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心得体会

党员教师向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荐读】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把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49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就这样无情地带走了。斯人已去,精神永存,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学习廖俊波同志,争做人民好公仆。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收集的党员教师向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员教师向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外的车祸夺走了“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宝贵的生命,但却夺不走他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廖俊波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敢于担当,苦干务实。熟悉廖俊波同志的人都知道,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肯干,从不推诿扯皮。相较于物质文明建设而言,精神文明建设更需要“埋头苦干”的精气神。要时刻避免形而上的“空谈”,留心大而空的“高调”,扎根做好群众性的文明创建。要落实责任担当,不仅要抓好各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还要借文明城市创建的契机,推动社会性,群众性文明创建再上新台阶。

锐意进取,善于创新。时代在变,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必须随之而变,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廖俊波主政政和期间,政和县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飞跃,同时,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他的带领下,全县党员干部心朝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政和的光荣与梦想描绘出了一张宏伟的蓝图。文明创建同样需要锐意创新,要善于利用新媒体,让文明得以传播;要善于掌握新方法,让工作得以落实;要善于打开新思路,让城市更加文明和谐。

心系群众,创业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优良作风。廖俊波生前最喜欢与群众打交道,听取群众意见,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因此,得知廖俊波因公殉职的消息后,他所工作过地方的民众无不扼腕叹息。文明创建工作是群众性工作,既是为群众谋福利,也要呼吁群众积极参与。因此,文明工作者要深入群众,听取群众意见;要学习群众,掌握群众方法;要接受群众的监督,让人民群众做“裁判员”。

廖俊波同志虽然因公牺牲了,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廖俊波,要深挖他的精神内涵,明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在实际行动中向他看齐。

【党员教师向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49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就这样匆匆走完了一位人民公仆最后的生命旅程。他的离去让党和人民群众少了一位好干部,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儿子。“斯人已逝,幽思长存”,我们除了对他怀念,更重要的是要以廖俊波志为镜,像他一样为官,传承和发扬他的政治品质、公仆情怀、敬业精神和崇高品格。

像廖俊波一样为官,心系群众,为民解难。“周末不周末,关键看有没有事,有事就没有周末”,这是他常挂着嘴边上的一句话。实际上,廖俊波从来没有过周末,他的周末,都用在了基层上。当地有一句话这样流传“廖俊波不是这基层,就是在到基层的路上”。他经常深入群众,到村里考察,倾听群众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赢得了群众由衷的感谢和赞誉。对照廖俊波,我们更多地要思考:为什么廖俊波能够做到的,我没有做到?怎样才能真正像廖俊波那样,视群众为亲人、把百姓冷暖放心头?

像廖俊波一样为官,就要突破框框,敢于担当。廖俊波常说“摆脱贫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给一任打基础。”他做官,绝不墨守成规,而是敢于推成出新,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在推进精准扶贫方面,为解决农民发展生产“钱从哪里来”问题,在全国率先开展小额扶贫贷款试点,用200万元政府保证金撬动支农信贷3000余万元……对照廖俊波,我们应该思考,有的干部为什么感叹“做官难”,甘愿做一个太平官、庸官,怎样才能做到敢作为,有担当,敢啃“硬骨头”?

像廖俊波一样为官,就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在政和县任职期间,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家苦干实干。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1.6亿元增加到的4.9亿元,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均实现翻番。面对成绩,面对赞誉,他总是这样说:“这分数应该由老百姓去打,但我始终在积累,始终走在路上。”对照廖俊波,我们各级干部更应该牢记,奉献是为官者最神圣的职责,做官就要始终保持平淡心,看淡名利,不为所累,耐住清贫,守得住寂寞。

《论语》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贤”,是做人做事的榜样和楷模。作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廖俊波,就是我们身边之“贤”。践行“两学一做”,就是要党员、干部“照镜子”,就是要对照党章、对照廖俊波这样的好党员,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走好他未走完的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