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

福建农林大学有什么专业,福建农林大学文科理科专业排名一览

发布时间:2024-01-24 16:32:13 思而思学网

高等院校专业有几千个,每个学校开始的专业也不同,不同的高校相同的专业排名录取分数线也不同,所以导致很多高考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本文思而思学小编帮大家整理福建农林大学最新的开始专业目录表,包含福建农林大学文科专业、福建农林大学理科专业、福建农林大学特色专业目录,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福建农林大学的招生目录为准。

一、福建农林大学有什么专业


类别专业名称
经济学类(本)商务经济学
金融学类(本)金融学
经济与贸易类(本)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类(本)法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英语
数学类(本)数学与应用数学
化学类(本)应用化学
地理科学类(本)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生物科学类(本)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基地班)

生物信息学

生物技术

生态学

统计学类(本)统计学
机械类(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闽台合作项目)

材料类(本)材料科学与工程
能源动力类(本)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电气类(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本)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类(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土木类(本)土木工程
化工与制药类(本)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轻工类(本)轻化工程
交通运输类(本)交通工程
农业工程类(本)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林业工程类(本)森林工程

木材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环境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科学与工程(闽台合作项目)

建筑类(本)风景园林

城乡规划

生物工程类(本)生物工程
植物生产类(本)植物保护

茶学

园艺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农学

种子科学与工程

植物科学与技术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本)农业资源与环境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动物生产类(本)动物科学

蜂学

动物医学类(本)动物医学
林学类(本)园林

林学

森林保护

水产类(本)水产养殖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本)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中药学类(本)中药资源与开发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管理科学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类(本)工商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学

会计学(闽台合作项目)

财务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类(本)农林经济管理

农村区域发展

公共管理类(本)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行政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闽台合作项目)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物流工程
旅游管理类(本)旅游管理
戏剧与影视学类(本)动画
设计学类(本)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

二、福建农林大学比较好的特色重点专业目录

国家特色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生物科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植物保护

动物医学

蜂学

园林

农学

林学

三、福建农林大学相关资讯推荐

(1)、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附转专业的要求和条件

(2)、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附转专业的要求和条件

(3)、2021级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4)、2021级福建农林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5)、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总共有几个校区

(6)、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总共有几个校区

(7)、福建农林大学全国排名2021年最新排名,附历年录取分数线

(8)、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哪些专业比较好,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文科理科专业排名

(9)、福建农林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福建农林大学文科理科专业排名

(10)、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多少分能考上,预测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多少分录取

四、福建农林大学简介介绍

福建农林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1952年,两大文脉汇集成立福建农学院。1958年秋,省委省政府以福建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成立福建林学院。2000年10月,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福建农林大学。

学校设有19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2万人,研究生7200余人。现有本科招生专业(类)65个,获批卓越农林人才试点专业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先后七次捧得“优胜杯”。

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多人,专任教师1700多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8人,*人才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0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1支、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2支和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2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1支,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