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最好的专业名单及排名为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朝鲜语、印地语、泰语、越南语、波兰语、翻译、商务英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具体名单见下表。
一、2024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最好的专业名单
序号 | 专业名称 | 等级 | 年度 |
1 | 金融学 | 国家级 | 2019 |
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家级 | 2019 |
3 | 法学 | 国家级 | 2019 |
4 | 汉语言文学 | 国家级 | 2019 |
5 | 英语 | 国家级 | 2019 |
6 | 俄语 | 国家级 | 2019 |
7 | 德语 | 国家级 | 2019 |
8 | 法语 | 国家级 | 2019 |
9 | 西班牙语 | 国家级 | 2019 |
10 | 日语 | 国家级 | 2019 |
11 | 朝鲜语 | 国家级 | 2019 |
12 | 印地语 | 国家级 | 2019 |
13 | 泰语 | 国家级 | 2019 |
14 | 越南语 | 国家级 | 2019 |
15 | 波兰语 | 国家级 | 2019 |
16 | 翻译 | 国家级 | 2019 |
17 | 商务英语 | 国家级 | 2019 |
18 | 工商管理 | 国家级 | 2019 |
19 | 市场营销 | 国家级 | 2019 |
20 | 会计学 | 国家级 | 2019 |
21 | 财务管理 | 国家级 | 2019 |
22 | 国际商务 | 国家级 | 2019 |
23 | 经济学 | 国家级 | 2020 |
24 | 印度尼西亚语 | 国家级 | 2020 |
25 | 意大利语 | 国家级 | 2020 |
2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2020 |
27 | 人力资源管理 | 国家级 | 2020 |
28 | 保险学 | 国家级 | 2020 |
29 | 葡萄牙语 | 国家级 | 2020 |
30 | 波斯语 | 国家级 | 2020 |
31 | 马来语 | 国家级 | 2020 |
32 | 行政管理 | 国家级 | 2020 |
33 | 新闻学 | 国家级 | 2020 |
34 | 审计学 | 国家级 | 2021 |
35 | 阿拉伯语 | 国家级 | 2021 |
36 | 汉语国际教育 | 国家级 | 2021 |
37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国家级 | 2021 |
38 | 税收学 | 省级 | 2020 |
39 | 电子商务 | 省级 | 2020 |
40 | 金融工程 | 省级 | 2020 |
41 | 汉语言 | 省级 | 2020 |
42 | 外交学 | 省级 | 2020 |
43 | 软件工程 | 省级 | 2020 |
4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省级 | 2020 |
45 | 经济统计学 | 省级 | 2021 |
46 | 财政学 | 省级 | 2021 |
47 | 国际政治 | 省级 | 2021 |
48 | 社会工作 | 省级 | 2021 |
49 | 教育学 | 省级 | 2021 |
50 | 网络空间安全 | 省级 | 2021 |
51 | 应用心理学 | 省级 | 2021 |
52 | 柬埔寨语 | 省级 | 2021 |
53 | 老挝语 | 省级 | 2021 |
54 | 缅甸语 | 省级 | 2021 |
55 | 乌尔都语 | 省级 | 2021 |
56 | 塞尔维亚语 | 省级 | 2021 |
57 | 土耳其语 | 省级 | 2021 |
58 | 希腊语 | 省级 | 2021 |
59 | 孟加拉语 | 省级 | 2021 |
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专业排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A++ | 6 | 英语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1 | 波兰语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 | 翻译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日语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4 | 德语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5 | 财务管理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7 | 市场营销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3 | 金融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 | 马来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 | 印地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3 | 意大利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3 | 越南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3 | 印度尼西亚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波斯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商务英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4 | 葡萄牙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5 | 西班牙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5 | 泰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 | 国际商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 | 保险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0 | 俄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0 | 朝鲜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0 | 法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 | 审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 | 阿拉伯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人力资源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8 | 汉语国际教育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经济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9 | 行政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新闻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4 | 工商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0 | 会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4 | 法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4 | 汉语言文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 | 塞尔维亚语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3 | 老挝语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3 | 孟加拉语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3 | 柬埔寨语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A | 5 | 缅甸语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9 | 外交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4 | 网络与新媒体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6 | 税收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7 | 汉语言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7 | 舞蹈表演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9 | 国际政治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0 | 金融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3 | 教育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4 | 电子商务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7 | 物流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48 | 软件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69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涉外法治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多语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格局,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努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吸引国(境)外知名学者和杰出人才来校工作,积极探索联合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途径,共同开辟学术研究新的方向领域,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提升学生、人才、教学、科研、管理五个方面的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