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个人两提一创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汇总】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个人两提一创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个人两提一创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1】

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是指领导干部的知识、才能、精神、观念、气质、性格、品质等因素的总和。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力高低优劣直接影响着党政机关的运转效率、行政决策的科学化程度、联系服务群众的水平以及引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能力等诸多方面。打造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密切当前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机关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就必然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者们更加重视提升领导力的问题。

一、认识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内涵

领导力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主要包括洞察力、决断力、亲和力、激发力、凝聚力、学习力、影响力、应变力、创新力、执行力等等。领导力产生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它是指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能力。在复旦大学,通过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周密紧凑的培训安排,7天的时间就让学员们涉猎了县域经济招商引资模式创新与营销策略、新时期政府投融资渠道建设与管理创新、沟通与团队建设、公务员情绪与压力管理、公共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与舆情引导、领导干部的核心管理能力提升等多门有针对性提升领导干部领导力的课程知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复旦创新力的一种外在体现,给了学员们一次生动的学习体验。

领导有他的特定含义,但“领”与“导”又有着不同的含义,“领”是带领、率领、引领之领,强调的是在前面以身作则,一呼百应,在党政领导干部中主要体现在行政决策上。因此领导者必须是先知者、先行者。“导”是引导、教导、疏导、辅导之导,强调引导和促使所属成员有能力并有意愿与领导者一道前行,去实现组织的共同愿景,它主要体现在认同上。因此领导者又应是沟通者、激励者。领导力是靠领导者来实现的,领与导不可分开,领导者与领导力也不能分开,因此,任何领导都需要领导力,不具备、不善于运用领导力,就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领导者。领导力一般表现五个特点:一是柔性的特点。重视应用软权力来发挥作用。二是双向性的特点。特别注意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及时回应。三是人性化的特点。在关注工作、关注利益的同时,更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关注人的情感、人的快乐、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四是叠加性的特点。在应用权力的同时,更注重领导者自身的品德、个性、专长、能力、业绩等方面软权力的叠加作用和放大作用。五是艺术性的特点。既讲究科学,讲究遵循规律,更强调创新,强调权变融合,强调领导艺术的巧妙运用。

二、当前领导干部领导力方面存在的不足

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复旦大学特聘讲师李澄尘认为,领导是一种行为,是运用各种优势对他人施加影响,从而激励人们实现目标的过程行为,而领导就是从事这种领导工作的人,他们是团队的核心,是团队成员的榜样。然而当前,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在从事领导工作、充当榜样的过程中,却并不能高效地激励团队去实现目标,而是出现了欠缺与不足,集中表现在政治信念弱化、理论素养弱化、综合能力弱化、大局意识弱化和责任观念弱化。

1、政治信念弱化。这突出表现在执行力不够。实践在不断深入,新形势要有新要求,新变化要有新观念,但无论形势怎么变化,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信念是绝不能动摇的。但我们在现实中却能看到,少数领导干部思想滑坡、信念动摇,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和执政意识不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缺乏信心,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不力,对上级的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落实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管上边如何“定音定调”,自己却“另打算盘”。

2、理论素养弱化。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生动实践完善科学理论。但不少领导干部罔顾带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的政治要求,忙于各种应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有的领导干部忽视理论学习,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特别是对党的重大理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摆不上位、排不上队,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也从而造成一些领导干部思想闭塞、思考片面,讲守旧过时的话、办落俗无效的事。

3、综合能力弱化。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公推公选”领导干部制度施行,一批又一批年轻化、学历化、考试化的领导干部走向更多的领导职位和岗位。实践也充分证明,有的学历高能力却一般化;有的考试成绩很高,但政绩非常一般化;还有的年轻有位,但却年轻无为,虽然年纪轻轻走上了重要岗位,但政绩平平,所掌管的“一方”也并没有什么改观和发展。领导干部应具备的“说、写、讲、谈和组织、协调”等“基本功”也难以让干部群众心服口服。

