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沧浪之水读后感怎么写【集锦】

沧浪之水读后感一: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贪得无厌之人,可是在人世间游荡的人儿哪个没有欲望?谁愿意颠沛流离,衣不蔽体呢?看见身边的朋友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人生履历愈发光鲜,谁的心里不会起些波澜呢?谁会不觉得阳光愈发的刺眼?就连晚晴名臣曾国藩也未跳出这个沼泽,他曾在日记里写道:“昨夜梦见何绍基放广东正考官,考完回来,得程仪五千两,皇上又赏他一千两,私心甚是羡慕。”

初读《沧浪之水》,我一直觉得池大为是一个“既要做XX又要立牌坊”的玩意,等到通读完全书,我渐渐理解了池大为。池大为作为一个普通人,从要自尊到要生存,中间放低了姿态,学会了卑颜屈膝,等到他“成功”了之后,他也迷失在了欲望的沼泽中。“世事艰难”一直是他做出转变的助推器,起先私心嫉妒丁小槐,世事艰难让池大为向马厅长弯下了“知识分子”的腰,后至成为省卫生厅的第一把交椅,世事艰难让池厅长放弃了踌躇满志的改革,光鲜地活在了自我满足中。

可叹吗?可悲吗?

“世无艰难,何来人杰?”曹雪芹十年清贫,给后人留下了《红楼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怡然自乐的处事态度令后人身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们是普通人,也不是普通人。他们是有大毅力者,他们至始至终只为一个“欲望”奋斗。因此他们一直活着。

而池大为版的我们呢?我们的欲望太多,我们的想法太杂,我们一直是骑墙派,我们既想成为陶渊明,我们也想衣锦还乡,名留青史。我们挣扎在生活的泥水中,想在泥水中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想站在干岸上,静静地欣赏这周遭的绝世美景。到头来,却只有白了头,空悲切。

人生并没有什么是最好的选择,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双十年华的我们可以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个性的活着,这个时候的我们是一个人。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的我们可以个性的活着吗?我不知道,但观池大为的人生,至少这个时候的他需要考虑家庭,考虑私心,他的身后站着几个人,他的选择需要为几个人负责,随心所欲的选择是奢侈的,俯首称臣的选择是艰难的,那时的我们会如何去抉择呢?

日子是零零碎碎的选择凑成的,每一步都会对今后的人生产生蝴蝶效应,我不鄙视池大为选择了跪着活,因为如果角色互换,我可能会向丁小槐一样,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投降,不会为了尊严去挺直了腰杆,矛盾的活在清贫几年。要生活迁就自己,不可能。让自己遂了世俗的意,不甘心。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希冀自己能够在被生活磨平棱角的时候,能保留最初的欲望。希望在完成生存的这项硬指标的时候,我还是能够简单的活着。

沧浪之水读后感二:

很久未能如此快速且兴致勃勃地去读一本书了。但《沧浪之水》,38万字,两天两夜一气呵成。此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甚至某节某段通篇的心理素描还会压抑着你窒息,让你不得不硬着头皮看下去,但正是这样一个个无比合理的琐事罗列和近乎繁冗的心理分析,直如一股无可抗拒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的力量,将此书变得惊骇,甚至道破天机,让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故事的主人公池大为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因为坦护同事而被划为右派并最终失去了一切不得不在村坳行医一辈子,这在“文革”时期是再平常不过的经历。但父亲的忠厚耿直、对尊严原则的坚持,深深影响着他,在他眼中,父亲就是屈原,就是苏轼,就是嵇康。我池大为也要成为这些人,舍身取义、信善性善、内不愧心、外不负俗。

当他考入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以研究生的身份被省卫生厅马厅长相中并留在厅办公室。厅长的赏识和有意栽培,外加自身的学历学识,他的前程可谓一片大好,这从行政科申科长对他的态度和给他的分房待遇就可见一斑。周围同事的羡慕嫉妒恨从他踏入卫生厅大门那一刻起就表露无遗,各种排挤算计和打压也接踵而至,但他无动于衷或不屑一顾。当他观闻同事丁小愧为讨好上级、谋蝇头小利而无所不用其极时,他甚至恶心到想吐。正是这种不愿谄媚不愿屈服自恃清高的心态,让他在还未开始的仕途中就迷途忘返渐行渐远,直至因为两次无关痛痒的“谏言”而被调离厅办公室,“下放”至厅属中医学会。

