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关于贬义词的四字成语【汇总】

有很多贬义词,属于成语,但是人们往往不知其意,下面是关于贬义词的四字成语,欢迎阅读了解。

关于贬义词的四字成语

【操纵适宜】:操纵:原意指收与放,引申为掌握处理。对某事的掌握处理适度。多用天贬义,含把持的意思。

【平淡无味】: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自有肺肠】:肺肠:引申为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含贬义。

【顺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同“顺风转舵”。

【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蝇奔蚋集】:蚋:一种吸食人畜血液的昆虫。像苍蝇、蚋一样向有臭味、酸味的地方聚集。比喻许多人向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集中。含贬义。

【奇装异服】:奇:新奇的;异:特别的。比一般人衣着式样特异的服装(多含贬义)。

【蓄谋已久】:蓄:等待;谋:谋划。对某件事情等待、谋划了很长时间。含贬义。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猪突?勇】:?: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互相标榜】: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蚂蝗见血】:见了喜爱的东西就吸附不放,比喻迫切而贪婪。多含贬义。

【传风扇火】: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胡天胡帝】: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①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延伸阅读:浅析汉语四字成语中的隐喻现象

摘要:在翻阅了众多有关成语的资料之后,笔者发现,在我国汉语界,针对成语的理论性专著比较少,而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对成语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就试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分析汉语四字成语运用中的隐喻性思维过程。通过这些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汉语四字成语是概念隐喻理论的典型例证,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关键词:汉语四字成语;隐喻;概念性隐喻

1、引言

汉语成语是汉语词汇及其表达方式中极为精炼的一部分,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是汉文化悠久历史的强有力证明。在日常生活中,成语处处可见,由于它们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有时我们甚至是在无意识中使用它们的。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在世界语言的大海之中,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意义上都独具特色。

本文将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分析汉语四字成语形成的内在的认知因素,这样可以从理论高度解释部分汉语固有成语的形成及其固定化。

2、语言学界对隐喻的研究

传统的语言学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然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2.1 亚里士多德的“替代理论”

在西方,隐喻研究的鼻祖要算亚里士多德了,他的隐喻观被后人成为“替代理论”。改理论认为,所谓的隐喻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更具体地说,就是隐喻中一个“自有”的词被另外一个陌生的词所替代了。

例如这个句子:阿喀琉斯是一头狮子。

从字面意义来分析,这句话是不符合逻辑的,它所涉及到的两个词汇的核心意义之间存在着逻辑冲突。因为“阿喀琉斯”是人,而不是一头狮子。替代理论认为这种存在于同一个隐喻内部的两个事物之间的逻辑冲突是一种语义失常。正常情况下,听话者能够凭借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阿喀琉斯很勇敢”,这也正是说话者的本意。

2.2 以昆提良为代表的“对比理论”的提出

继亚里士多德之后,在对隐喻问题的研究方面,出现了以昆提良为代表的“对比理论”。对比理论是这样来理解隐喻的:

总的来说,隐喻是一个较短的明喻,它与明喻的区别在于:明喻所提供的比较中包含了我们想要展现的事物,而隐喻则是用自己替换了事物本身。如果我说某人“象狮子一样”做了某事,这就是明喻,而如果我说“他是一头狮子”,那就是隐喻了。

同替代理论一样,对比理论也认为隐喻是一种语义失常,它认为隐喻是两个事物相似性的比较,或者说是明喻的缩略形式。在他们看来,一个隐喻表述可以用一个等值的比喻来替换。因此,对比理论解决语义失常的办法是将隐喻句还原为明喻句。因此隐喻句“阿喀琉斯是一头狮子”可以还原为“阿喀琉斯像狮子一样勇敢”这个明喻句子。

综上所述,替代理论和对比理论都是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之上的,将隐喻研究局限于修辞格的范围之内,停留在语言的层面上,这一研究传统沿袭了两千多年,直到“互动理论”的提出才有所转变,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其生命力之强。

