,我认真学习全会精神,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作为一名教育人,我更要牢固专业知识,从而助力国家教育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为从严治党点赞。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党建问题,可谓是得人心、顺党心、聚民心。我在关注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同时,深刻地感受到一名党员时刻保持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不仅是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每一名普通党员的要求。我会持续关注领会全会精神,自律自检从自身做起,铭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学校师生、为家长服务。

全会中提出要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四个全面”新高度。我深知我们党从枪林弹雨中一路走来的艰辛不易。从1921到2016,中国共产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华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因此,我深深地认识到所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重要性。在现阶段,我们党员教师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同时,还应围绕“两学一做”,积极践行“四讲四有”,努力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以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为教师队伍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多想想当初为什么入党,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努力提高自身先进性、纯洁性,敢于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作斗争,为全面从严治党添砖加瓦。内心谨记??永远跟党走。

篇四: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7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上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科技改变生活,网络引领未来。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据CNNIC相关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已达4.07亿个,覆盖到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3.5%的行政村;手机网民规模达 5.94亿,同比增长86.8%,使用手机上网比率相比PC多20.5%。

然而,我们虽然已经成了“网络大国”,却并不是“网络强国”。比如说,在自主创新方面就相对落后,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至于运用大数据推进社会管理与经济建设,中国更是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十三五”规划首提“网络强国战略”,就有助于统筹各方、创新发展,集13亿民众之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先前互联网只是一个外在工具,而今其也已成核心引擎。由此衍生开来,就是“互联网+”战略已经成为了我国智能制造的核心载体,堪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力量。五中全会明确强调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当然有助于利用互联网力量加速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能力的升级,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拓展整体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互联网+”风劲吹,也带来了观念的转变。比如说,传统观念中人们通常会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但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不再注重购买或拥有产品或服务,反而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也由此催生了“分享经济”。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五中全会明确强调发展分享经济,也的确有助于在不断发展的经济领域内创造新的收益增长源。

再往大里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动力正在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而大数据技术正是创新驱动的发动机,更何况大数据服务本身也是能够创造万亿级产业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然目前大数据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说最重要的数据就分散在政府及民生服务等部门无法做到共享,五中全会强调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就有助于解决问题,推动数据共享和利用。

明确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而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除了中央顶层设计外还离不开网络媒体与“中国好网民”携手发力。可以期待,乘着五中全会东风,“互联网+”必将更加深刻地融入百姓生活,并释放出越来越多的科技红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