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分数线

重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西大同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发布时间:2024-03-06 06:52:07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山西大同大学招生网和重庆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重庆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485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50160名左右,才可以考上山西大同大学,不过每年山西大同大学在重庆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重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西大同大学

1、重庆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西大同大学的历史最低分需要50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192名;

2、重庆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西大同大学的历史最低分需要53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705名;

3、重庆高考2022年考生上山西大同大学的物理最低分需要48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50160名;

4、重庆高考2021年考生上山西大同大学的物理最低分需要525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7996名;

5、重庆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西大同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9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44893名;

6、重庆高考2020年考生上山西大同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22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4437名;

二、山西大同大学在重庆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山西大同大学在重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重庆 历史 - 本科 506 12192 省政府
2022 重庆 物理 - 本科 485 50160 省政府

2、2021年山西大同大学在重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重庆 历史 - 本科 535 14705 省政府
2021 重庆 物理 - 本科 525 47996 省政府

3、2020年山西大同大学在重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重庆 理科 - 本二 494 44893 省政府
2020 重庆 文科 - 本二 522 14437 省政府

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1、分数优先:高考结束后省招办将所有的考生按类别(文科、理科)从分数高——低排成一队,从前到后向各高校投档,只要前一个考生还没有投档,就不会投档后面的考生;

2、遵从志愿:省招办只向考生填报的志愿学校投档,考生没有填报的学校省招办不会投档;

3、依次检索:填报平行志愿各个省份是有区别的,一般可以填报(这里以填报五所学校为例,分别是A/B/C/D/E学校)。当投档到某个考生时,先看A学校,如果此时A学校还有招生名额,就将考生投档到A学校,该考生的投档就完成了,后面的B/C学校就不再投检索了;如果此时A学校已经招满了,就继续检索B学校,情况同前直至D学校,如果D学校也已经招满了,再投向E院校,如果E也已满额,那该考生只能滑档,等待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了。

4、一次投档: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在一个批次中,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如前所说,如果考生投档到A学校,由于某些原因(如专业录取分数不够)被A学校退档,那是不可能再投档到后面的B/C/D学校的,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填志愿必须要服从调剂吗

选择服从调剂,如果考生没有达到该校专业分数要求的话,可以被调剂到其他专业,从而提高录取概率;如果分数达到考生所报考的专业,该专业人数也未录满的话,那么也会直接被该专业所录取,选择服从调剂对考生是否能进入喜欢的专业没有太大影响,重要的还是考生自己的分数,因此选择服从调剂对考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被退档是不服从调剂最严重的后果,热门的学校和专业自然是大家都想去的,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优势不明显或者是竞争力较差的考生,很大几率会被学校退档,而退档之后将不再检索该考生其他平行志愿,考生只能参加下一批次录取或者是补录。

如果有考生一定要选择不服从调剂的话,就尽量选择自己的位次在录取位次以上的学校报考,这样才能避免被退档。

服从调剂可以提高考生的录取概率,同时减少被退档的几率,运气好的话可以低分进入一个好大学。要说服从调剂的弊端,那就是不能保证考生被喜欢的专业录取,甚至与自己初衷相差甚远,但目前很多高校都有转专业的机会,考生也可以在大学里转专业。

总得来说,服从调剂会为考生增加录取机会,在服从调剂这一栏一定要慎重思考,如果考生没有勾选,默认是不服从调剂的。

三、山西大同大学学校介绍

山西大同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美丽的文瀛湖畔,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和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校合并筹建,2006年3月正式成立,7月1日挂牌。现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山西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山西省首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高校。 学校由御东校区和新平旺校区构成,校园总占地面积2121.3亩,建筑面积94.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81.14万册、电子图书130万册、电子期刊100.6万册。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1976人,硕士研究生249人,继续教育学生9747人。教职员工2677人(其中附属医院501),其中专任教师159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782人,博士教师301人。设有21个学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有本科专业70个,涵盖文学、历史学、农学、理学、工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70门。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山西省一流学科12个。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学校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近年来,与华为集团、人民网、晋能集团等220多家企业开展高端合作,建成244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获国家新工科教学改革项目2项、新农科教学改革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改革项目9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70多年来,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育结合、重在培育。现有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8人、山西省学科带头人4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西省“131”人才12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三晋英才”67人、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大同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1人。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青5人,特聘教授18人。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推进科研提质增量。建有2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创新团队、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重点智库,10个市校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有2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1项国家级服务产业创新学科集群建设项目、1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A类)、1项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产业学院)建设项目。近三年主持校外科研课题795项,发表学术论文346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72篇、SCI收录论文521篇,出版著作205部,获省级奖励50项。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拓展开放办学空间。与国内6所高水平院校开展本科生“2+2”联合培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民网、晋能集团、晋能控股、地方人民政府等22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高端合作,建成244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协同共建云冈学学科体系。与美国布鲁姆斯堡大学、英国贝利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德国欧洲应用技术大学、韩国东国大学、日本京都女子大学等20余所海外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聚志愿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上,学校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280位、省内第6位,毕业生质量列全国第181位、省内第5位。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站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历史节点,学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实施“1310”战略和“兴文科、强医学、振工科、精师范”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成区域一流的地方性应用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 (统计数据截止2021年11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