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念转作风树形象,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不断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强信念转作风树形象剖析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强信念转作风树形象剖析材料【篇一】
作风建设,济宁人民警察训练基地紧密联系新形势下民警思想、工作、生活实际,组织开展了“强党性、转作风、比作为、树形象”教育整顿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全员动员部署、深入查摆整改、严抓纪律作风,全体民警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遵纪守规、担当干事、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教育整顿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为圆满完成各项教育训练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高度重视抓好组织谋划
训练基地党委对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主任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量化目标要求,并召开教育整顿暨开展遵规守纪“回头看”活动全体人员会议,对深入开展好教育整顿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全员手写承诺书,对遵守政治、业务纪律、廉洁自律等方面作出承诺,确保教育整顿活动不走过场、抓出成效。
为切实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签署队伍主管责任、监督责任清单,明确队伍监督管理职责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创新用经营家庭的理念来带队伍、用非权力因素和人格魅力来引领队伍的管理新理念,引导领导干部自我加压、从严整改,带头学习交流、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营造了领导带头、全警参与的良好活动氛围。
从政工、纪检部门抽调骨干民警成立督导工作组,落实工作职责,明确了督导检查的重点内容,细化了任务标准,按照真实有效、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各处室开展教育整顿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确保了活动深入开展,各项工作措施全面落实。
对症下药抓好整改落实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地组织全体人员深入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组织观看《警钟》《永远在路上》等系列警示教育片,教育民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纪律规矩,切实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体现到为基地发展出谋划策、为基地荣誉团结协作上来。结合工作和队伍实际,围绕理想信念、纪律作风、履行职责、内部管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订整改方案和工作配档表,逐条进行对照检查,逐人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措施和时间节点,认真撰写书面对照检查材料。
给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民主生活会,组织全员深入开展对照检查和表态发言,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执行济宁市公安局《关于规范请销假制度严肃有关纪律的通知》和考勤签到制度,对遵守日常工作纪律情况进行常态化督导检查,认真梳理建立台账,完善请销假手续,对发现的问题按照问题性质分别提出整改落实措施,为严肃纪律、严抓队伍提供依据,充分发挥纪律震慑作用。
结合实际推进训练工作
坚持以提升纪律作风的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以教育训练成果检验队伍建设的成效,把教育整顿活动与训练工作紧密结合,收到了统筹兼顾、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深化“基地大发展、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设立意见箱开诚纳谏,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建言献策,经过梳理汇总、党委研究,形成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整改措施,提升了教职工参与基地管理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破解基地发展难题,完成了基地立项变更工作,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对基地教室、食堂、宿舍、训练馆进行升级改造,有效破解了承载力不足的困境。坚持党委顶层设计与处室首创相结合,完善制定《训练基地规章制度汇编》,内容涵盖49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作用。坚持一切为了实战的培训导向,推进教学改革工作,围绕全省新警班、军转班、主官大轮训班和全市公安局长会议部署的教学任务,成立了课题研发、情报信息、教学保障、考试评定4大中心,推出了一批紧贴实战的精品课程,配合政治部建成兼职教官库。推动教员向实战融入,先期12名教官已到派出所挂职锻炼。建立“听课评教”机制,采取专家评课、学员评测等办法,营造了“要我讲”为“我要讲”的良性竞争格局。
自活动以来,训练基地圆满完成全省公安机关接收军转干部入警训练班、济宁市“一村一警务助理”信息系统培训班、经开区公安分局辅警人员培训班等班次22期、培训学员1190人,承接省厅直接交办的2017年341名非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训练任务,得到了相关领导和全体学员的一致好评。开创对外合作新局面,探索开辟了与社会各界联合办学渠道,“中共济宁市委党校国防教育培训基地”在训练基地挂牌运营,有效盘活了基地资源。在去年市公安局组织的“下评上”活动中,训练基地在35个参评单位中名列第一名。
强信念转作风树形象剖析材料【篇二】
平南县法院自开展“强信念、转作风、树形象”专项活动以来,结合审判执行工作实际,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力推进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工作。
一是统一部署,细化落实。
制定了《平南县人民法院关于开展“强信念、转作风、树形象”专项活动方案》,将工作内容逐一细化,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并召开动员大会,统一干警认识。
二是立足审判工作实际,着力破解“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
强化“立案窗口”建设,创新机制,采用权力下放和分工负责的原则,简化立案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诉前调解和司法救助工作。目前,为50多名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共计232021元。在刑事审判中,落实专项集中打击行动,积极开展禁毒宣传、参加量刑规范化工作培训,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量刑公正,维护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民商事案件,积极与司法行政、交通管理等职能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的联系,共同探索建立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并依托三级维稳平台和“法官服务站”、“法官便民点”开展诉前调解,今年1-8月,该院审结的1374 件民商事案件中,调解结案706 件,撤诉结案303件,调撤率达73.43%。强化执行指挥中心功能建设,完善执行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加强涉民生案件执行制度建设,加大清理长期未结案件力度,努力提高涉民生案件执行效率。截至九月底,该院共执结执行案件221件,依法及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三是改进司法作风,促进司法服务下移。以部门为单位落实“一对一”法制宣传工作。
编印《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便民宣传册》,要求各部门干警每月至少一次到对口联系乡镇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坚持直接面对群众宣传,扩大宣传效果。目前,该院在各乡镇开设宣传专栏26个,各部门下乡宣传45次,约2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近5000份。在各级网站、报刊发表宣传稿件300余篇,在市、县级电视台录制新闻节目共26期,将715份裁判文书上网进行公开,利用官方微博直播庭审64件,主动接受网友监督。此外,全面开展了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案件当事人回访”、“走千家进万户,真情为民大走访”活动。认真填写和收集《联络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情况登记表》、《征询意见表》等,共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企业等意见和建议400余条。积极构建“法官服务站、便民点”司法便民服务网络,做到全县21个乡镇及其行政村或社区全覆盖,实行包人到村的方式,每个服务站和服务点均配备一名法官或干警,并聘请一名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或者村干部担任司法联络员,定人定时定点地为群众提供调解、咨询等司法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