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讯

高考哪些类型的专业不收乙肝病毒携带者

发布时间:2024-01-22 00:27:40 思而思学网

乙肝竟然还影响考大学?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报考哪些专业?

根据《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5相关数据显示,我们国家在对全国15-29岁人群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原检出率为4.38%,数据不可小视,如果乘以15-29岁这一庞大的群体数量,毫无疑问在适龄入学的准大学中,有上万人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

最近几天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外卖平台拒录病毒性肝炎骑手”事件,表明了对于乙肝病毒以及乙肝患者的社会歧视还在继续存在。

很多家长都在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份被大学拒之门外?并且前几年天津师大乙肝学子因歧视而自杀的事件还没有从人们的头脑中淡去?那么自己的孩子会不会也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份而遭受同学的歧视、从而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影响正常入学

其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以及教育部三部委就曾经联合发文,明确要求今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进行乙肝五项检测,也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入学、就业需要检查肝功能的,应改为检测转氨酶项目。

从上面可以看出,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影响正常的入学的。

但是由于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在相关专业的选择上,特别是对卫生和公共安全健康要求比较高的一些专业,如军校、餐饮、幼教等相关专业不建议选择。

在入学之前,建议还是到医院去做肝功能以及乙肝病毒定量检测,如果肝功能正常可正常入学;但是肝功能出现异常并且乙肝病毒含量比较高的话,则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活动强烈,不仅仅增大传染概率,并且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还会耽误最佳时机,贻误病情。

乙肝病毒虽然现在还没有药物可以彻底治愈,但是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将病毒含量控制在较低水平,并且达到临床治愈,让乙肝病毒感染者和健康人没有任何差别。

乙肝传播方式:

乙肝传播方式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隐匿的血液接触如纹眉、修脚、打耳钉、纹身、静脉注射毒品等也会传播。

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接触、握手、拥抱、同一宿舍、公用厕所等无血液接触不会传播病毒。

乙肝病毒感染者日常应做到以下三点:

  1. 有良好的安全卫生观念。在生活中应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牙刷、刮胡刀、脱毛器等私人物品;并且不用血液故意污染易接触物品,减少病毒传播概率;不同性性交、与异性性交时应带安全套。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我们防治乙肝病毒具有积极作用。在饮食上减少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品;早睡早起、不熬夜;积极运动。

  3.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很多人在得知自己得病后一蹶不振,惶惶不可终日,这样反而会加重病情。平时保持乐观积极心态,有助于疏肝理气,促进病情恢复。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离人们彻底治愈乙肝的日子越来越近,得了乙肝也不用怕,就当是人生道路上的磨砺。用爱和阳光去面对肝病和肝病患者,让因为乙肝其实而发生的社会悲剧不在重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