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放思想找短板心得体会1】
“找短板”,不仅仅是这么简单,这个“找短板”,蕴涵着广阔高远的思想境界,体现了一种非同一般的政治自觉,包含着卓尔不群的工作方法。
找短板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不同的地方和单位,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环境条件,短板当然是不同的。各地各单位情况千差万别,既有共同的短板,也有自身特有的短板。因此,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找短板的灵魂。找短板,首先需要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真正把实情摸清楚,把各种问题找出来。要确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特别是要把那些不易发现的和不太明显的细节短板,那些影响“最后一纳米”的细节短板找出来,夯实补短板的基础性工作。其次,要对短板进行深入的分析,善于查找原因,分析因何而短。注意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剖析,抓住关键的影响全局的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短板,因地制宜、“因短”施策,实施切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加以改进与加强。再次,找出短板,关键在于抓紧补好短板,要坚持立找立改、边找边改的方式,让找短板的过程,成为马上办的过程,成为早见成效的过程,成为群众早日满意的过程。
找短板要敢于碰硬,
虎口夺食。正如指出:“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为此,我们在注意显性的短板的同时,要更加注意隐性的短板;在注意当下所见的短板的同时,要更加注意长期积累的沉疴宿疾类短板;在注意背景比较简单的短板的同时,要更加注意具有各种复杂矛盾与关系的短板;在注意补齐短期能解决的短板的同时,要更加注意基础性的能够长期起作用的短板。在注意上级领导关心的短板的同时,要更加注意老百姓最期盼、最关注的短板,这样补短板才最得人心。总之,找短板,最能看出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最能体现敢于担当的精神境界。
找短板要强化看齐意识。要向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看齐,看看哪些方面做得不足,还有哪些薄弱环节亟待改进。要向省委省政府一系列的决策部署看齐,看看还有哪些方面落实还不够到位,还没有解决好“最后一纳米”。要向先进地区和单位看齐,看看比较这些先进,自己还存在哪些差距和不足,别人的优势在哪里,我们的劣势在哪里,别人的经验是什么,我们的不足是什么,进一步强化追标兵、赶先进的意识与行动,实打实提出针对性强、精准度高、操作性好的思路对策。聚焦问题补短板,聚焦重点抓落实,真正把各项工作搞上去,把短板补齐,让自己进入先进的行列。
【关于解放思想找短板心得体会2】
用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箍成的水桶,其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能是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这就是著名的“水桶定律”,或者称为“短板理论”。
按照短板理论,新区建设成效的大小,不是由最长的“长板”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短板”决定的。因此,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若是新区建设中的短板,就要尽快把它补长,或者把短板抽掉换成长板,否则这个部门、这个单位就会成为新区建设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树标杆、补短板、求突破、走前列”大行动动员大会后,各部门、各单位都在找短板。不同水桶有不同的短板,找短板要结合各自实际。省里找短板和市里找短板,内容就有所不同。舟山市要查找的主要是新区建设速度和质量上的短板,因为这是当前制约舟山新区发展的关键性短板。同样,各部门、各单位职责不同、任务不同,阻碍和影响加快发展的“拦路虎”不同,找短板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分清主次,找到真正的短板。
找短板切忌“空对空”,从概念到概念,或者避重就轻,整理出一些无关痛痒的不足之处、偶然发生的个别事例权当短板,这样是无法找到真正短板的。要围绕市里提出的新区建设“冷、慢、推、怕、乱、散”六方面问题,寻找“理念”“项目”“机制”“效率”“要素”“干劲”六方面短板,有什么短板就补什么短板。
同样,补短板也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如果把一般性的工作安排也当作补短板的措施,那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短板问题的。特别是有些短板是多年的沉疴宿疾,有些短板是改革深水区的顽石险滩,有些短板纠葛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没有一点虎口夺食的勇气,没有一点先行先试的胆略,没有一点运筹帷幄的智慧,那是万万补不齐短板的。所以,对短板要深入研究,精准施策,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拿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方略,达到补齐短板的最大成效。
补短板,还要深刻认识短板形成的原因,特别是要多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考虑短板问题。尽管短板都是长期矛盾累积形成的,有些短板还牵涉面广,是综合性问题,但一些干部不严不实、为官不为,是短板普遍存在的原因。因此补新区建设的短板,首先必须补拖拉懒散不想为、推诿耍滑不愿为、求稳怕事不敢为、无利不往不肯为、能力不足不会为的短板。
从这点而言,干部观念保守、能力不够、干劲不足是最大的短板。找短板,首先要解放思想。对于一些高难度的短板问题,就更加需要勤学善思的钻劲、攻坚克难的闯劲、甩开膀子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敢为天下先的心劲。“五劲”齐发,才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坚决要上,才会不在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亦步亦趋中贻误良机,不在求稳怕乱、左顾右盼、患得患失中踌躇不前,不在等资金、等政策、等审批、等领导表态中无所适从。
当然这会带来一些风险。但鼓励担当、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精神”现已确立,区级层面上普陀区已率先推出“容错机制”,市级层面的“容错机制”也已呼之欲出。相信这能够为创业者、改革者、创新者遮风挡雨,撑腰打气。只要出自公心,没什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