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青岛大学最好的专业名单
2024年青岛大学最好的专业名单及排名为金融学、汉语言文学、德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机械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序号 | 专业名称 | 等级 | 年度 |
1 | 金融学 | 国家级 | 2019 |
2 | 汉语言文学 | 国家级 | 2019 |
3 | 德语 | 国家级 | 2019 |
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国家级 | 2019 |
5 | 应用物理学 | 国家级 | 2019 |
6 | 应用化学 | 国家级 | 2019 |
7 | 机械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8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9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国家级 | 2019 |
10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11 | 自动化 | 国家级 | 2019 |
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2019 |
13 | 软件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14 | 纺织工程 | 国家级 | 2019 |
15 | 临床医学 | 国家级 | 2019 |
16 | 口腔医学 | 国家级 | 2019 |
17 | 工商管理 | 国家级 | 2019 |
18 | 旅游管理 | 国家级 | 2019 |
19 | 历史学 | 国家级 | 2020 |
20 | 护理学 | 国家级 | 2020 |
21 | 经济学 | 国家级 | 2020 |
22 | 法学 | 国家级 | 2020 |
23 | 小学教育 | 国家级 | 2020 |
24 | 英语 | 国家级 | 2020 |
25 | 生物技术 | 国家级 | 2020 |
26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27 | 电子信息工程 | 国家级 | 2020 |
28 | 预防医学 | 国家级 | 2020 |
29 | 药学 | 国家级 | 2020 |
30 | 医学检验技术 | 国家级 | 2020 |
31 | 音乐学 | 国家级 | 2020 |
32 | 绘画 | 国家级 | 2020 |
33 | 日语 | 国家级 | 2021 |
34 | 新闻学 | 国家级 | 2021 |
35 | 应用心理学 | 国家级 | 2021 |
36 | 医学影像学 | 国家级 | 2021 |
3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国家级 | 2021 |
38 | 会计学 | 国家级 | 2021 |
39 | 音乐表演 | 国家级 | 2021 |
40 | 信息安全 | 省级 | 2020 |
41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省级 | 2020 |
4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省级 | 2021 |
43 | 学前教育 | 省级 | 2021 |
44 | 朝鲜语 | 省级 | 2021 |
45 | 应用统计学 | 省级 | 2021 |
46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省级 | 2021 |
47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省级 | 2021 |
48 | 通信工程 | 省级 | 2021 |
49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省级 | 2021 |
50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省级 | 2021 |
51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省级 | 2021 |
52 | 轻化工程 | 省级 | 2021 |
53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省级 | 2021 |
54 | 行政管理 | 省级 | 2021 |
55 | 视觉传达设计 | 省级 | 2021 |
56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省级 | 2021 |
二、青岛大学专业排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A | 9 | 纺织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7 | 应用物理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0 | 应用化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4 | 机械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50 | 汉语言文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B++ | 7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5 | 医学影像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绘画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8 | 音乐表演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9 | 德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1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应用心理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口腔医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1 | 小学教育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3 | 日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6 | 医学检验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9 | 音乐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9 | 预防医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5 | 历史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护理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1 | 药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1 | 新闻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3 | 生物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7 | 旅游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0 | 临床医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3 | 经济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9 | 电子信息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93 | 金融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00 | 工商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03 | 软件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09 | 法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1 | 自动化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2 | 会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4 | 英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0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6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3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5 | 朝鲜语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7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29 | 国际政治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0 | 应用统计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4 | 轻化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3 | 教育技术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4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0 | 信息安全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3 | 学前教育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3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96 | 体育教育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97 | 统计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9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02 | 财务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05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15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17 | 视觉传达设计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24 | 化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2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26 | 行政管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37 | 思想政治教育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43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44 | 通信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66 | 环境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7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三、青岛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可知:青岛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要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青岛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青岛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青岛,承载着青岛这座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学校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从这里走出了众多优秀校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文教育基地、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是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性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学校根植齐鲁大地,立足青岛而发展,在融合发展中形成了医学教育区域优势明显,工科教育行业特色鲜明,理科、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扎实推进,师范教育快速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文化创意新兴学科加快孕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青大人正肩负着新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秉承“明德、博学、守正、出奇”的校训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全面开启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