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制度

应届毕业生和灵活就业人员要谨慎对待个人档案

毕业后,档案弃之不理。待到办理保险等环节时一塌糊涂;个人档案丢失,短时间内无法办理,且内部资料残缺不全,重新建档耗时耗力。工作几年后,忽然发现自己无法按期转正定级、申报职称,办理社会保险手续时也遇到麻烦,且不知此种结果皆因你没有重视自己的档案整理及托管问题。

在校期间,学生的档案由学校统一管理,那么毕业之后,档案应该怎么处理呢?个人档案在以后的生活中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亟待解决的便是找工作问题,现如今人事政策灵活、就业形式多样化,导致部分毕业生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档案问题,因此,毕业后档案和户口的去向问题也成为日前毕业生亟待关注的问题。

个人档案有何作用?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将来我们在办理转正定级、申报职称、办理各种保险以及升学等等环节都需要个人档案。

毕业后,档案应该如何存放?

以往按照规定学校应将学生档案保留两年,如果学生在此期间找到工作单位并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学校将会把档案分配到就业单位;如果没有接收单位的话,超过保管期限后学校将会把档案转至学生生源地人事部门,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源地人事部门存档期间是不计算工龄的。还有部分院校,在学生毕业后将档案交给个人保管,在这里,河北诺亚档案专家任立宁提醒广大毕业生,个人档案不是不可以自己留存的,一定要根据规定存放在相关人才机构。

非正规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应如何办理?

没有正规院校毕业,但是有接收单位的,可以选择重新建立人事档案的方法,鉴于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对不同的人群都有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招工建档为例来说,多数人没有正规学历,如果毕业后选择自考,那么此类群体可以选择“录干”,即“录用干部”,高新区人才交流中心会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人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结业考试后获得就业失业证。再通过程序为建立一份招工建档手续,通过劳动局审批之后则成为劳动档案,后续几颗进行保险缴纳、工作调动、工作转正定级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