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心得体会

浅谈强作风树新风促发展心得体会【优秀篇】

改作风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解决问题。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浅谈强作风树新风促发展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浅谈强作风树新风促发展心得体会1】

八十年前,恢弘壮丽的长征胜利结束。长征路上,红军指战员们用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坚定的信心,凝聚起一支一往无前的无敌之师,披荆斩棘,攻坚克难。

打仗,拼的是人心向背。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红军夺取长征胜利的可靠保证。长征的伟大实践表明,不管在何时,优良作风始终是我们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放松了作风建设,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就无从谈起。

改歪风、转作风、树新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贯彻八项规定,推动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落地生根,以“四风”问题为主要表征的不良作风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细微处着眼观察,方能见大事成败。基层的变化是作风建设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开会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下乡时轻车简从,不用再费心安排招待;使用公车时规规矩矩,不再“肆无忌惮”;领导干部逢年过节不再“相互走动,意思一下”……

清风扑面而来,变化有目共睹。但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一场雨”,而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抓手,是让党始终成为各项事业领导核心的关键,是事关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证。

作风建设没有尽头,新的长征永在路上。

应该看到,个别党员干部身上的不良作风问题有其顽固性、反复性,不能因取得一些成绩就认为能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隐蔽“四风”问题偶有抬头:好酒装在矿泉水瓶里;购物卡、螃蟹券夹在文件里;高级宴请躲进食堂里……问题藏得越深,越说明作风建设必须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与八十年前的长征一样,走好作风建设的新长征,关键在于坚持二字。对党员干部来说,中央八项规定不是高标准,而是基本要求;不是尽力达到,而是必须符合;不是听听即可,而要严格遵循。在严与实的标准下,要让从严治党成为人人适应、人人响应、人人践行的常态,还要让各种监督形成合力,令违规违纪者胆战心惊,将威慑的压力转变为改进作风的动力,在作风建设新长征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浅谈强作风树新风促发展心得体会2】

改作风,正在积累正能量。在一些地方,有的干部下乡自带饭盒,有的驻村与农民同吃同住,有的考察调研不惊动下级机关。但也有人担心,改作风会不会只是一阵风?

改作风,制定措施、付诸行动并不难,难的是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然而,转作风有没有实效,不仅看一时之变,更看长久之态。如果只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风过无痕,很难留下什么成果,已经取得的成效也会付诸东流。

改作风一阵风,这是一些地方和单位的痼疾。或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级一重视,马上就抓,领导不强调,立刻就放。或是“锦上添花,应景文章”,雷声很大,雨点很小,风头过后,一切照旧。或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时新鲜,三分钟热度。结果,作风问题年年讲,作风建设年年抓,但年年都是老问题,年年都是老样子,改作风陷入“改回来又改回去”的周期律。在群众眼里,这种一阵风式的改作风,本身就是坏作风。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改作风如是。如果改与不改一个样,甚至越出红线不问责、改出实效不鼓励,改作风动力安在?政绩考核树立作风导向,干部选拔确立作风标准,行政问责注重作风红线,形成改作风的激励机制,方能防止出现半途而废、无果而终的情况。

认识不到位、作风难持久。一些人把改作风当作上级要求,并未在思想深处触动“密切血肉联系”这个根本,并未在党性修养上强化为民这个责任。只有常修为政之德,涵养宗旨意识和党性意识,把改作风内化为精神追求和工作习惯,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才能完成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焕发改作风的内在动力。

【浅谈强作风树新风促发展心得体会3】

随着转作风的深入,干部赶会场、吃宴请的少了,下基层、访民情的多了。但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人调研蜻蜓点水,考察走马观花,满足于“点上看一看,家里坐一坐,随便说一说”。这说明,转作风既要放下“官架子”,更要多掏“心窝子”。要看到,纠正不良作风,密切干群关系,走出机关大院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物理距离易缩短,情感距离难拉近。转变作风、贴近群众,说到底,要努力做到心心相印。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不深入田间地头,就不可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说到一块。没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只想看亮点、树样板,就抓不到基层的难处、群众的痛处。没有甘当小学生的诚恳,热衷于指手划脚,就听不到群众的实话心里话。没有排忧解难的责任心,敷衍了事不干事,就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改进作风不仅要动真格,更应体现在为老百姓办实事上。相比公布PM2.5数据,公众更期待雾霾天越来越少。相比不摆花不喝酒,百姓更关心省下的钱花在刀刃上。群众反感一些干部的不良风气,是因为觉得干部已经离自己太远;群众期盼干部转变作风,是希望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百姓真抓实干上。倘若改进作风仅仅在花花草草、烟酒纸笔上打转转,而忽视解决老百姓的现实利益问题,那也不是转作风的根本目的。

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不断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才能深入群众“面对面”,消除隔膜“心贴心”,为民办事“实打实”。一些地方作风之所以转得彻底、群众普遍满意,就在于干部带着真情下去带着实情回来,带着责任下去带着任务回来,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最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穿百姓鞋,走百姓路,念百姓情,办百姓事,才能得百姓心。这不仅是转作风的启示,也是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正道。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