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考分数线

甘肃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黎明职业大学 排名多少能上?附历年分数线

发布时间:2024-03-28 14:10:20 思而思学网

据最新黎明职业大学招生网和甘肃招生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甘肃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绩在171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20814名左右,才可以考上黎明职业大学,不过每年黎明职业大学在甘肃招生人数不同、试卷难度也不同,所以录取的分数也不会相同。

一、甘肃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黎明职业大学

1、甘肃高考2022年考生上黎明职业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3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9829名;

2、甘肃高考2021年考生上黎明职业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4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08290名;

3、甘肃高考2020年考生上黎明职业大学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3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20814名;

4、甘肃高考2022年考生上黎明职业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17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0700名;

5、甘肃高考2021年考生上黎明职业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214分,录取最低位次为81122名;

6、甘肃高考2020年考生上黎明职业大学的文科最低分需要32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71263名;

二、黎明职业大学在甘肃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黎明职业大学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2 甘肃 理科 专科 234 109829 省政府
2022 甘肃 文科 专科 171 80700 省政府

2、2021年黎明职业大学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1 甘肃 理科 专科 241 108290 省政府
2021 甘肃 文科 专科 214 81122 省政府

3、2020年黎明职业大学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2020 甘肃 理科 专科 234 120814 省政府
2020 甘肃 文科 专科 321 71263 省政府

哪些中外合作院校值得报考

1.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是一所中外合作的大学,有着工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四各不同的方向。学校的图书馆有着两万七千多本图书跟一千六百多张的DVD,有着不错的图书资源。学校还有一个吉祥物,是一个中国麒麟,象征着该学校有着多文化的融合,并且能够和谐的相处。

2.昆山杜克大学

昆山杜克大学,是一所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的综合类中外合作办学,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合作创办,属于非营利性中美合办高校,该校由昆山市人民政府作为合作支持方参与建设,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该校是唯一一所由美国排名前十大学在华创办合作大学。

3.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简称为深北莫,创办时间是2016年10月27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并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三方合作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开设9个本科专业,设置11个硕士专业(方向)和2个博士专业授权点。

为什么说民办二本千万不要上

1、学费太高

公办二本和民办二本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民办二本学费较高,公办二本的开销花费是由国家规定的,但是民办院校是自己定价,而且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考生来说,报考民办二本确实需要慎重。

2、师资力量较弱

民办二本的师资力量总体来说和公立二本相比会更弱一些,但是开设的都是热门专业,专业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

3、部分人的偏见

关于“民办二本千万不要上”其实是部分人的偏见,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认为民办二本是花钱就能进去的,分数线要求不高,教学质量更差,但并不是所有民办二本都是这样的。

三、黎明职业大学学校介绍

黎明职业大学是一所以理想命名的学校,学校渊源深厚。1929年春,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马叙伦的倡议下,黎明高级中学开学,辛亥革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写校名并任学校董事,梁披云任校长。著名文学家巴金、鲁彦、丽尼,著名编辑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吴朗西,音乐家吕骥,戏剧家张庚,史学家杨人楩、周贻白,生物学家陈范予、柳子明等文化教育界名人先后来校考察、讲学和写作。1981年,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归侨总会主席,著名教育家、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梁披云联络海外侨亲和原黎明师友,在黎明高中旧址发起创办黎明学园。1984年,黎明学园升格为黎明职业大学,学校办学历经宏基初奠(1984-1994)、规模扩张(1995-2005)、内涵提升(2006-2015)、品牌优化(2016-)四个阶段,朝着科学办学与创新发展之路击楫中流、渐著辉煌。学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以福建排名第一入选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连续五年蝉联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发展潜力综合排名第一名,在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五年总评中位居全省第一,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育人成效50强,办学能力、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昂首走在全省前头、全国前列。 学校设有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轻工学院、航空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49个专业,形成以应用工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专业布局。通过国际标准认证专业3个,成为1+X证书试点院校,参与18种证书的1+X证书试点,覆盖15个专业。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校对接“泉州制造2025”,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成为教育部与华航唯实、ABB、新时达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院校。学校高度契合泉州纺织鞋服、石油化工、建筑建材、文化创意等支柱产业,形成9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融媒体广告技术、现代建筑、智能制造等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按“一院一品牌”的要求打造产教融合典范,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水平。 学校参与教育部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14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主持备选库1个。立项省级示范专业9个,精品专业7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6个,“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19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5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省级专业群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专业示范点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中高职衔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项目5个,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2个。学校是福建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可开展26个工种的考试与发证工作。 学校办学条件持续优化,扩建工程中,由土建、智能制造、材化3栋二级学院教学实训大楼组成的黎明职业大学应用工科综合实训基地入选国家发改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拟建的产教融合实训大楼及13#~15#学生宿舍建设工程项目入选“十四五”福建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方案项目储备库。学校不断优化“学校统筹、专家咨询、学院实体、专业协作”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构建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模式,着力完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政行企校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牵头组建建筑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外语教学等3个福建省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泉州市职业院校联盟和省级多元投资主体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为主参与7个职业教育集团,在4所优质中职学校设立分校,与华中数控等联合培养技术研发人员,与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等试行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与政府部门共建泉州商标馆黎大校园体验馆,与北斗开放实验室合作共建“北斗导航技术应用推广平台”,与华为公司共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与安踏集团、钰齐集团、凤凰数字媒体产业教育集团共建产业学院,成为福建省首家上汽通用汽车ASEP校企合作项目院校。 学校现有在校生16000多人,双师素质教师占92.6%,拥有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2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2人,全国石化行业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学名师3人,福建省优秀教师8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教学名师8人、专业带头人15人、高校“杰青”3人,省教育评估专家23人,省会计专家1人,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100强,获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福建省优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校建成“国家-省-市-校”四级科研创新平台13个,获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在科研平台数、授权专利数、科研项目数、科研到帐经费、技术服务收入等多项关键指标位居全省同行首位。《黎明职业大学学报》获“全国高职成高学报优秀社科学报”,以福建省同类期刊首位入选RCCSE核心期刊。学校不断做强新型智库,加强省情、市情、校情研究,打造集调查、研究、咨询、服务为一体,咨政成果进政府决策、进行业应用、进企业实践、进学校教学。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动****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贴近福建和泉州现代化建设需要特别是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省情、市情研究和对接,强化学校党的建设,为八闽大地特别是泉州的繁荣发展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超过60000人,近三年留在泉州工作的毕业生达到70%以上,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专技名望。学校各专业招生录取分数高,2018届、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100%,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98.66%。近三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787项,其中国家级455项;承办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首届全国宝石琢磨百花工匠职业技能竞赛、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福建省首届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福建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和职教杯”第二届福建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大赛等省级赛事38场,获最佳组织奖22项、贡献奖11项。 学校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获高级证书比例等关键指标位列全省高职高专首位,涌现出了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福建省“最美学生”、全国易班十佳站长、福建省大学生创业之星标兵等一大批标志性育人成果。实力黎大、活力黎大、魅力黎大不断做强做亮,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正在朝“做强福建双高校、跻身国家双高校、争办高职本科校”阔步前进。 (数据更新至2021.04)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