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基本知识内容
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来说,课本是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记熟课本里每一个知识点,看懂每一个例题,一个章节的进行掌握,掌握每一个章节都是你学好数学的关键。
你在平时学习数学的时候,可以先看公式、理解、记熟,接着研究例题,最后看课后习题,用例题、习题来思考怎么解,不要计算,只要思考就好,然后再翻课本看公式定理是怎么推导的,尤其是过程和应用案例。
对于课本中的典型问题,要深刻理解,并要学会解题后反思,需要你反思的是做题的过程,做题的方法,和题目中的变化等等,这样做有利于形成学习数学的思维模式,有利于扩大解题收益,跳出题海。
平时做好错题笔记,记录自己容易犯的错误,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并找到纠正的办法。不要盲目的去做题,必须要先弄清楚概念和思路再去做题才是有效的,如果盲目做题,那么错误的地方也会得到巩固,纠正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学会运用基础知识
想要提高数学成绩,需要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会应用,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在高中数学的学习特点就是速度快、容量大、方法多。这对于基础差的同学来说,简直就是灾难。很多基础差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毛病,就是有时会听了但记不住,记住了却解不出题目。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做好笔记了,记住关键的思路和结论就可以,不需要面面俱到,课后可以再去整理,这也是再学习的一个过程。
想要学好数学必须要多做题,必须要有一定题目的积累才能学好数学。不过这里讲的做题不是“死做题”,而是看题思考,学会思考、反思、总结,这才是学习数学正确的方法。
其实数学题目并不是很难,分析题干,挖掘已知条件,抓住这些条件的内在关系,就可以得出一个有用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我们所要用来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数学解题的形式。所以学好数学,解决数学问题,就是要用好条件(就是数学知识点),建立条件之间联系(就是知识的应用),再得出结论。
一本书
这本书指的就是教科书,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最容易被中等生所忽视的。很多同学在拿到一套练习题的时候往往都是直接做题,而懂得教科书重要性的同学就会先看书后做题。这样就会导致后者不论是做题速度还是对知识的掌握都会反超前者,这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两种方法
1.找到已知与求解的“桥梁”。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中等题以及难题,利用已知,推一步或几步,完成转化,从求解往后推几步,看看还缺什么,再去回忆脑袋里的知识点及解过的经典题,把已知与求解的差距补上,这个就是“桥梁”原理。
2.另辟蹊径。如果按照桥梁原理解题还遇到了困难,就需要我们另辟蹊径,比如从定义出发或需要再审视已知条件,可能还未用尽已知条件或有些暗含的已知条件未挖掘出来。
三步骤
1.先看教科书,搞懂课本例题,再做课后练习。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很少有同学能一直坚持下来。这个方法的是实质上就是要你检查自己是否真的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点。
2.利用历年高考真题。这些题很有价值,先不要看答案,根据逆之前学的基础内容,尝试自己亲手做一下,再对照答案,明白其中的原理,真正弄懂它,看看能否举一反三,可问老师及同学,也可请家教,最后达到触类旁通。
3.同步练习。想要学好数学就必须要跟紧课程,不能懒下来,要跟着老师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四层次
1.基本知识点
数学的定义、概念、公式、定理等等,这就是基础知识,如果你数学基础不过关,那么一切都是免谈。这也是上文中强调大家要先看教科书,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也不要在这个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基础知识辅导不作重点,只是检查与提醒,因为可自学及问自己老师同学。
2.数学思想与技能
想要学好数学,绝对不是单纯的打好基础、做好题就可以的,而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如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等等。如果你能掌握这些,那么你就可以摆脱题海。就是多年不做题或见到陌生题均不会慌,因为这些思想能力是深入骨髓的。
3.数学模型与中间定论
数学模型就是具体题目的解题套路,中间结论可使学生减少解题步骤,加快解题速度,减少出错机会。有了数学思想和配套的数学技能,就能自己推导出来结果,但要注意总结与积累。
4.特殊解题技巧
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聪明加灵感,需要平时善于总结与归纳,看透事物本源,熟能生巧,触类旁通。所以对中等生不作过高要求,所谓可遇而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