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融扶贫模式在国家扶贫开发及促进农村贫困落后地区发展中发挥着越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收集的领导班子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领导班子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1】
结合农业银行的实践,清晰地把握金融扶贫的内在逻辑,找准金融扶贫的着力点和有效的扶贫模式,对做好新时期金融扶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扶贫:社会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贫困地区发展基础薄弱、资本稀缺,金融凭借其特有的功能,在脱贫攻坚中大有可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一)金融的资源聚合效应,可以聚集和统筹贫困地区小额分散资金,集中力量办扶贫。扶贫攻坚资金需求巨大,根据国务院扶贫办估算,在“十三五”期间,贫困户发展生产、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资金需求高达2万多亿元。金融可以通过储蓄、债券、股权投资、理财、基金等多种工具和手段,把分散在贫困地区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类主体的资金聚合起来,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来源。同时,金融的资源聚合效应,还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长短期资金的组合。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短期小额资金,满足长期大额资金需求。比如贫困地区的建设性贷款需求、长期生产性贷款需求等。二是跨期资金的互换。金融可以通过扶贫项目过桥贷款、扶贫项目收益权抵押贷款等方式,将贫困地区未来的收入提前至当期使用。三是实物资源与货币资本的转化。金融通过农村“三权”抵押等方式,使得农村实物资源变资产、形成资本。四是跨区域资金的调剂。金融还可以实现资金在不同区域间的统筹使用。
(二)金融的资源配置效应,可以优化产业资本在贫困地区的配置结构,有效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贫困地区大多具有稀缺且不可复制的资源禀赋优势。如大别山片区,安徽、河南、湖北一直是我国劳务输出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片区生物物种多样,拥有茶叶、板栗、核桃、中药材等多种特色产业;同时,片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再如罗霄山片区横跨江西、湖南两省,红色土壤分布广泛,光热充沛,发展柑橘、油茶、毛竹等特色农林产业条件优越。但受资金、技术等制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缓慢、层次较低,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通过金融参与,精心筛选项目和客户,可以有效引导资金流入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加速产业资本的循环积累和技术升级,打破贫困地区低水平发展陷阱,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提高供给质量和经济均衡增长水平。
(三)金融的乘数杠杆效应,可以撬动更多资金流向贫困地区,充分放大财政资金的扶贫功效。由于公共品的溢出效应,除了发挥市场在贫困地区的资源配置功能外,政府财政扶持必不可少。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通过多种渠道投入贫困地区的专项扶贫资金快速增长。据统计,仅,各级财政投入的扶贫资金总量达1400多亿元。通过金融参与,设计合适的产品和恰当的运作方式,可以撬动数倍于财政投入的资金进入贫困地区,大大提高这批资金的使用效果。比如农业银行2012年起与甘肃省财政厅联合创新推出的“双联贷”。农行按照财政担保金的8倍安排专项贷款规模,到2015年末,累计投放贷款225亿元,覆盖全省58个贫困县、975个乡镇、1.3万个行政村,支持农户32.5万户。又如2013年我们与内蒙古扶贫办联合创新推出的“强农贷、富农贷”。农行按照政府专项风险补偿资金的10倍,安排贷款规模,到2015年末,累计投放贷款167亿元,覆盖全区57个贫困旗(县),415个乡镇(苏木),4385个行政村(嘎查),支持了21.2万户贫困农牧民,118户扶贫龙头企业。
(四)金融的风险转化效应,可以有效转移和化解贫困地区各类风险,帮助贫困地区稳定脱贫。贫困地区产业天然的弱质性,客户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金融生态的脆弱性,决定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反复性和艰难性。金融参与,一方面,通过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有效转移和化解贫困地区面临的多重客观风险,避免因灾致贫或因灾返贫。比如,通过农业保险、人身险等转移自然风险和重大疾病风险;通过农产品期货、远期结售汇等套期保值工具,规避农产品的价格风险和汇率风险,避免增产不增收。另一方面,通过抵押担保、弹性利率设置等方式,增强贫困地区客户履约守信的激励约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主观风险,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引导资金稳定流入贫困地区。此外,还通过金融同业之间的合作,如银行与保险、保险与再保险等合作,形成风险分散与共担机制。
二、金融扶贫:要紧盯“贫根”,精准发力
贫困地区之“贫”,主要贫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贫在地区产业发展上,贫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上,贫在普惠金融服务上。金融扶贫要紧紧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针对这些贫根,精准发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精准扶贫的效果。
(一)要突出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短板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金融扶贫首先要突出支持贫困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一是支持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标准化农田建设、重大水利工程,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项目,夯实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二是支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交通、电力、通讯等重大项目,打开贫困地区的封闭市场,畅通贫困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三是支持贫困地区的民生工程。突出支持贫困地区的重点医院、重点学校、农村危房改造、垃圾和污水治理工程以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等,改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到2015年末,农业银行在832个扶贫重点县的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达2104亿元,比2011年初增加1168.5亿元,年均增长17.6%;
