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排名

广东财经大学最好的专业名单及排名一览表

发布时间:2024-03-26 18:32:16 思而思学网

一、2024年广东财经大学最好的专业名单

2024年广东财经大学最好的专业名单及排名为税收学、金融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审计学、电子商务、投资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序号专业名称等级年度
1税收学国家级2019
2金融学国家级2019
3法学国家级2019
4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级2019
5工商管理国家级2019
6市场营销国家级2019
7会计学国家级2019
8审计学国家级2019
9电子商务国家级2019
10投资学国家级2020
11财务管理国家级2020
12国际商务国家级2020
13酒店管理国家级2020
14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级2021
15物流管理国家级2021
16经济学国家级2021
17保险学国家级2021
18商务英语国家级2021
19财政学省级2019
20资产评估省级2020
21土地资源管理省级2020
22经济统计学省级2020
23旅游管理省级2020
24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省级2020
25新闻学省级2020
26社会工作省级2021
27汉语言文学省级2021
28行政管理省级2021
29金融工程省级2021
30会展经济与管理省级2021
31环境设计省级2021
32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2021
33播音与主持艺术省级2021
34翻译省级2021

二、广东财经大学专业排名

专业档次全国排名专业名称星级排名办学层次
A+2审计学5★中国一流专业
A++1酒店管理4★中国高水平专业
A+2投资学4★中国高水平专业
B++7税收学4★中国高水平专业
B++7国际商务4★中国高水平专业
B++15保险学4★中国高水平专业
B++15商务英语4★中国高水平专业
A17财务管理4★中国高水平专业
A17电子商务4★中国高水平专业
A19旅游管理4★中国高水平专业
A29市场营销4★中国高水平专业
B++33人力资源管理4★中国高水平专业
B++34工商管理4★中国高水平专业
B++38金融学4★中国高水平专业
B++40会计学4★中国高水平专业
B++40国际经济与贸易4★中国高水平专业
B++44法学4★中国高水平专业
B++46物流管理4★中国高水平专业
B++83经济学4★中国高水平专业
B+8资产评估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20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32经济统计学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33土地资源管理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41财政学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87社会工作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97新闻学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185软件工程3★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三、广东财经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可知:广东财经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要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广东财经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广东财经大学坐落于千年商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源地——广州,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广东乃至华南地区财经政法人才培养高地、现代服务业与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研究重地,教育部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2020)(A)项目试点院校(2021年),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广东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广东省“绿色学校”。

学校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起始办学层次为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人才梦”托起“广财梦”,践行“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秉持“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彰显“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全体师生的不懈奋斗,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效益显著、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的财经类院校,并在2020年学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发展新目标。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新文科、新商科、交叉学科。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并不断完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相结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相融合”的开放、协同、实用、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