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心得体会

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二篇【汇总】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内涵之一就是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下面是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快来围观吧。

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一】

过去几年,成都天府新区发展形势大好,基层的党员群众切身体会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也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对成都的未来充满信心。成都应该继续坚持民生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依托信息化技术和社区志愿者,让老年人在家中享受专业机构的照护服务;依托街道、社区构建就业的指导服务、教育培训、实践孵化相结合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引导和发展社会资源,通过成千上万个社会网点,实现对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的有力补充。

期盼成都未来除了加大政府单方面投入外,应当创新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依托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搭建“公益平台”,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最大地撬动社会力量参与,真正实现“多元共治”,让更多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成都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篇二】

成都党代会报告,用全球视野和国际标准审视成都发展,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作为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水平的重要支撑。

成都早有这方面的考量,去年西博会期间成都就曾举办天府金融论坛,邀请一批知名金融专家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支招。

报告提出,成都将全面构筑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和支撑体系,强化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发展新兴金融业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一枢纽”增加了两个字,由“综合交通枢纽”变为“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早在1993年,成都就被确定为西南通信枢纽,将其纳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利于发挥优势,加快建设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绿色的信息网络,打造“一带一路”的重要信息通信节点、数据中心、物流中心和国际信息港。

新理念

首提“生活城市”概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成都将这一理念全面贯穿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全方位变革发展方式、全方位完善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提出要建设“五个城市”??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城乡统筹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为首次提出。报告专门描述了一幅画面: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人民”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22次之多。成都市委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加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健全就业、社保、住房等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民生净福利指数,让市民生活更幸福,让城市未来更美好。

新观念

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

根据大会提供的参阅材料,2017年,成都经济增速均低于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国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规模不够大、增速不够快,成都尚未走出转型期。

实现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产业体系从传统产业主导向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城市治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需要新的观念。

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

更全面,指推进城市、产业、企业和人才的全面开放,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更深入,就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更务实,是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务实开放体制,不断把双向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报告还提出,要牢固树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其中,要加快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还要建立人才绿卡制度,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

新概念

成都要挖掘“天府文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报告提出,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这一点引发共鸣和热议。成都大学党委书记罗波说,“创新创造、时尚优雅、乐观包容、友善公益”概括出天府文化的内涵,也体现了成都的独特气质。

报告用一系列项目,为传承历史文脉、激发文化创造落实“抓手”??

将高水平建成成都中心、天府中心等城市文化地标,持续办好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创意设计周等文化活动,打造“非遗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和“会展之都”;优化文创产业空间布局,构建文创产业集聚区和文创产业带,打造一批重点文创产业园区和文创特色街区,构建以音乐、文博、设计、动漫、影视等为重点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