(二)要坚持走产业扶贫的路子。我国扶贫攻坚的历史证明,产业发展具有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成长性、稳定性好等特点,产业扶贫是最有效的减贫手段。汪洋副总理5月23日在全国产业精准扶贫会议上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金融扶贫必须以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加快发展为根本,通过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重点客户和骨干项目,打造产业优势,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支持一个产业、繁荣一片区域、富裕一方百姓”。一是集中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农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二是集中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往往是绿色产业、品牌产业和高价值产业,符合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升级的趋势,也符合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导向,未来发展潜力极大。金融机构要结合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支持水电、药材、旅游等特色资源开发。三是集中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县域新型工业。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重点工业园区等,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升级。
(三)要把到户精准扶贫作为重中之重。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检验扶贫成效的关键在于能否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金融扶贫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关于精准扶贫的总要求,在精准上下功夫、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一要精准选择扶贫对象。要主动对接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规划,摸清辖内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逐户确定帮扶对象和帮扶目标。重点支持建档立卡中生产经营意愿强、信用条件较好、具有履约还款能力的贫困农户。二要精准设计到户小额贷款产品。要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所在区域产行业特点、自身生产经营情况、还款能力,量身定制扶贫信贷产品。要重点解决好到户小额扶贫贷款的准入、期限、还款周期以及抵押方式等关键性问题,尽可能推出免评级、免抵押担保、额度及还款周期与建档立卡户生产经营充分匹配的贷款产品。如农行在甘肃创新“精准扶贫贷”产品,在河北阜平创新“金穗脱贫贷”和“金穗小康贷”产品,不再将基于贫困农户财务情况的信用评级作为贷款准入条件。
三要推动建立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的联动机制。通过设计适当的激励机制,把支持产业发展与到户精准扶贫有效对接,让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得到创业、就业、产业合作等机会,增加收入、稳定脱贫。在实践中,农业银行对带动一定规模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客户,在贷款额度、利率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努力实现“五个一批”,即通过支持龙头企业辐射一批,支持专业合作社带动一批,支持规模农户帮扶一批,支持产业园区就业一批。
(四)要下大力气提升贫困地区的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发展普惠金融,是消除贫富差距、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在贫困地区,基础性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不畅的问题依然突出。金融扶贫要在为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着力加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基础性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便捷度。一是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扩大物理网点服务覆盖面的同时,通过在金融机构空白乡、村布放电子机具,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二是创新“三农”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等服务方式。运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打造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商金融等金融服务平台,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度。三是加强金融知识教育。通过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帮助贫困农户了解金融、接受金融、用好金融,特别是要培养农户的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农业银行立足贫困地区实际,以原有物理网点为基础,运用科技和网络技术手段,初步构建了“物理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服务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四位一体”新型渠道体系。到2015年末,在832个扶贫重点县设有物理网点2000多个;在农村小超市、农资店、卫生所等建立助农金融服务点17.1万个,布放转账电话、POS机等电子设备23.7万台,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2.6%;并已探索形成湖北“E农管家”、四川“银讯通”和甘肃“四融平台”等服务新渠道,贫困地区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到小额取现、转账、缴费等现代化基础性金融服务。
三、金融扶贫:必须科学设计服务模式
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金融扶贫必须设计和选择有效的服务模式。好的金融扶贫模式,有利于批量化营销、专业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在有效拓展金融扶贫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控制成本、防控风险,实现金融扶贫的商业可持续。从农业银行商业化金融扶贫的实践看,以下五种模式具有很大的推广复制价值。
(一)政府增信带动模式。即政府通过专业性担保公司、风险补偿基金、保险等方式,为贫困农户进行增信,并且参与贫困农户的筛选和推荐;金融机构按照担保公司资本金或风险补偿资金的一定比例(一般为8-10倍)为增信对象发放贷款;政府人员与金融机构共同做好贷后管理。这种模式有效整合了政府资源和金融资源,既提高了财政扶贫资金效果,又降低了金融扶贫的成本和风险。政府征信带动模式是金融精准扶贫的最有效模式。到2015年末,农业银行已经将政府增信模式推广至全国19个省(市),累计发放贷款479亿元、支持农户93万户。
(二)特定融资主体带动模式。即金融机构与政府指定的、符合承贷条件的特定融资主体合作,由其统一承贷、统一还款,资金按项目分散使用,贷款本息偿还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风险由财政兜底。如农行在贵州推出的“美丽乡村贷”模式:由省财政厅注资30亿元成立贵州省贵民公司,由贵民公司向农业银行统一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全省贫困地区的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到期由贵民公司统一归还。2015年,农业银行向贵民公司授信150亿元,累计投放贷款56亿元,支持项目覆盖全省100个市(州)县,将建成小康路1.37万公里,小康水项目4134个、小康房4.34万户、小康寨4.09万个,惠及1148万人。这种模式广泛适用于贫困地区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公益类和准公益类建设项目。
