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其实就是在给社会输入人才,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的种类也在发生变化,那自然会影响到大学教育的变化,这是一个良性的规律。
新增的37个本科专业
面对新专业,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新增专业总会存在一些顾虑。
一是没有往年报考数据做参考。
考生家长在面对第一年招生的新增专业时都会遇到没有往年数据做参考的问题。没有参考数据报考时往往会觉得心里就没底。
二是对所报学科专业缺乏了解。
尤其是国家新增专业,考生家长甚至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个专业名称,更别提弄清它学的是什么,对未来发展和就业没有准确的预期,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这些顾虑都很有道理,所以,在报考新增专业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慎重选择。
对新增专业我们可以从两种情况来判断:
一种是“国家新增专业”,也就是以前高校从未开设,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设的专业。另外一种是指,某高校新增专业。也就是说,某专业以前就有高校开设,只是对于某个学校来说从来没有开设过,现在新增加了,称之为“高校新增专业”。
而高校新增专业的原因无非有以下五种情况,一是完善拓展学科群的需要, 这类专业相对比较成熟,是高校在学科建设中水到渠成的自然发展,二是由科技发展更新带来专业升级的自我更新,三是高校向综合院校发展过程中,丰富学科建设而开设的,这类专业大多是其他高校原来已经开设的专业,四是功利心态使然之下追逐热门专业,为迎合考生及家长而开设的一些新兴前沿专业,这类专业家长和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慎重, 五是一些高校为了有利于招生旧瓶换新装,只是借科技发展之手对一些传统的冷门专业增加一些信息科技课程进行简单的包装升级,其实专业本身内涵并没有变化,只是换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面对新专业,家长和考生一定要做足功课,认清新增或新设专业内涵,了解该专业的开设课程及未来就业去向,新增专业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是新设专业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成长期,才能真正和社会需要真正融合,另一方面,有一些新设专业还处于摸索阶段,看似前景不错,但将来究竟如何还很难说。
切记盲目跟热,关于热门专业一是在近几年就业形势比较好的专业,二是被社会炒作起来的远景专业,而新设专业大多属于这一类,衡量一个专业是冷门专业还是热门专业,要从就业的角度、供给和需求的数据来判断。在报考时,很多同学和家长盲目选择报考热度高的专业,就是忽略了专业就业方面的数据表现。
“新专业就是热门专业”,不少高校会这样宣传,而且也会援引一些调查数据来说明。比如,近日就有一份关于新职业就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未来5年,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无人机驾驶员、电子竞技员、农业经理人等人才缺口近千万。值得首先发问的是,这些数据是否准确。如果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就可能出现人才培养规模超出社会需求的情况。这一问题,在过去20多年里已反复发生过多次。
2002年以后各大高校纷纷设立法学专业,考生报考率也迅速提高,几年过后大量毕业学生进入人才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即使是到了2019年,法学专业的就业率排名也是倒数。2005年以后的物流专业、2010年以后的物联网专业也类似,所以家长们首先应该冷静看待近年来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如果一味追求“热门”,未来未必就是一片光明。
从近年来考生填报志愿以及入校后的学业发展看,由于盲目跟风逐热,不少学生进校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一专业。而且,学校一窝蜂地开设所谓热门专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由于开设同一专业的高校多,招生人数多,当办学缺乏特色、社会需求不如预期,“热门”转眼就成“冷门”。
再就是了解该专业在该校的建设情况及在该校所处的位置,再就是通过院校优势学科分析该专业在国内高校中大致处于什么地位,下面是今年新增最多的专业统计。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工程可谓此次新增专业中的大热门,新增数量排名前五。仅人工智能一个专业,就有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在内的130所高校增设。通过开设该专业的130所高校分析,就会发现院校在申请开设相关专业时存在教学水平悬殊,实力良莠不齐的问题。
对于新开设的专业来讲,院校的专业师资力量多从相近的专业组合或拼凑而来,在没有相关教学经验或较强实力相关专业支撑的情况下,能否秉持为学生负责,并为录取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对此我持怀疑态度。
1、高校新增专业好不好 高校新增专业到底该不该选
1、高校新增专业好不好是有弊端但好处是主要的报考新专业要谨慎,专家提醒,除了物联网、新能源专业外,其他如纳米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专业在就业选择上相对较窄,必须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够形成良好的产业环境,真正带动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从今年高校新增专业目录可以看出,在通过审批的专业中,大部分新增专业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而确立的。一般来说,新增设的专业领域人才较缺乏,社会需求旺盛,理论上都是就...查看更多
2、高考提档是按学校还是按专业提档 高校录取的具体流程
1、高考提档是按学校还是按专业提档按所填学校当年专业收分线,高考档案提取是依据你自己的分数是否符合所填学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符合的就考生,学校就将档案提取走。根据你所报的专业的计划招生数和实际报考人数按分数高低进行计划招生,(原则上)如果你没服从调剂,那么就你所选的六个专业从第一个开始取到第六个,别的专业不予考虑。2、高校录取的具体流程1、提取档案高校录取人员进入录取现场后,首先通过招生办调出考生...查看更多
3、2021年强基计划36所高校名单及其专业介绍
36所强基计划高校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查看更多
4、高校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2021高考强基计划招生政策
强基计划入围考生主要分为两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或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从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来看,今年强基计划招生办法在实施细节上有调整。1、2021强基计划最新政策今年增加“考生确认”环节在高考后出分前,各高校普遍增加“考生确认”环节。其中,清华大学明确,考生可以对所填报专业进行确认,并再次明确是否服从调剂。确认环节过后,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专业修改申请。考生同时还需确认如可入围...查看更多
5、高校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哪些大学有强基计划
1、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2、2021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目前,共有36所“双...查看更多
6、高校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什么叫高校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力学、基础医学、核工程等专业安排招生。1、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查看更多
7、进档考生高校专业录取规则
晓专业规则 增录取几率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高校,最终是否被录取,录取在什么专业,很大程度由学校的专业录取规则决定。对于高校各不相同的专业录取规则,考生和家长应该有所了解,更加明白为何被录到这个专业而不是那个专业。省高考录取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各高校的专业录取规则可以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分数优先”。“分数优先”的原则是优先满足位次在前考生专业志愿。“分数优先”是指将所有进档考生按高考分数由高到低进行排队...查看更多
8、2020年甘肃普通高校体育、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办法
为规范实施2020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录取工作科学合理、公平公正,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19〕10号)规定,结合甘肃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一、体育、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适用范围(一)体育类专业统考成绩适用范围省内、外院校的本科、高职(专科)体育类专业必须使用我省体育类统考成绩。(二)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考...查看更多
9、关于2020年江西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规定的通知
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局,有关普通高校:为认真做好江西省2020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9〕4号)、《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妥做好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电〔2019〕150号)、《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稳妥做好2020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教电〔2020〕123号),教...查看更多
10、自动化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 国内哪些高校的自动化很强
自动化专业最新大学排名排名高校名称水平1清华大学5★+2东北大学5★+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4哈尔滨工业大学5★+5东南大学5★+6上海交通大学5★7北京理工大学5★8浙江大学5★9西安交通大学5★10西北工业大学5★11华中科技大学5★12山东大学5★1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14北京科技大学5★15哈尔滨工程大学5★16广东工业大学5★17中南大学5★18华东理工大学5★1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查看更多
最后张老师提示:选择专业一定要秉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综合能力、家庭资源以及未来就业充分做好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科学平衡冷热专业、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统筹考研、就业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