2.3 隐喻的认知研究

2.3.1 互动理论的提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理查兹首先提出了互动理论,后来,布莱克在其基础之上,发展和完善了互动理论,开创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崭新的隐喻研究方向。该理论引发了隐喻研究中的认知转向。

互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隐喻不是一个事物通过转移而替代另一个事物,而是两个表象A和B互相作用于对方,双方的部分特性会贯通,形成一个全新的非A非B的表象C。

2.3.2 莱柯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

1980年,美国生产语义学家莱柯夫和英国哲学家约翰逊联合推出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在这本书中,他们详尽地阐述了互动理论,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研究隐喻的出发点从“表象”变成了“概念”,这样就彻底将隐喻研究的对象从语言变异形式变成了揭示人类思维规律的认知规律。

莱柯夫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的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projection)以及意象图示(image schemas)来解释隐喻现象。他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和易于理解的源域到一个不太熟悉、相对比较难以理解的目的域的映射。因此,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人们通常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中,二人认为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另外一种事物。根据这一观点来分析隐喻,我们可以认为在理解隐喻的过程中,我们是用一种经验来构建另外一种经验的,如在“Argument is war”这句话中,我们就是用已有的关于战争的知识去理解和经历辩论的。

3、汉语成语的隐喻性解释

许多来源于古代典籍的汉语成语,在运用时具有与现代认知语言学中所研究的隐喻相同的隐喻化的结构,即:通过成语将历史上的原始境投射到了现在正在使用的这个新语境中,成语所包含的局部概念同时作相应投射。即使在局部个别概念投射缺省的情况下,整体投射依然可以成功。这种结构存在于成语使用者的思维过程中。由此我们可以验证概念隐喻理论的重要观点:隐喻不仅是语言的问题,更是概念的问题,是人类的思维方式。汉语成语的运用便是隐喻思维方式的典型例证。下面我们就将具体分析一下汉语里面的众多概念性隐喻。

3.1 和身体部位有关的成语隐喻

3.1.1 和“手”有关的成语隐喻

汉语成语中带“手”字的成语非常丰富,例如一手遮天、一手包办、手足之情、眼高手低、手到擒来、妙手回春等等。这些成语虽然分别来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但是它们之间同样存在着系统性的联系。

①[把人看作手]

例词: 一手遮天:比喻一个人倚仗权势,玩弄骗人手法,欺上压下,蒙蔽群众耳目。这里的概念隐喻是把“手”看作“人”。

来源于同一概念隐喻的成语还有:一手包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七手八脚;妙手回春;丹青妙手;鹿死谁手等等。

②[把做事看作是有物在手]

例词:袖手旁观:把手放在袖子里在旁边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或不帮助别人。“袖手”本来是指把手揣在袖子里面。一个人的手既然揣在了袖子里面,便不会再去拿什么东西或去做一些什么别的事情。

③[把拥有某物看作是将其拿在手中]

例词:大手大脚:原来是比喻花钱,用东西无节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在手张开的时候才显得大。手大了,手里能拿的东西就多,给出去的钱物自然就多了。

3.1.2 和“头”有关的成语隐喻

①[把人看作头]

例词:万头攒动: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争着看。

②[把秩序看作头]

例词:头足倒置:比喻颠倒事物的主次关系。

③[把智慧和思绪看作头]

例词:没头没脑 :头和脑在这里指的是线索或根由。比喻一个人在做事时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与此类似的表达还有:头昏脑胀;头昏眼晕;头焦额烂;有头有脑等等。

3.1.3 和“眼睛”有关的成语

①[把人的注意力看作眼]

例词:光彩夺目:形容光彩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与此相似的还有引人注目;目不别视;目不窥园;目不转睛等等。

②[把视觉看作眼]

例词:触目皆是: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形容极多。与此相似的还有触目惊心;触目伤怀;众目昭彰;众目睽睽;眼观六路;满目疮痍;眼馋肚饱;目不忍睹;目不暇给;目濡耳染等等。