这是一个无法让人不遗忘的边缘角落,甚至这座办公大楼内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卫生厅还有这样一个地方。七年的光景池大为就在这里虚度。在这七年里,丁小愧这个他最看不起的“猪人狗人”已升任副处长,房子也从一间变成两间再住上两室一厅,老婆的工作孩子的学校也不费吹灰落实到位,权力带来的金钱利益、尊严尊重和享受的一切都让池大为看在眼里。而池大为的境遇和因此遭受的打击将他一步步拽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妻子董柳挺着个大肚子还不得不每天挤两个小时的公交车来回颠簸,直至临产请天假都不予准许;儿子池一波出生后还不得不与丈母娘一起挤在这个筒子楼的“蜗居”;为了让儿子能上省政府幼儿园,找遍了所有可以找的人都不能成功;儿子烫伤了就因为钱没带够都被所属医院拒之门外而不得不托人说情方可挂号……而所有的这一切,在丁小愧看来那都不叫个事。

一连串带血的现实给他带来的痛苦打击和无限惆怅,终于让池大为大彻大悟痛彻心扉:这是个速朽的时代,一切即生即灭随荣随枯;喝一肚子水把腹部腆起来装阔佬,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个体生存的年代,生存才是生存者的最高法则,这个事实无法用逻辑摧毁;人转了多少弯,还是为了一个活字,活得好点,有自尊点,就是一辈子,有些东西,一定要在那个位子上才会有,否则什么都没有,连尊严感都没有,清高和善良都只是怯懦和无能;人需要一个终极,否则他的心就会一直悬着而得不到安宁,而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天地不限人,人自限于天地……

虽然很多纠结都是他一直的纠结,很多道理都有他明镜般的洞悉和认知,但当他真正带着这份“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的转变去面对一切时,他的内心依然无法释然。但他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也由不得他去顾及。接连的机缘巧合,让池大为又回到了马厅长的视野并成为他的心腹之人,并从一个普通办事员一路平步青云,官至科长、副处长、处长、厅长助理、副厅长,最终在马厅长退休时的大力举荐下升擢为卫生厅厅长,成为全省最年轻的厅长。个中经历和缘由、之后的施政阻力和压力自不必提,令人欣慰的是,当他最终走上了这个位置之后,他没有完全迷失自我,仍心怀千秋、心系大众。

纵观池大为的终极归宿,与他的学识、聪慧、工作能力和洞察一切特别是洞察人心的悟性不无干系,与直至退休仍是办事员的老同事晏之鹤这个军师级大Boss毫无保留的谋略指引也不无关系,但终其一点,那就是他能放下一切虚无而身践力行。这对他是一种解脱,亦是一种承受,但解脱出来的东西再去承受也会感之于轻,一如书之末池大为在父亲坟前的忏悔:“而我,你的儿子,却在大势所趋别无选择的现实之中,随波逐流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那里有鲜花,有掌声,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于是我成为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

当今社会,到处充斥着喧嚣与浮躁,但无论身在何处,都应该保持心灵的那份平静。儿时的理想,年少的坚持,不要让它随着岁月而流逝,不能实现却也不要较真或搁浅,请封存在记忆里、镌刻在脑海中,让心灵归隐于美好,正如书中池父录孔子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沧浪之水读后感三:

这本小说描写的是北京中医学院的研究生池大为宦海浮沉。深刻揭示批判了现今社会的丑陋现实,有权有钱便是一切,权力能够变现,有钱能使鬼推磨。想改变命运者的命运总是被制定社会运行游戏规则者操作者这些人手中掌握。他们享尽了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残羹冷炙都舍不得分一点底层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而这些人还视他们为青天大老爷,父母官。作者阎真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一个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人性心理。为了一己之私为了争权夺利为了物质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抛弃做人的最基本原则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作者描述到有真本事敢讲真话实事求是的人,往往被排挤得不到领导赏识和同事认可,反而那些溜须拍马不学无术阿谀奉承的卑鄙小人反而受到器重,即获得了职位提升,又获得了现实切实的利益。

