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严纪律转作风强担当心得体会【集锦】

发布时间:2023-12-12 15:33:34 思而思学网

当前,很多干部还是存在作风不转、“不在状态”等问题。有的心浮气躁,耐不住寂寞,静不下心灵,抛弃踏踏实实做事,热衷于摆架子,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党员干部严纪律转作风强担当心得体会1】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抓手。转作风,重在真抓实干,贵在敢于担当。无论是沟通协调、组织会务,初核立案、调查取证,还是起草文电、撰写材料,都是细腻活、实在活、累人活,非得下一番真功夫不可。必须强化担当意识,把职务当作义务,把权力当作责任,把岗位当作事业,对工作较真,和自己较劲。

敢于担当不惧“压担子”。逆境顺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敢于担当,体现责任,展示能力,反映作风。挑过担子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肩上挑着担子走路,走得快,步子的频率就快,扁担的共振频率也就快,利用扁担反弹的力量,肩上的重量就感觉到减轻了。工作上“压担子”,就是压任务、挑大梁,就是办大要案、写大材料、干棘手活。工作上压了担子,身上就有了责任,心里就有了压力,思想上就更重视,学习上就更勤奋,工作上就更刻苦,落实上就更卖力。经历造就能力,历练奠定辉煌。压担子就是给任务,给任务就是给机会,给机会就是给信任,给信任就是给进步。历练多了,经历久了,提高就快,进步就大,自然就容易走在别人前头。

敢于担当不耻“打下手”。机关内设机构是一个统筹协调、指导服务的部门,既有个人分工负责,更需彼此通力协作,明确“主攻手”,指定“助攻手”,有人“当配角”、“打下手”。“打下手”也是一种责任担当,拉偏套使正劲,作机动补窟窿,出大力埋英名,唱黑脸不争功,做的是“地平线”以下的工作。要把参与起草每一份材料,作为了解全局、把握全局、谋划工作、提高思维层次的过程;把参与组织每一次大项活动,作为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严谨扎实作风的过程;把参与解决每一个棘手问题,作为提高政策水平、积累办事经验的过程。通过“打下手”,干一项工作,有一次提高。

敢于担当不怕“挨批评”。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人总有干不完的工作,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不思进取、甘于平庸的人总感到无事可干,度日如年。诚然,干工作的人有时难免被批评,没事干的反而批不着。因为越是工作多任务重,出差错的机会就越多,被领导批评的几率就越大。“挨批评”心里憋屈,看起来是“失”,但只要正确对待批评、诚恳接受批评,善于从批评中汲取教训,变教训为教益,就是一种潜在的“得”。被领导批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挨批评的资格都没有了。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看不到危机是最严峻的危机。要把批评当作鞭策,自觉用“小批评小进步,大批评大进步,没批评没进步”来鞭策自己,切实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工作,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努力在批评中进步成长,逐步成熟,走向成功。

【党员干部严纪律转作风强担当心得体会2】

当前,新形势新情况层出不穷,组织部门各项任务十分艰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找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要增强历史担当,切实转变作风,不断加强组织部门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政治上清醒坚定,不能犯糊涂。随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推进改革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面对复杂形势和各种风险考验,作为组织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增强战略定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对照自己、改造自己、提高自己。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深入系统学,培养和提高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严谨的政治分析力,自觉增强“三个自信”,不能有丝毫动摇。树立底线思维,努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大局、看长远、看趋势、看变化,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研究制订政策要把握政治方向,谋划推进工作要贯彻政治要求,解决矛盾问题要注意政治影响,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维护民族团结要发挥表率作用。定下的规矩立即执行,作出的承诺坚决兑现,需要改的马上就改,能够做到的马上就做,决不能敷衍塞责、推辞拖延。善谋组织工作大事。组织部门、组织工作要有地位、有作为,就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离开了中心和大局,组织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组织工作发展大势,善于抓住和解决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集中力量、重点攻关,不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囿于一域,真正把转变作风的成效体现在工作创新发展上。