4、大局意识弱化。由于平时不注重学习,缺乏专业知识、管理技巧和领导能力,再加上长期“遥控指挥”和“远程指导”,一些领导干部想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大局意识淡漠。制定政策只盯着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指导性和稳定性;招商引资只盯着资金和项目,而忽视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科学配置;城市规划只盯着高楼大厦,而忽视城市文化和环境保护建设;解决就业压力只盯着安置的数量,而忽视再就业的质量和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有的领导干部甚至为了个别项目的落地,不调查论证就“拍胸脯”决策,最终造成资源浪费、环境严重污染。

5、担当意识弱化。从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来看,总体是适合形势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符合领导干部岗位和职位要求的。对上怕出事,对下怕担责,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领导干部对上级领导有要求、上级文件有规定的,照抄照搬、生搬硬套,甚至推一推就动一动。还有的对部属和群众高高在上,脱离部属,脱离群众。对部属只管八小时之内的表现,不问八小时之外的“行踪”,对那些思想活跃和有“想法”的部属,很少谈心也不去了解情况,听之任之,直到“东窗事发”。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是积极调查,摸清底数,提前发现“苗头”和“倾向”,而是能推则推,得过且过。

三、当前党政领导干部领导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党政领导干部领导力受机关管理、社会环境和个人素养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既有体制机制上的弊端,也有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随着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组织关系业缘化和乡缘化,领导干部选拔、培养和使用上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都使得当前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呈现出了弱化的趋势,主要原因有:

1、学习抓落实力度不够。当前,从上到下都注重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学习规划。但从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来看,在组织形式上,“规定动作”较少,“自选动作”较多;在学习教育时间上,集中学习时间较短,个人自学散学时间较长;在学习教育内容上,专题知识和活动较多,政治、法律、经济、哲学、行政管理等系统知识学习较少;在处理工学矛盾上,各种工作会议较多,专项和专题学习教育较少;在学习教育考核验收上,启发自觉性的“软要求”较多,学什么、怎么学、掌握到什么程度的“硬杠杠”较少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领导干部学习教育时间、内容和成效的落实程度。

2、干部考核评价不科学。干部考核的科学化程度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领导力的水平。“论资排辈”、“轮流坐庄”、“以德和稳为先”仍然是当前一些地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形式和标准。之所以延续这种“传统”的用人模式,最主要的就是从上到下,在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学”等主项指标考核上,缺乏更精细化、更标准化、更科学化的指标体系,缺乏更直观、更准确、更有说服力的科学化评价分值。从目前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的任用来看,还多是以稳重为先、才华靠后,以学历为先、能力靠后,以关系为先、政绩为后,这就导致很多党政领导普遍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

3、选拔任用程序待完善。提出,好干部的标准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我们党一直非常注重在严格选拔任用干部上下功夫,着力把政治素质坚定、履职能力突出、工作作风扎实的干部选拔出来,也创新创优了许多好方法、好路子。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一些“群众推荐、良才自荐、组织发现和考察、层级晋升”等好的选拔任用制度也呈现弱化的趋势,一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了超编制配备人员、编制混乱、职责不明和人浮于事的现象。在公选领导干部方面,一些地方也是仅盯在年龄、学历、职称和经历上,没有把重点放在基层经验、工作能力和政绩实绩上来。而实际上,要做到更加科学选人用人,无论是副职还是“一把手”,都应注重从对口专业、垂直部门的优秀干部中“能级选拔”、“逐级提拔”,这些不够科学的选人机制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4、反腐治庸力度待加强。从当前组织、公务员管理、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履职情况来看,反腐倡廉、治庸治懒、惩戒预防工作还不是很主动,特别是县市以下机关和部门,中央和上级没精神不动,所属地区没大案要案不动,人民群众不举报不上访不动。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权力点、不同人员素质构成,这些部门均没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也没有阶段或年度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计划与部署。少数地方甚至出现组织、公务员管理和纪检监察部门职能交叉,机构重叠,从而造成制度缺失,职能弱化,形式主义严重,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

 四、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领导力的培养途径

领导力是一切管理资源里最重要的能力,也是领导干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体现。加强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最根本的就是要从强化精神、责任和素质上着手,增强领导干部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领导干部勤学廉政、勤奋进取,带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以良好的品德形象和过硬的领导能力抓班子、带队伍、谋发展、创事业。