书中,最有骨气的三个人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作者父亲(一名当地出名中医,因为讲真话,一场运动中被打倒被批判,后来做乡村医生,死的时候连棺材都没有一口,听到儿子被录取后,喜极而死。),晏之鹤(前任厅长的秘书,因为年青时敢讲真话,后来在卫生厅里被边缘化,却因走棋与本书主人公池大为结缘,成为他官场进步旅程中最重要的参谋和推手,智囊角色),主人公池大为(开始在厅里开展工作,也是眼里容不下一颗沙子,敢讲真话敢做实事敢为老百姓分忧解愁。但是一直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虽然是卫生厅里分来的第一个研究生,前八年因为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惺惺作态,曲意逢迎,虚情假意,人前人后戴上不同的面具演戏。后来在自己妻子以及儿子,周边同事,三位兄弟的遭遇下,终于改变了做人做事的立场。命运也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机。从不名一文遭人冷落抢白的普通小职员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一名厅长,名利多收。)

这本书,狠狠地抽了理想主义青年一嘴巴,又想改变命运又不甘于别人的惺惺作态,看不惯他人的种种行为,自己洁身自好把自己独立于一个圈子之外还想从这个圈子中获得一点可怜的关怀与同情。像堂吉坷德式的想以一人之力去挽救这个病态的社会病态的组织,谈何容易。一点重要启示是,没有话语权之前,你说得错的是错的,说得对的还是错的。别人是不会设身处地考虑分析问题的,你就得按照领导那一套来,遵从组织里的那一套不成文的运行规则,深受那套僵化的体制桎梏。你的异议再好意见建议再正确科学根本没用,因为决策权不在你手中,说得好听当成是一个人发点牢骚。说得不好听在领导面前就连屁都不是。这也是组织里,*排除异己的最常用手段,对于刚入职的小办事员,很容易掉进这个漩涡。站错了队,搞错了政治立场。一辈子就被人打压,一辈子短短几十年就被毁了。

总之,我个人的理解是作者通过这么一个故事,想反映体制内小职员的痛苦与挣扎,内心的煎熬,行动上的跟随讨好,忍气吞声夹着尾巴做人。 为了达到目的连最基本的原则都可以不顾,在现实的物质利益面前甚至连做人的基本尊严也可以舍掉。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也的确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但是,致命的硬伤是破坏了原本社会运行秩序和基本价值理念与追求,人的内心良知和心灵的美好。人更多的是牺牲一部分人利益去成全所谓的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只要捞到一个职位弄到一个印章命运便会陡然改变。印证了那句话,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给了这个社会另外一巴掌。眼前利益甚于长远利益,抓在手中的利益才是切切实实的才是真实的,一个人不要对他人抱有任何幻想。扭曲的价值观念,单向度 的社会和人,让我们读者的内心深受巨大冲击。虽是小说,但作者描述的人物对白和利益交换利益输送等等情节是当今社会现实版的真实再现。

一句话,“既然改变不了社会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只好去适应!生存远比理想重要。连生存都无法做到,过多的去谈理想谈梦想谈追求那是一种最廉价的奢侈和无病呻吟。早日认清这个社会现实,早日了解游戏运行规则,甚至你会成为你鄙视的自己,但是至少活得会真实些。年轻人满腔抱负很重要,但书本上是一套而社会运行规则操作方式方法却又是另外一套。所以,综上所述,早日认清这个残酷的现实,才不会在伤痕累累的时候,怀疑都是别人做得不对,是这个规则不够好,集体往往无意识。无畏的抗争是要付出惨烈代价的。想要改变什么你要有发言权要站在一定高度才行,否则就只是牢骚满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