作风上眼睛向下,不高高在上。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关键在干部作风。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人才之家、党员之家,只有主动融入党员、干部、各类人才以及老百姓中识民情、接地气,才能更好地为党员、干部、人才服务,老百姓也才会更信任我们、依靠我们。增强宗旨意识。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克服高高在上、口大气粗、盛气凌人、当官做老爷的衙门习气。带头弘扬求真务实之风,静下心来、扑下身子、深入下去,坚决纠正只在机关里写文件、只在大楼里想办法作决策、脱离实际情况的工作作风。主动服务党员干部和人才。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核心就是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党员、干部、人才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为部门和市县服务。我们建立了《自治区、市、县(区)组织部门与党员干部人才“双向约谈、深入走访”制度》,引导组工干部经常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设身处地为基层和群众着想,为党员干部人才着想,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真正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切实抓好整改提高、建章立制。转变作风要打好持久战,不能只是一阵风。这就需要靠建章立制来管长远、管根本、管全局。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要求,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组织工作制度体系。对立说立行的制度,要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不流于形式、不落在纸上;对需要一段时间调研制定整改措施的,要建立责任倒排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扎实稳妥推进建章立制。

用人上公道正派,不偏离方向。组织部门改进作风,最核心的是坚持公道正派。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作为整改提高、解决“四风”问题、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实际行动让干部群众感受到组织的公道、公平、公正。树立正确导向。把作风建设与选人用人结合起来,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做到干部选拔有作风导向、干部考核有作风标准、干部教育有作风内容、干部管理有作风要求,切实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尤其要使那些理想信念坚定、锐意改革创新、敢于负责担当的优秀干部充分涌现。从严管理干部。进一步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强对一把手、关键岗位、新提拔干部和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坚持预防在先、防患未然,对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告诫提醒、切实帮助改进,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对那些明知故犯、无视组织纪律、违法乱纪、道德败坏的干部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用铁的纪律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带头严格按党的政策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按组织程序办事,不拿原则做交易,关键时刻能够顶住压力,坚决克服好人主义,敢于反映真实情况,坚决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敢于担当,对看准的要大胆负责、大胆推进、狠抓落实,不能畏首畏尾、畏缩不前,更不能处处谨小慎微、怕担责任。

决策上科学民主,不主观臆断。组织工作任务繁重、程序严谨,更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来不得半点马虎。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坚决反对和防止个人和少数人独断专行。讨论研究工作,要畅所欲言,鼓励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积极贡献智慧,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体作出决策。作出决策后,必须雷厉风行、不折不扣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拧成一股绳。众人拾柴火焰高。组织部门的班子是一个整体,每位同志都要从做好整体工作出发,找准本职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增强工作合力,做到全部一盘棋,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和集体智慧,积极主动协同落实各项任务,真正做到合心、合力、合拍。要亲如“一家人”。积极营造民主讨论的良好氛围,倡导开展积极的善意的实事求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鼓励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不遮掩、不护短,允许不同意见碰撞和争论,不断提高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能力上百尺竿头,不自我满足。组织工作的水平是和组工干部的业务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避免“啃老本”状态,带头发扬“安专迷”精神,争做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要熟悉政策。带头加强理论学习和政策研究,了解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了解和把握组织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新课题,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增强组织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熟悉业务。努力学习组织工作的理论和业务知识,熟练掌握组织工作规定、原则和程序,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等,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要把握规律。善于把握干部、人才、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普遍性规律,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结合实际推动组织工作取得实效。吃透“上情”,准确把握中央重点工作,准确把握上级有关部门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明确任务目标和努力方向。摸准“下情”,及时发现基层干部工作、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人才工作中的一些好做法和不足,对好的经验积极推广,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要促进工作。切实增强自觉改革的历史担当,找准改革的切入点、着力点。要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任务,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建立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坚决纠正唯GDP取人、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问题。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等机制,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落实人才工作改革的任务,建立人才集聚体制机制,围绕实施“两大战略”和“两区”建设,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健全人才向基层、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在待遇、职称、选拔任用方面真正倾斜,促进人才向缺乏人才地区聚集;加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打造西部人才高地。

廉政上守住底线,不僭越雷池。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常常会被别人高看一眼,也会被别人多看一眼。但我们要明白,高看一眼是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期待,多看一眼是社会和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关注。因此,组织部门更应该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从严治部。对部机关干部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督促教育干部着力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 严格执行组织部门内部管理各项制度,科学规范部机关运行管理和组工干部行为规范。从严律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从“早”严起,从“小”严起,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履行好党和人民交给的政治责任,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从严带队伍。结合新形势对组工干部提出的新要求,研究制定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制度,探索建立组织部门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切实把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巩固和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效。深入学习和严格落实组工干部廉政准则、“十严禁”、“五条禁令”等有关工作纪律,教育引导组工干部“不踩红线”“不越雷池”。同时,要关心爱护组工干部,切实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