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企合作的意义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1.校企合作,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技能人才。近年来,各地频发“技工荒”,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强调这是我国高级技工荒”,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事关大局的战略意义。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全面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将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社会和企业急需的各类技能人才,缓解化解“技工荒”,无疑是当前企业和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政治任务。
2.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既能把本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培养人才的职业院校,又能直接参与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与职业院校共同制订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实训内容和技能评价标准,达到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稳定需求。同时,还能利用职业院校的培训优势,定期对在职职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保证职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能够跟得上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脚步。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校企合作,有利于职业院校的发展
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建立起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一是能够更直接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二是推行“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三是通过设立校外实训基地,“把车间建在学校,把课堂设到车间”,不断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四是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选派教师定期进企业挂职锻炼和参与实践,以实现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里的技术专家、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可以到职业院校兼职,直接参与到教学、教研工作中去,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校企合作,有利于技能人才的培养
校企合作能够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在职业能力由低向高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对具有普遍性的专业基础和程序性操作方法能力进行培养,企业对学生更多地通过在具体的岗位上“干中学”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提高,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具体的实践高效率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使学生随着实践积累的过程不断推进,能力水平层次的提高不断提升。同时,校企合作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也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
二、校企合作的七种模式
1、“企业引入”模式。由学院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将企业引入学校,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通过合作方式,企业得到了学校在厂房、技术及技术工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学校获得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参与技术开发等机会,取得了生产与教学双赢的效果。
2、“设备共享”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提供设备,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进行生产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使双方的设备兼具教学和生产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3、“技术推广”模式。由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企业产品),以学院教师为主体针对本院学生及社会人员开展的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培训。通过这种合作,学生获得了最新的技术培训,掌握了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而企业则达到了发展潜在客户的目的。
4、“岗位承包”模式。学院承接企业生产流程外包业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开展生产活动,教师成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生交替进行顶岗工作。通过这种合作,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而学院的师生都得到了真实生产的锻炼。
5、“校企共训”模式。将企业的内训机构引入到学院,学院免费提供场地和设备,双方共同组建“捆绑”式培训团队,为企业员工和学院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这种直接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培训师资的模式,使学院的课程能紧跟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同时扩充了兼职教师队伍。
6、“培训移植”模式。移植跨国公司的员工培训项目,由企业提供设备及教师培训,教师取得企业的资格证书后,为企业培训员工,同时面向学生实施“订单式”培训。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学校不仅在设备、技术上获益,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7、“实训承包”模式。由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和师资,在校内建设仿真实习场所,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同时承包学院的相关实训课程。
三、校企合作的前景展望
校企合作,共享共赢。但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在制度方面,尽管国家和省、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指导方针及原则,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缺乏约束力和驱动力,降低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在运行方面,校企合作缺乏起协调服务作用的第三方。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应有第三方进行协调、监督和服务,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在内涵方面,合作的层次还比较低、范围还比较狭窄,基本停留在学生就业和企业招工层面。这些都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广泛深入开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校企合作的的前景还是一片光明的。
1.政府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各项优惠政策将不断推出并得到全面落实,责、权、利对等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一是鼓励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借助职业院校的培训优势,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二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对于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意外伤害保险费等费用,资助和捐赠给成员学校的用于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资金和设备费用等,进行税前扣除。三是建议把是否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和谐企业、和谐园区和优秀企业家评选等评先评优活动的一个约束性指标。四是充分发挥各种媒体作用,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以及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2.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作为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企业不能只是满足于用人,还应积极参与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发展、产业格局的逐步形成,将有更多具有战略眼光和一定經济实力的企业成长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一来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二是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培养和储备更多的技能人才,保持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校企合作内涵进一步拓展
一是要充分发挥与市经信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桥梁作用和职教联盟的平台作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构建更加广泛、更为巩固的校企合作关系。
二是积极探索“把学校建在企业,把企业建在学校”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吸引企业融资合作办学。吸引更多的骨干企业引进校园,提升校企双方的融合程度和合作水平,共同做好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
三是加大“订单培养”合作力度。在所有专业和班级都建立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逐步扩大定向班的比例,真正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
3、选择“校企合作”的学校,学生需要注意什么?
1、合作企业的规模
正规的校企合作学校,学生完成学业后,学校是直接安排就业的。而有些学校名义上是把学生交给了规模宏大的企业,实际上那些企业都是一些“小作坊”。而这种“小作坊”基本都是个坑,还会把学生推到第三方中介公司,由中介公司帮学生找工作。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可以提前了解一下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看看企业是否靠谱,拒绝“小作坊”。
2、学费情况
一般来说,校企合作学校的学费会高一些,但也不是高的离谱,具体还是要分专业。像计算机类、民航、高铁类的专业,学费会贵一些。有些学校的专业不仅是订单班,学费还非常低,这种情况,大家就要慎重了。
3、学习态度
这一点重中之重。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顺利签订就业协议后,就对学习“不闻不问”,觉得反正也签订就业协议了,混到毕业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上班了,这种学生不在少数。企业也拥有一定的考核目标,会对学生的能力、成绩有一个综合判断,只有符合条件的学生才能顺利就业。因此,签订了协议后,不代表就可以坐等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