(三)特色农业产业链带动模式。即金融机构立足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以特色农业产业链条上的骨干企业为抓手,针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的金融需求,设计提供融资、结算、理财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如农行在赣南革命老区推出的“油茶贷”模式:农业银行以江西油茶产业为切入点,以油茶产业链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油茶种植、加工、销售整个产业链条,促进了油茶产业整体发展。仅2015年,农业银行在赣南苏区发放油茶贷款13.5亿元,支持当地29家企业、9500户农户种植油茶83.4万亩,带动当地贫困农户户均增收近4000元。再如新疆“林果贷”:农业银行在新疆累计投放贷款190亿元,支持当地特色林果业发展,帮助南疆5个地州近7万户果农受益。
(四)旅游资源带动模式。即金融机构以支持贫困地区旅游景区建设为切入点,延伸服务酒店、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旅游运输等配套产业,批量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如秦巴山片区的四川剑阁县,农业银行依托辖内剑门关、翠云廊两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累计投放旅游贷款5.62亿元,支持景区项目及周边交通枢纽建设,并通过支持贫困农户经营农家乐、生态养殖、旅游产品销售等方式,带动3.1万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指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我国现有1392个5A和4A景区,70%以上的景区周边集中分布大量贫困村,旅游扶贫潜力大。李克强总理在5月19日世界首届旅游发展大会上也提出,未来5年内要通过发展旅游,帮助1200万至14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金融机构未来要把支持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作为金融扶贫的重要模式。
(五)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即金融机构与扶贫龙头企业合作,通过龙头企业的推荐、担保和资金的封闭管理,批量支持上下游贫困农户。比如在沂蒙山革命老区,农业银行与六和集团合作,由六和集团向农业银行推荐有贷款需求的订单养殖贫困户,并由其绝对控股的六和普惠担保公司为贷款农户提供担保;贷款资金发放、养殖户资金结算以及到期贷款偿还均通过银行专户进行,确保资金封闭运行。到2015年末,农业银行通过六和集团已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13亿元,带动2790户农户发展养殖。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贷款担保难题,化解了服务零散贫困户的成本和风险,也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经营。
扶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涉及面广、调动资源多、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提出“要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金融同业应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好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比较优势,综合运用传统金融工作与现代金融工具,共同做好脱贫攻坚金融服务这篇大文章!
【领导班子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如何实施金融精准扶贫,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当前金融机构精准扶贫的难点
(一)自然条件恶劣,金融扶贫风险增加。特困地区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人口增长、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毁林毁草开荒等不合理开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有的地方已无地可耕,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以保障。这些地区致贫因素多,贫困程度深,灾年返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普遍。
(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金融扶贫成本增加。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上长期投入有限,欠账太多,特困地区水利灌溉程度低,公路覆盖面窄、路况差,住房条件差。全国有3917个村不通电,380万人无电可用,连片特困地区有3862万农村居民和601万学校师生没有解决饮水安全的问题,近10万个行政村不通水泥沥青路。
(三)农村产业结构单一,金融扶贫难度增加。特困地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产业构成以农业为主,粮食生产占主导地位,经济作物等其他产业比重低,农业生产成本高,生产发展水平低,收成少,一旦遇上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下跌,贫困村农业就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生活上重返贫困或维持低收入水平,难以实现资本积累。贫困村生产耕作技术低,支撑产业不强、市场接触少、农业产品量小且市场化程度极低,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短,导致贫困村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四)生态环境差,贫困地区信用评级困难增加。592个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60%,农民医疗支出仅为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60%,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的比例比全国高3.6个百分点。贫困村农民长期处在封闭的环境中生活,缺乏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意识,缺少农村实用新知识、新技术,家庭经济脆弱,扩大家庭生产投入困难。贫困村中有一点技能的青壮年人口往往都外出务工谋出路,留守的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生产能力偏弱的“三偏”农民,这部分农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更为严重。
(五)认识不一,金融扶贫工作推进力度不足。地方政府对金融扶贫的认识不统一,存在畏难情绪。扶贫工作涉及部门多,工作协调难度大。扶贫资金多为财政性资金,条块管理,专款专用。财政资金作为风险补偿金占比较小,扶贫资金有限,难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六)手段乏术,金融生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足。由于信息不对称,贫困地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非上市企业股权等“五权二指标”要素无法有效交易和流转,资产评估难、流转难、变现难,要素价格发现功能难以实现,加剧了银行与农户、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抑制了金融资源的及时介入。信用等级较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信用体系建设较缓慢,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偏低,合格的贷款主体较少。
(七)配套不够,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动力不足。针对贫困地区的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货币信贷倾斜政策配套不够,金融机构将资金用于贫困地区的动力不足。专项财政税收扶持政策配套不够,目前还没有针对贫困地区专门的风险补偿、税收优惠、财政奖励、费用补贴等政策。现有扶贫专项资金专项投入与贫困地区需求配套不够,由于扶贫对象多,有些地方为了兼顾公平,难免存在“撒胡椒面”式的安排资金项目的问题。
(八)认识误区,贫困户的内生需求不足。贫困地区农户产业发展选择较难,增收渠道单一。从笔者的调查情况看,贫困地区农户贷款的需求分别为大件生产设备的采购、建房、婚丧嫁娶、大病住院、子女上学等,日常对贷款的需求并不迫切。有些贫困户仍然抱着依赖政府“输血”式救济的老观念不放,有些贫困户甚至有“金融扶贫是国家救济,可以借钱不还”的错误想法。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的对策
