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最好的专业名单及排名为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具体名单见下表。
一、202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最好的专业名单
序号 | 专业名称 | 等级 | 年度 |
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国家级 | 2019 |
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家级 | 2019 |
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国家级 | 2019 |
4 | 电子信息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5 | 通信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6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7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国家级 | 2019 |
8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2019 |
9 | 软件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10 | 网络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11 | 信息安全 | 国家级 | 2019 |
12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2019 |
13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国家级 | 2019 |
1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国家级 | 2019 |
15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2020 |
16 | 信息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17 |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 国家级 | 2020 |
18 | 自动化 | 国家级 | 2020 |
1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2020 |
20 | 信息对抗技术 | 国家级 | 2020 |
21 | 生物医学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22 | 工商管理 | 国家级 | 2020 |
23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24 | 电子封装技术 | 国家级 | 2020 |
25 | 人工智能 | 国家级 | 2020 |
26 | 网络空间安全 | 国家级 | 2020 |
27 | 英语 | 国家级 | 2021 |
28 | 金融学 | 国家级 | 2021 |
29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国家级 | 2021 |
30 | 应用物理学 | 国家级 | 2021 |
3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国家级 | 2021 |
32 | 电波传播与天线 | 国家级 | 2021 |
33 | 工业设计 | 国家级 | 2021 |
3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国家级 | 2021 |
35 | 电子商务 | 国家级 | 2021 |
36 | 统计学 | 省级 | 2019 |
37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省级 | 2019 |
38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省级 | 2019 |
39 | 应用化学 | 省级 | 2020 |
40 | 空间科学与技术 | 省级 | 2020 |
41 | 物联网工程 | 省级 | 2020 |
42 | 工业工程 | 省级 | 2020 |
43 | 哲学 | 省级 | 2021 |
44 | 生物技术 | 省级 | 2021 |
45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省级 | 2021 |
46 | 工程管理 | 省级 | 2021 |
47 | 人力资源管理 | 省级 | 2021 |
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A++ | 1 | 网络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通信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人工智能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6 | 软件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电子封装技术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网络空间安全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 | 电波传播与天线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 | 导航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信息对抗技术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5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5 | 信息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6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7 | 信息安全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9 | 电子信息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0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 |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3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空间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2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7 | 电子商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0 | 生物医学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1 | 应用物理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2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3 | 物联网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4 | 工商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7 | 工业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1 | 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7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8 | 思想政治教育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93 | 金融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4 | 英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7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0 | 哲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3 | 工业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5 | 统计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94 | 工程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01 | 人力资源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10 | 行政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13 | 应用化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22 | 生物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与信息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目前有南、北两个校区。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是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延续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脉。建校后先后于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河北获鹿、河北张家口等地办学,1958年迁址陕西西安,1960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简称“西军电”),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开辟了我国电子与信息学科的先河,是国内最早建立雷达、信息论、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学校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牵头组建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2017年、2022年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基础前沿和核心关键技术汇聚,致力打造支撑国家电子与信息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体系。学校历史上曾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领域多项第一,包括第一部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多套新体制雷达。近年来,在通信、雷达、微波天线、电子对抗、计算机、电子机械、微电子、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空间技术等国家急需领域形成明显科研优势,牵头承担了一批重大重点项目,产出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广泛应用于北斗、天眼、嫦娥、天问、天和、羲和、奋斗者号等国家重大工程。
学校坚持开放融合、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打造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融入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与西安市高新区共建西安电子谷,助力乡村振兴,连续三年入选教育部精准扶贫典型项目。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国家重点战略区域,校地共建研究院所、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服务行业产业升级发展,与中国电科、中国电子、中国航天,华为、中兴、阿里、腾讯,以及三大运营商等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协同,成立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基金、建立联合实验室及学生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