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小说空中花园读后感

小说空中花园读后感

杨梦新

8月上旬,喜读《空中花园》。

我是用两个整天一气读完的,并非刻意去安排两天时间,而是被故事深深吸引,在阅读中难以放手所致。总的感觉,整部作品一气呵成,在叙述和描写中,其节奏或舒或缓,或细或秘,十分得当,如走路一般,轻重缓急皆有,但如果有“歹”人想插入半步,对不起,休想,因为你想插,也插不进去;想硬插,非得绊个跟头不可。

这是总的感觉。如细说,还有以下几个独到之处。

一、作家的作品有个共同的特点;很强的故事性。在西方的新闻理论中有句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意思是说,已经有了的,不要再有了,写就写没有写过的,要发现逆反“一般”生活逻辑的东西。当然对于小说创作,也可作为借鉴。这些,作家的很多作品体现了这个特点。如他早期的作品:《河边的歌谣》、《门轻轻地的关上》、还有中篇小说集《遥远的茅草屋》里面的一些作品。如:《遥远的茅草屋》、《红乌鸦》等,都是题材非常之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我甚至认为是“当时”中国当代小说的佳品。我说的是真话,当然也许是我的认识局限。我不知道那些所谓的文学批评家们的目光聚焦在何处。《空中花园》,仍然延续了作家的风格,并有了新的发展。

《空中花园》,同过去的作品相比较。我认为又有了新的提升。一是体现在题材上。虽然是知青题材的作品,但没有反映当年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而是反映那个群体现今生活以及他们的向往。是知情生活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一棵新的绿色的“生活之树”,并非是现实生活中的另一类故事,是知青生活的在时光中的延伸。这个很重要,缺少了这个,就没有这部小说;有了这个,便有了这部作品的生命,便有了作者跃马扬鞭的空间。当然也是作家风骨又一次体现。

二、正是确定了在知青生活的时光延伸中去截取反映生活,使得这一作品主题获得了自己的个性。在社会生活中,五十岁以后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在这个年龄段里无论成功者和不成功者,人生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阶段。然而在这个年龄段里,大部分人们身体仍然健康,思维仍很活跃,还有很多理想和向往,甚至还有许多美丽幻想要去编织,于是在内心深处充满了彷徨和不安,这不能不说是这个年龄段人们的普遍心理。对于这部分人,文学作品如何反映他们,确实很少有人关注。作家恰恰关注了这个问题。因为《空中花园》虽然写的是“后知青”时代的生活,但是也反映了现今这一年龄段人的现实生活,“这一个”衍生了“那一个”,因此,使得这一题材更获得了更普遍的意义。扩大了作品外延。

三是,故事发展流畅自然。构思没有矫揉造作,是作品的又一特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更高级的雕饰。表面上毫无作意,才是更了不起的作意。世界上没有一部文学作品,不讲雕饰作意的,深浅高低全在功夫。

四是,看似对生活的外在描述,更有深意在其中。“美丽的家园”,只要生命存在,她永远存在。有了她,才会有我们的眼泪和爱情。是她赋予我们生命的价值。(m.mrnum.Com)我们爱她,哪怕到生命的最后时光。

五是、人物很有个性。

六是、故事发生的时代环境,或者说典型环境抓得非常准确。特别是老杆子教训小杆子讲的那些话,还有小杆子在实践中的接受,以及周围各种人物、对各种事情及处理,都非常精到。我甚至想:就这老小二位杆子的对现实生活的体悟和实践,都可以酝酿再写一部长篇。专门反映现实生活的,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有的人生百态,如果不记录下来,过些年找想找也找不到了,极具时代特征。

七是、作家有感而发。看到这篇作品,我想到了很多东西。想到了我们的年轻时代的往事。也自问自己:我又没有自己的“家园”?没有家园的人是悲哀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