1、增强干部的知识恐慌意识。这次复旦培训班,不仅安排了内容丰富的各类课程,还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实战案例分析演练。在实战要求中,学员们按照分组讨论、模拟担任某地党政主官的形式,就案例中提及的公共危机事件如何决策,以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消除负面舆论影响进行思考研究。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不仅开拓了学员们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让学员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学问勤中得,能力学中得。作为县市以下的副科和正科实职的乡镇领导干部,每年应该要利用不少于四十天的集学习教育时间,重点学习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经济基础、行政管理、党章、计算机网络、农林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只有不断去强化自身的学习教育,才是培养和增强领导干部领导力的主要方法和渠道。做为领导干部,肩负重任,既要管人,还要管物;既要稳定,还要发展;既要创新,还要创优。因此要自觉增强学习、求知、接受教育的能力和觉悟,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保持必要的知识恐慌、能力恐慌和本领恐慌意识,确保学习知识系统、学习内容丰富和教育效果明显。

2、完善干部考核的制度建设。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考评制度、规范领导干部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各地区也应该积极探索,并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考评制度,尤其是在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建设上,要始终坚持以德为本、以人为本和以法为本的宏观考评原则,细化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学”等主项考核内容,拓展和规范领导干部上级、班子、部属、家属、群众和自我评价体系,采取全方位、多角度考评体系,量化领导干部德行标准、实际能力和管理水平。

3、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从领导干部的管理和任用来看,本系统和本地区内,甚至部门内逐级提拔、能级晋升还应该是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根本渠道。公选成“海选”,公考成“海考”,都很容易造成一些领导干部因为“无土栽培”而“营养不良”,因为“经历单一”而缺乏后劲。树立“大变革”、“大开放”式公推公选和公务员招录制度,表面看似拓宽了干部培养和选拔的渠道,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但实质上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一些缺乏基层锻炼和意志磨炼的“学生官”、“分数官”、“学历官”、“海归官”等走上领导岗位,极易造成党的优良传统失传、领导干部队伍鱼目混珠等现象。因此,要着力于“逐级提拔”使用,让更多有基层经历、有丰富经验、有坚定信仰和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党员干部和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并形成制度化。

4、继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针对党内出现的一些“无得无能耽误群众、欺上瞒下愚弄群众、腐败堕落坑害群众”的领导干部,应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和治庸治懒行动,尤其是对县市及以下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畅通上级、下级、同级和人民群众的检举渠道,充分利用电话、网络、信函等形式,加大查办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违章案件和事故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造成重大损失的、贪污贿赂造成重大经济流失的、腐化堕落造成重大影响的、失职渎职造成民愤民怨案件,完善举报人和举证人保护制度,依法追究、依法惩治。

【个人两提一创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2】

提高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是提高领导力的核心要求。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就必须进一步提升领导力,积极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四年。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对今年工作提出“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强作风”的总要求,部署了经济、社会、党建等六个方面工作,确定了经济工作的九大任务。这些工作任务,千头万绪,艰巨繁重。这些工作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各方力量的充分发挥。作为各项工作的领导者,党委必须胸怀大局,做好协调工作,凝聚各方力量,有效实施党在各个领域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要求分清主次,认清缓急,抓住重点,做好分工,定好顺序,按照计划依序推进各项工作。只要善于集中力量谋划和落实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重要任务,就能够以重点的突破带动工作的全面发展。各级党委要善于抓方向、议大事,把稳政治方向,决定重大事项,集中精力抓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抓住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地开展。各级党委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经常分析经济发展的态势,及时研究制定重大经济政策并切实加强督促检查指导,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主导权。

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就是要统筹兼顾,熟练运用“弹钢琴”法,以战略思维、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而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主次颠倒,不能脱离主线。不能因为抓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保护,不能因为追求“小康提速”而忽视“发展升级”。各级党委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事故、社会治安案件等可能影响全局稳定的老问题,同时高度关注粮食安全、产能过剩、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等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新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研判、早处置,努力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除于萌芽状态。

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既是检验领导力的大舞台,又是进一步提升领导力的大课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到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检验自己的领导力、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做到“有定力、有韬略、有方法、有境界”,谋大势、抓重点、办实事,把各项工作统筹起来抓紧抓好,始终靠前指挥、身先士卒,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积极发挥核心作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