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大学比较好的专业统计
1、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
2020年度厦门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国家级+省级)
序号 | 专业名称 | 级别 |
1 | 经济统计学 | 国家级 |
2 | 金融工程 | 国家级 |
3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国家级 |
4 | 社会学 | 国家级 |
5 | 汉语言 | 国家级 |
6 | 俄语 | 国家级 |
7 | 广告学 | 国家级 |
8 | 历史学 | 国家级 |
9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国家级 |
10 | 化学生物学 | 国家级 |
11 | 生物技术 | 国家级 |
12 | 生态学 | 国家级 |
1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家级 |
1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国家级 |
15 | 环境科学 | 国家级 |
16 | 建筑学 | 国家级 |
17 | 预防医学 | 国家级 |
18 | 管理科学 | 国家级 |
19 | 人力资源管理 | 国家级 |
20 | 旅游管理 | 国家级 |
21 | 哲学 | 省级 |
22 | 外交学 | 省级 |
23 | 人类学 | 省级 |
24 | 汉语言文学 | 省级 |
25 | 广播电视学 | 省级 |
26 | 考古学 | 省级 |
27 | 天文学 | 省级 |
2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省级 |
29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省级 |
30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省级 |
31 | 环境生态工程 | 省级 |
32 | 生物工程 | 省级 |
33 | 中医学 | 省级 |
34 | 药学 | 省级 |
35 | 护理学 | 省级 |
36 | 国际商务 | 省级 |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 高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建设级别 |
1 | 厦门大学 | 经济学 | 国家级 |
2 | 厦门大学 | 财政学 | 国家级 |
3 | 厦门大学 | 金融学 | 国家级 |
4 | 厦门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家级 |
5 | 厦门大学 | 法学 | 国家级 |
6 | 厦门大学 | 英语 | 国家级 |
7 | 厦门大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国家级 |
8 | 厦门大学 | 物理学 | 国家级 |
9 | 厦门大学 | 化学 | 国家级 |
10 | 厦门大学 | 海洋科学 | 国家级 |
11 | 厦门大学 | 生物科学 | 国家级 |
12 | 厦门大学 | 统计学 | 国家级 |
13 | 厦门大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国家级 |
14 | 厦门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国家级 |
15 | 厦门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16 | 厦门大学 | 软件工程 | 国家级 |
17 | 厦门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国家级 |
18 | 厦门大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国家级 |
19 | 厦门大学 | 工商管理 | 国家级 |
20 | 厦门大学 | 会计学 | 国家级 |
21 | 厦门大学 | 财务管理 | 国家级 |
22 | 厦门大学 | 行政管理 | 国家级 |
23 | 厦门大学 | 电子商务 | 国家级 |
24 | 厦门大学 | 戏剧影视文学 | 国家级 |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 高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建设级别 |
1 | 厦门大学 | 广告学 | 省级 |
2 | 厦门大学 | 历史学 | 省级 |
3 | 厦门大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省级 |
4 | 厦门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省级 |
5 | 厦门大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省级 |
6 | 厦门大学 | 自动化 | 省级 |
7 | 厦门大学 | 土木工程 | 省级 |
8 | 厦门大学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省级 |
9 | 厦门大学 | 环境科学 | 省级 |
10 | 厦门大学 | 建筑学 | 省级 |
11 | 厦门大学 | 城乡规划 | 省级 |
12 | 厦门大学 | 临床医学 | 省级 |
2、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广告学、会计学、化学、生物科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法学、历史学、海洋科学、经济学、财政学、物理学、英语、金融学、行政管理
3、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飞行器动力工程、建筑学
2、厦门大学师资力量介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3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74.3%。共有两院院士32人(含双聘18人),文科资深教授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30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9人、特岗学者2人、青年学者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8人、青年拔尖人才1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8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2项、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