(一)精准管理,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三位一体”扶贫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增加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改进和完善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方式,发挥再贷款杠杆作用,调动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加大贫困地区信贷投入,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县支行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留在当地使用。建立“政银企”合作平台,与贫困地区当地政府签署扶贫开发合作协议,结合当地产业基础及未来经济发展导向,重点加大对当地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供专业、系统和全面的金融服务。二是把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作为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抓手,推动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增量扩面,着力提升扶贫小额信贷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继续引导金融机构灵活创新信贷管理机制,拓展抵质押范围,大力推进符合贫困地区多样化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三是调动多方资本与银行信贷资金协同扶贫。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重点是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创新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在信用增进、风险分散、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健全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担保体系。探索建立扶贫开发专项基金,基金来源可以参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计提办法,按照当年实际土地出让收益的一定比例计提。
(二)精准施策,建立农村扶贫金融组织体系。一是建立分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强贫困地区服务渠道和能力建设,适量增加贫困地区营业网点,发挥物理网点+电子银行+代理渠道优势,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让贫困地区农户实现“足不出村”的基础金融服务。二是运用“金融+”,将金融机构自身优势与扶贫政策相结合,探索创新扶贫贷模式,推动信贷资金流向当地产业、农户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三是构建“人在网中走,档在格中建,格格有服务”的金融服务新格局。积极发挥网络优势,借助政府网格化信息平台,搭建基层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桥梁。结合“扶贫贷”推进金融服务网格化,提升扶贫功效,填补服务空白。
(三)精准发力,高标准选定金融支持项目。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生活条件。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政府财力有限,公路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积极支持特困地区的水利、公路、棚户区改造和整体城镇化建设,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小企业,积极支持贫困地区畜禽、茶叶、中药材、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着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业集中、生产加工向龙头企业集中,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三是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
(四)精准滴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一是创新农村生产要素担保方式。农村“五权二指标”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民有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积极稳妥开展农村“三权”抵押试点,创新“三权”抵质押金融产品。鼓励将法律法规不禁止、产权归属清晰的农村集体房屋、土地等不动产,机器设备、产成品等农村资产都纳入担保品范围充分激活农村沉睡资产,扩大农业企业抵质品范围。二是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模式。结合扶贫搬迁项目“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特点,按照“政府主体、实体承贷、独立审贷、择优选贷”的模式,确保易地搬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以土地为抓手,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解决金融扶贫贷款的还款资金来源,将拆旧区具备复垦条件的集镇、村庄、农村居民点和零星分散的宅基地,纳入拆旧区规划,与区位条件好、发展较快的城镇建新区组成挂钩周转项目区,并允许土地培养挂钩指标在省内实现价值互换、有序流转。三是加强银行、保险、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形成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探索助农贷、助保贷、助贫贷等信贷产品,分散和缓释三农信贷风险,有效支持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
(五)精准搭桥,实施智力式扶贫。一是提供信息支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客户优势、信息优势,为贫困地区招商引资提供信息、牵线搭桥,搭建“融资+融智”的创富平台,帮助当地引进一批“两型”产业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二是大力开展科技培训。聘请农、林、特、畜牧等专业技术人员,以使用技术培训为重点、以产业扶贫为目标,培训新型农民,达到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积极实施“雨露计划”工程,提高贫困农民外出就业和稳定增收能力。三是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加大贫困地区金融知识宣传培训力度,捐赠科普、农业、创业、管理等文化书籍和光碟,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文化水平,增长金融知识,使农民学会金融致富。
(六)精准扶持,推进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信用环境评估体系建设,完善农户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加快建立贫困地区市场经营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健全针对市场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价体系。二是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以及“贫困地区示范户”、“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三是培育贫困户珍惜个人信用的意识。通过警示教育,提醒贫困户树立“珍惜信用”的意识,增强个人信用保护意识,当诚信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