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心得体会

海丝条例心得体会,读海丝条例有感

 盼《海丝条例》成护遗利器??福全村旅港澳乡亲读《海丝条例》有感。下面是范文,欢迎阅读。

泉州,一颗璀璨明珠,闪烁在祖国东南方。江畔古岸斑斓,江心芳草凄凄,远眺泉州湾外,沙鸥翔集,水天一色。遥想当年,泉州城内“市井十洲人”,刺桐古港梯航万国、旌帆蔽天、盛极一时、绵延千年。

泉州申遗,更乘习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现在可谓是名闻遐迩,举世瞩目。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全,仅在十年之前,还是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村落。2006年,中国古文物保护泰斗、素有"国宝卫士"尊称的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慧眼识珠,在浩瀚的史料中考证出,福全是明清年代东南海防上的重镇,抗击倭寇的前线,在时任泉州、晋江两级领导的关怀下,在革命前辈许集美先生推动下,同济大学张杰教授、华侨大学许瑞安教授以及福全海内外大批乡贤的努力下,2007年,福全获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颁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福建省政府于2011年发布245号文件《关于福全村保护规划的批复》,民间自发推动的文物保护,终转为政府行为并以政府法规确认。

晋江县志载"福全城在十五都。明洪武二十年,江夏候周德兴造为所城"。在漫长历史上,福全城与永宁、崇武、金门、中卫(厦门)一起构成海上防御体系。特别在明朝中叶,倭寇肆虐,泉州安海屡遭攻击,永宁卫城二度失落,陷城洗街,血流成河。金门浯屿甚沦为倭巢。唯独福全,屹立一方,抵抗并多次击败倭寇的围攻,令敌寇闻风丧胆,不敢正眼窥伺。在祖国海防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较之明清年代福全城的“百家姓、万人烟”的繁华,作为刺桐港支港,少为人知的福全港历史比福全城更为悠久,或可说,明清年代福全的繁华,建基于福全港之基础上。

据“海防志”记载“福全两接深沪与围头,峰上诸处,并为番船停泊避风之门户,哨守最要”。《闽书》称“福全泛有大留、圳上二澳、要冲也”。万历《泉州府志》载“北自乌屿、南属东石,中间若福全所、永宁卫、龟湖、浔美诸处、各有支海穿达,能荡涤气瘴、通行舟楫、利运渔盐”。浔美《施氏族谱》更对南宋年间(1207~1278)福全港贸易盛况有详细描述。

因位于海上贸易和东南海防的要冲,洪武年间江夏候周德兴,才会选址福全筑城,置守御千户候,可谓城因港兴、港因城宁、互为益彰。

福全城外有处地名“仙床”。原为三块巨石连埕组成,一坚一斜一躺。四十多年前,我尚在乡梓躬耕田里,工余之时,趴跗窥视巨石之间缝隙,海螺壳海蛎壳清晰可见,而石埕边缘尚有泊船之石孔。城西南三里处、现有一村名留宅、古名港边村。星移物换、地貌变迁、城西南的海港,早已被淤泥积塞、不复存在、但现立嵋山之上,俯视溜江村界内之"?溪"一带,古况轮廓,依稀可辨。而福全城外之古况,现溜江村界内之名为"青任头",虽经千年风浪,至今昂然屹存、风姿如昔。

福全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民间习俗崇文尊儒、世代簪缨、人文荟萃、出将入相、科甲累累,明清两代、出过十一位进士、九位举人、秀才不计其数。号称“无姓不开科、朝朝有京官”。截至2007年,福全培养出本科生以上217人。硕士生以上18人。更有蜚声国际的生物基因科学家、国家科技部发展战略专家、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等国际一流科学家。

福全现存24姓氏,常住人口不满1500人。但旅居海外乡人多达数万,具体数字多少恐说不清。盖自明清以来,因倭寇入侵、顺治海禁、瘟疫漫延、生活贫困等原因,乡人大批四出逃亡,甚而举族外迁,东渡台湾、南下西洋,《晋江县志》云,昔日百家姓、万人烟的福全“十剩二三”。迄今与唐山尚有联系的有,戍城将士之后林氏,在台湾有5000多人,多居台北基隆、台南高雄。卓氏有3000多人。旅菲陈氏后人3000多人、蒋氏2000人。本家叔祖兄弟四人,八十年前往菲,至今已传至五代二百多人。前年外游,在印度尼西亚泗水,漫步街头,整个小区一半是华人,黝黑的脸孔、花俏的衣裳、几与当地土著无异,但大多能讲闽南话,一问祖籍,他们自豪地回答,竟是泉州南门外十五都,即我的老家。2011年11月,第三届世界城隍节在福州举行,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均有组团参加,其中马来西亚代表团有40多人。会议专程组织到福全村考察游览,有一位宾客,徘徊在福全庙兜街牌碑前良久不愿离去,一问,他来自马来西亚槟榔屿,他说,槟榔屿市内亦有庙兜街,居民全是福全移民,有2000多人。此次专程顺道来参谒他们的发源地。

吕宋、新加坡、仰光、泗水、买买(印度孟买)、我们孩提时代就耳熟能详的地名,那里有我们的族人亲友。每到年底,我们小孩就在村口转悠、等待邮差送来南洋的侨批。

数百年来,泉州的先民,沿着海上丝路,扬帆出海,在南洋陌生的土地上,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勤劳、开基拓业、落地生根。他们带去先进的中原科技文化,促进驻在地的社会进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了华夏和海际沿途国家人民的民族融合。

旅外泉州人为数众多,在外历经数百年艰苦经营,早已融入当地社会,拥有广泛人脉、对旅居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巨大影响力。各行各业、精英辈出。内地政府如能发挥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鼓励,引导海外泉州人参与丝路申遗、史迹保护,相信将对申遗工程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丝路遗址保护是申遗工程重要的一环。树有根、水有源、如何让世人信服泉州是海丝重镇,浩瀚文献和无言的文物是最好的佐证。保护丝路文物古迹刻不容缓。过去十年政府、民众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广大群众逐步提高文物、环保方面意识、较之以往纯为建设不顾后果地对文物、环境的无序破坏、无疑是一个飞跃。

以福全古城过去十年来的保育经验、或对未来海丝遗迹文物保育有所启示。

当年福全获颁“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海内外福全人一片欢腾,不管身居何处,从公务员、企业家、退休人士、高级知识分子,到普通村民、海外侨民,争相踊跃捐资出力,出谋献策,民间自发收集古迹、整理文献、编辑出刊,集资修复城墙、庙宇、桥梁、古道,海内外乡人普遍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以前修建房屋、庙宇追求大洋金,现在懂得敬重历史、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不惜重金修复古迹要求原汁原味、古色生香。环顾四周,一派融和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这几年,一切都突然沉寂下来。为什么?就因为古城保护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突出的是:一、城内旧居改造,二、城外拨地安置这两大难题。

古城文物保护是政府主导的系统工程。具体工作牵涉到建设、国土、规划、文化、城建、财政等部门,具体工作是由镇政府运作,由于种种原因福全村的旧房翻修和厝地安置问题还在“规划研究中”,福全村民望穿秋水。

最近泉州《海丝史迹保护条例》,其中二项看了很受鼓舞!其中一是明确今后保护工作专人、专职专门部门具体负责,此规定对如福全古城保护非常有针对性;其二是奖惩问题,史迹保护牵涉到方方面面利益,推行中由于客观情况和认识需要一些过程,出现一些偏差是可以理解的。需要制止的是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海丝史迹立例,今后海丝保护有法可依,但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衷心希望泉州市申遗成功,千年丝路再展新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