3.1.4 和“脸”有关的成语

[把别人的尊敬看作脸]

例词:有头有脸:比喻为人受人尊敬,有面子。

3.1.5 和“肩”有关的成语

[把人看作肩]

例词:摩肩接踵: 肩膀靠着肩膀,脚碰着脚。形容来往的人很多,非常拥挤。与此相似的成语还有: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指人既不会挑担子,也拿不动什么东西。形容人极度缺乏劳动锻炼);肩摩毂击(肩摩毂接);肩摩袂接等等。

3.2 汉语成语内和方位有关的隐喻

在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二人提出了方位隐喻这个概念。“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赵艳芳,2001:107)由于人类一生下来就是生活在最基本的空间方位之内,这构成了他最为基本的认知环境,因此,人类在对复杂而抽象的事物进行认知的时候,总是以我们已经认知过的最基本的空间方位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将空间方位隐喻化,因此人们经常将其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投射到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从而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

下面我们就将具体分析一下汉语成语中的方位隐喻现象:

3.2.1 和“上下”有关的隐喻

①[地位较高者看作上,地位较低者看作下]

例词:上下和睦;上梁不正下梁歪;上下相安;上溢下漏;上下一心;上行下法;下情上达;能上能下;高高在上;上谄下渎;欺上瞒下;上好下甚;上交不谄;上下交困;上下同欲;上之所好,下必从之等等。

②[把好的看作上,不好的看作下]

例词:上根大器;低声下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上智下愚;上医医国等等。

③[时间较早的看作上,时间较晚的看作下]

例词:上下古今;下不为例;下回分解等等。

3.2.2 和“前后”有关的隐喻

[把时间上已经发生的事情看作前,把没有发生的事情看作后]

例词: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前功尽弃;前古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前前后后;前车之鉴;前生注定;前危后则;前因后果;前尘影事;前度刘郎;后起之秀;后生可畏;后发制人;后会有期;后继无人;后继有人;后生晚学;后生小子等等。

3.2.3 和“高低”有关的隐喻

①[把好的看作高,不好的看作低]

例词: 高识卓见;高才捷足;高才远识;高不可攀;高视阔步;高才硕学;高才大德;高朋满座;高情远致;高情逸兴;高风亮节等等。

②[把地位高者看作高,地位低者看作低]

例词:高高在上;高官厚禄;高不可攀;高官显爵;高官极品;高门大户;高姓大名;高人一等;高位厚禄;低眉顺眼;低人一等;低声下气;低心下气;低首下气等等。

③[把有智慧者看作高]

例词:高明人士;高明雅致;高深莫测;高识远见;高士之才;高士之名;高谈阔论;高文典册等等。

④[把情绪高涨看作高,把情绪低落看作低]

例词:兴高采烈:用来比喻人兴致高,精神饱满。

低头耷脑:形容人惶恐或没精打采的样子。与此类似的例子还有:低头丧气

⑤[把不切合实际的东西比作高]

例词:高谈阔论:形容人不着边际地大发言论。与此类似的还有:高谈大论;高谈弘论;高谈虚论

4、结论

本文首先指出了当前成语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指出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能够对成语的形成及固定化给予解释,然后系统地介绍了隐喻研究如何实现了从传统语言学到当代认知语言学的伟大转变,然后利用认知语言学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具体地分析了汉语四字成语,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形成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成语,当再度被后人所使用时,成语作为一个概念整体被激活,并映射到新的语言环境所形成的概念整体上去。这一过程是发生在概念层次上的,是源域语目的域之间的映射和互动,符合莱柯夫和约翰逊关于概念隐喻的定义。通过举出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汉语成语是概念隐喻的典型例证,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杨天戈,1982,《汉语成语溯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朱瑞,1996,《成语探源词典》,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束定芳,2000,《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莫彭龄,2001,《汉语成语与汉文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