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素材

农村追悼会仪式流程

第一部分 咽气前后

在农村,老人去世停止呼吸称“咽气”,我们这里也叫“倒头”。人在病危咽气前后,我们家乡的习俗很多,主要有以下几项,简述如下:

1、病危告急:

老人病危,家人要给娘舅家人报信前来看望,否则咽气后送“死信”可能要受到娘舅家的严厉责备。

2、儿女在侧:

父母咽气之前,儿女最好能在父母身边,听父母交代后事,或叫做遗嘱。父母交代的事要牢记,不打折扣,以使父母死而瞑目。

农村还有一个说法,父母咽气时身边有几个儿女是命中注定,不在跟前的就等于没有。所以儿女离得再远,父母病危就一定要尽快赶到父母身边。有的老人病危时几天不咽气,专等儿女来到跟前才咽气闭目,骨肉之情也。

3、穿寿衣:

人在咽气之前要穿寿衣,如果咽气之后穿寿衣,就意味着是失身走的,视为不孝。穿寿衣可有自己家人来穿,也可以请别人来穿,穿单不穿双,穿双有人亡。穿好寿衣之后,口里再放上一个拴有红绳的“噙口玉”,象征大福大贵。绳的另一头拴在寿衣的纽带上,然后再用顷批扎上腿,意思可能是怕炸尸之后尸体乱跑。

扎腿绳有的入殓或火化时要剪断,有的不剪。所以转生后小孩在学走路时大人要在两腿之间向地上剁一刀,意思是将这根绳剁断好走路。不过现在青年人知道得很少了。

4、烧搭子与哭丧:

意思是人死后要揹着钱搭子去阴司,以便打点路鬼和阴曹地府的判官们,人和鬼一样,都离不开钱,即有钱能买鬼推磨。

咽气之后首先要烧钱搭子,否则阴魂不散,孝子等人亦不可动哀,烧完搭子是孝子第一次动哀“哭丧”,所有在场人大哭一场,悲哀悲恸,惊天动地。

钱搭子是用一大张白纸折叠的,装满纸钱,上面写明亡人的姓名和家乡居住、死亡时间等,以免本人认错或他人冒领。现在有的户不信这一套,也有不烧搭子就哭丧的。

5、请执事:

由本家人分别去请本村治理丧事的男、女执事若干人(或红白理事小组人员),并确定一位丧主最信任的人掌管丧事钱财。

6、送倒头信:

倒头之后要立即给娘舅家送倒头信,治丧的规模、程序等重要事项都要得到娘舅家来人同意后方可进行。

7、赁冰棺:

如果天热,尸体就会散发异味,孝子在屋内守灵难以坚持,在过去只得忍受,后来有了电扇好些了。现在更好了,有了专门岀赁冰棺的专业户,拉来装在冰棺里放几天都没事了。

8、写讣告:

讣告,在农村叫白书。白书有专门书札,有固定的书写格式,要求非常严格,一字不得差错,并有专人辑写,主要写亡人的姓名、去世原因、时间、享年、火化、开吊及出殡时间等,最后写明子孙和五服内侄孙等人的落款等等。

孝子落款最讲究,父死为考称孤子,母死为妣称哀子,父母双亡称孤哀子。发陈丧(冷丧),父母称考、妣;发热丧,父为严亲或家严,母为慈亲或家慈,孝子叩礼是“泣血稽颡”。以下是齐衰孙、曾孙、玄孙、来孙等,叩礼稍轻,是“泣稽颡”。例如:孤哀子 00泣血稽颡 齐衰孙00 曾孙00 玄孙00 泣稽颡。然后再写功服、缌服、袒服,即侄和侄孙辈等。侄孙辈叩礼再轻,是叩拜、顿首、抆泪拜等即可。

如果有承重孙或承重侄的则先写:承重孙00 泣血稽颡……。

白书内容变化多端,几乎各家各户每人都不一样,不再繁琐。

写完草稿打印成书,即“白书”。白书往往代表着一个村的文化水平,复杂深奥,不专门学习很容易出错、出笑话。我从退休后学习写白书,并培养了接班人。从前在我们家乡如果不写白书、不用十个菜成席待客就不叫“发大丧”,不发大丧则为不孝,以后儿孙结婚不能“大娶”等等,所以解放后基本上所有的家庭老人去世都要发大丧。现在有的地方已经不写白书(也可能不会写),只口头报丧也叫发大丧;有些地方只要动响班就叫发大丧,三里不同俗五里改规矩,礼是活的,怎么兴怎么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