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东坡突围读后感【优秀篇】

东坡突围读后感一

大抵是在高二读到余秋雨先生的这篇散文,当时只当是一项任务草草地完成。如今再次接触余先生的文字,才顿悟那凄然的箫声后是怎样的伤痕累累。

虽说豁达乐观如苏子,必不以一时遭遇自伤;但人岂是无情之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茕茕孑立于天地之间,无处呐喊,那是怎样的一种苍凉。英雄气短、伟人困厄,这本来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带有规律性的事情,“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

现实毕竟归于涩意,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尽受了官场的炼狱洗礼,恰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在艰苦的中垦荒种地中,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当身边的繁华似潮水般退去,往昔的得意如梦一般消失得不留痕迹。只有眼前南国的山水,静默,静默,提醒着生活的继续。强烈的反差,巨大的转折,往往最能体现文化大师和“文化群小”的本质区别。烈火不会毁灭真金,而只会让它更加光彩夺目。清贫得不能再清贫的生活,寂寥得不能再寂寥的山水,和苏子本人以及他的遭际一起,用智者的沉默,把文化酵得愈醇愈浓。

寂寞让世人难耐,只有智慧之人,才能体味到这寂寞中的清纯和朴实;荣华惹世人追逐,只有高洁之人,才能看透这荣华背后的无奈与疲惫;灾变令世人痛苦,只有明达之人,才能领悟这灾变之外的永恒与淡然。智慧如苏子,高洁如苏子,明达如苏子,才能由挣扎而超脱,由突围而升华。

我曾听说道家所信奉的“人生三境界”:风就是风,雨就是雨,这是初入世之人的天真;风已不是风,雨已不是雨,这是为世俗所累、急欲遁世的高节之士的心境;风还是风,雨还是雨。只是风、雨、天、地、人,已浑然融为一体。这是大彻大悟之后的笑对人生,是悠然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的恬淡潇洒,是物与我皆忘的大智若愚,是忠实于心灵的信念坚守。

苏子之突围,不仅是生命对压迫的突围、文化对时代的突围,更是他的心灵对自我的突围。当潮流洗去了偏激,潮流才能成为主流。

苏子之幸,幸在他及时地迈进了最高境界。他的锐气,已不再是小小的锋芒,而是蕴藏于厚重之中、洋溢于旷达之间的不竭内力;而正是这并不显山露水的内力,让苏子的文章如奔涌的热血,随着时代的脉搏,一波一波地,向后世涌进。

东坡突围读后感二

喜欢余秋雨教授很久了,他的“文化”系列及小说作品都有涉猎,对于余教授的小说作品我不多说,但是他的散文我是由衷的爱读。不只从一个人那里听到“余秋雨是写考场作文的”,也常常听说为了中考高考要去突击“余秋雨”好为作文填素材的。或许一年前我还会想要论辩几句,还会因为和一些人在网络上争论到被封号而生气,而现在我只想单纯地以一句话来表达我对余秋雨散文作品的感觉:这些确是一个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的人的用心之作。

关于苏轼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说“我不了解”,即便是上我小学的外甥都会背几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说出苏轼的血泪史,也不是所有人都对字句间的故事感兴趣。苏子,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是一个标准的文人墨客,豁达潇洒,才华出众。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写到的一样:“做一个不是朝廷中元老重臣级的官,心情好时,喝喝小酒,写写诗词;心情不好时,喝得酩酊大醉,对着月亮抒发抒发心中的怨气,倒也是挺潇洒自在的。”然而树大招风,一个儒雅而豪放不羁的文人,势必会招致无耻小人的妒忌和陷害,朋友也好,政敌也罢,甚至偶尔走过的几个跳梁小丑,都有,总之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正在一步一步靠近着苏子。公元1079年,“乌台诗案”东窗事发,苏子因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流放黄州。余秋雨在这篇文章里面引用了苏轼写给友人李端叔的一封信: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余秋雨写道:

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苏轼当时茕茕孑立于天地之间,无处呐喊,那是怎样的一种苍凉。身边的繁华似潮水般退去,往昔的得意如梦一般消失得不留痕迹。只有眼前南国的山水,静默着,提醒生活的继续。面对压迫,面对摧残,面对这不公的世道,他心中有恨,但又能恨什么呢?恨李定、恨舒??不!他们这些小人不值得一恨。恨神宗?也不能!毕竟自己身为人臣。想来想去,他终究选择了恨自己,恨自己才华横溢,锋芒毕露。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文中所说那样:

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他们的毛病所在,他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

这件事对于苏轼来说是件灾祸,而对于文坛来说,却是一个“机会”。说来讽刺,乱世出佳人,也出佳作,那么深爱着文人的我们,又该期待文人平庸而安逸地度过一生,还是感谢使他涅?的烈火?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中万般寂寞压在苏轼身上,他终于成熟了,觉醒了。余秋雨说: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轼自己回忆人生时称,自己的一生的成就都在被贬之处了。我们感谢历史送给我们一个豁达的苏轼,让他即便遭受重重磨难也依旧没有放弃过。苏子的心离开的官场,不是不懂官场,而是真的懂了。他更懂得官场名利只是过眼烟云,于他是格格不入的,只有明月清风才能长伴于他。沉醉于山水之间,侣鱼虾而友麋鹿,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以长终,也许黄州才是他的真正归宿。风、雨、天、地、人,已浑然融为一体。这是大彻大悟之后的笑对人生,是悠然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的恬淡潇洒,是物与我皆忘的大智若愚,是忠实于心灵的信念坚守。我们感谢苏轼,他懂了,因为有好多人致死没懂得这中道理。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东坡先生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在逆境中没有沉沦,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他那些著名的词篇,散文及书法代表作,大都是在他被贬黄州的十年中所作,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可见东坡先生当时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英雄气概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豁达与傲岸。面对境遇变化时的豁达,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思维方法。苏轼谪居黄州时,效法陶渊明,躬耕东坡:“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晚年远贬海南,艰苦备尝,九死一生,而笔下春景仍富有生气与活力:“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由此可见作者确实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东坡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非凡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的人生境界达到最高,那就是包容。苏轼在其词作中表达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沉思,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和精神的滋养。一生起伏跌宕,个性锋芒毕露,言语真情意切,词作大气磅礴,这样的苏东坡我们受益无穷。而我,也因此有了机会,欣赏成熟的苏轼带来的不俗的作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