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工程学院比较好的专业统计
1、一流本科专业:
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
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电网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 专业名称 | 立项时间 |
1 | 产品设计 | 2019 |
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 |
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9 |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1 | 南京工程学院 | 市场营销 |
2 | 南京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3 | 南京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 |
4 | 南京工程学院 | 自动化 |
5 | 南京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 | 南京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7 | 南京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4、其他重点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软件工程、市场营销、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江苏省品牌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产品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
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点)
专业类名称 | 专业名称 | 所在单位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工程学院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机械工程学院 | |
车辆工程 | 车辆工程系 | |
材料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材料工程学院 |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材料工程学院 |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 | 环境工程系 | |
电气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力工程学院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电力工程学院 | |
自动化类 | 自动化 | 自动化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自动化学院 |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
网络工程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南京工程学院重点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建设类别 | 专业名称 | 所在单位 | 立项时间 |
重点专业(第一层次)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工程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第一层次)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力工程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第一层次)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第二层次)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第二层次) | 自动化 | 自动化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第三层次)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第三层次) | 市场营销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第三层次)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第三层次) | 电子信息工程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第三层次) | 产品设计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培育点)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工程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培育点)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电力工程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培育点) | 机器人工程 | 自动化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培育点) | 通信工程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培育点) | 数字媒体技术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培育点)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培育点) | 土木工程 | 建筑工程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培育点) | 动画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培育点) | 车辆工程 | 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培育点) | 环境工程 | 环境工程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培育点) | 社会工作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培育点) | 英语 | 外国语学院 | 2019年 |
重点专业(培育点) | 机械工程 | 工业中心 | 2019年 |
校级品牌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2、南京工程学院师资力量介绍
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44.8%,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教师占比超过50%,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特聘教授、省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20人次,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和“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等省级人才团队13个。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4个,省重点产业学院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校级工程化项目教学基地和项目工作坊80多个,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89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超4亿元,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