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产业扶贫调研报告最新篇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下面是思而学教育网小编收集的2017产业扶贫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2017产业扶贫调研报告1】

按照市政协第20次常委会议精神及《关于市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实施精准脱贫,提高脱贫实效”的实施方案》要求,我局成立专题调研组,采取点面结合、更重视第一手材料挖掘的方法开展调研。面上主要吸收市扶贫局及各县区农业部门提供的整体材料。点上选择了洛南、丹凤、商南三县,突出特色农业产业,深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进行现场调查,与贫困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及基层干部进行深入交流。调研组内部开展认真讨论,逐步形成共识。通过调研,我们对产业脱贫有了更深的认识,形成了对产业精准脱贫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产业脱贫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贫困村70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6.13万户49.05万人,按照“五个一批”脱贫路径,产业脱贫户8万户27.69万人,占全市总贫困户、总贫困人口的49%和56%。精准脱贫战略实施以来,各地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积极探索实践,产业脱贫工作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一是创设扶持政策。市级层面出台了商洛市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金融扶持办法》和《资金整合扶持办法》。各县区也结合实际较快制定了一些产业脱贫措施和办法,设立产业脱贫专项资金,为产业脱贫提供了初步的政策基础。二是搭建融资平台。要求县区设立脱贫贷款担保储备基金、脱贫风险补偿基金和脱贫农业保险补贴资金制度,通过财政担保满足贫困户产业脱贫的贷款需求。三是壮大脱贫龙头。各县区都抓住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这个“牛鼻子”,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3家,现代农业园区10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749家、成员5.03万户,家庭农场359家,职业农民1670人。四是大力开展产业脱贫实践。各地结合县域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劳务、服务五大类产业,积极开展特色产业精准脱贫的实践,探索产业脱贫模式。商南县加快探索“四借四还”产业脱贫模式;洛南县高度重视金融助推产业脱贫工作;丹凤县、镇安县、柞水县率先设立产业脱贫专项资金;山阳县探索建立产业脱贫技术代理、金融脱贫资金撬动和电商脱贫网上营销“三大机制”,进一步拓展了产业脱贫的工作途径。

二、存在突出问题

一是贫困户自主发展能力严重不足。贫困人口主要居住在边远山区,生产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产业规模小而分散,管理水平粗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自主发展产业难度很大。二是工作机制尚不完善。产业脱贫工作涉及面广,但缺乏指导有力的领导机构,产业部门深度参与较少,权责脱离,工作合力没有充分发挥。三是产业及金融扶持政策不健全。县级对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还不够具体和明晰,对贫困户的金融扶持政策真正落实也较难。调查中,大部分县区对贫困户最基本的5万元小额产业脱贫贴息贷款还没有放贷到位。四是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部分经营主体自身实力和履行社会责任能力不强,难以与贫困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五是依赖思想和观望心态严重。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普遍,严重依赖政府;部分基层干部对产业脱贫充满期待,但有想法没办法缺能力,只好抱持观望心态。

三、思考与建议

产业脱贫的核心是把贫困户植入产业链条中,是真正的“造血”式脱贫,具有内生性、可持续性和不易返贫的特征。产业脱贫承载着超过半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重任,相较于其它更依赖政策性的脱贫路径,产业脱贫的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显而易见,更应得到广泛重视。各级各部门都在积极探索,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精准产业脱贫方式。发展特色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根本举措。按照中央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和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进产业脱贫工作首先要精准产业脱贫方式,核心是激发和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也就是变“输血式”脱贫为“造血式”脱贫。一要积极鼓励自主式脱贫。通过精准识别,对于有发展潜力、特色产业突出的贫困户要在资金补助和项目安排上优先扶持,策划实施一批特色产业脱贫项目促进其自主脱贫。二要大力支持带动式脱贫。我市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滞后,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户比重很大,加快实施带动式脱贫尤为重要和紧迫。重点支持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与贫困户建立稳定带动关系,向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助推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精准选择脱贫产业。要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分类指导、长短结合”的原则,科学分析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选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产业。就全市来看:一要精准选择市级优势产业。以现有特色优势产业资源为基础,重点突出核桃、板栗、中药材、生猪、土鸡、山羊、食用菌、茶叶、马铃薯、蔬菜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突出发展“八大件”,建设“八大园”,创建“八大品牌”,拓宽“八大增收渠道”。二要精确选择地方特色产业。各县区要依托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优先培育1-2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地方特色产业,加快建立一批如商州设施农业、洛南烤烟、丹凤肉鸡、商南水杂果、山阳九眼莲、镇安魔芋、柞水花卉等促进贫困户脱贫的地方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产业基地。当前重点要选择市场好、周期短、见效快、1-2年内可脱贫的特色种养业,长期配套发展林果业、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确保贫困户能够实现稳定脱贫。

(三)精准产业脱贫带动模式。针对一家一户分散发展产业规模小、水平低、效益难保证的实际,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资金扶持、龙头带动”的思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合作社和产业大户,加快推行“现代农业园区+基地+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合作社、产业大户+贫困农户等产业脱贫带动模式,积极拓展产业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丹凤华茂牧业公司坚持绿色生态的种养方式,围绕生态肉鸡、土鸡养殖“两圈一线”框架,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方式,积极探索龙头企业脱贫带动模式,带动散养鸡养殖脱贫189户600人,实现就业脱贫81户200人,使龙头企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更大作用。商南海鑫现代农业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贫困农户”的模式,建设标准化钢架大棚60个,按照工厂式菌包专业化生产+农户分散出菇管理“百万袋”模式组织生产香菇,在黑漆河村建立标准化食用菌脱贫攻坚基地,带动全村55%的贫困户加入公司发展食用菌产业脱贫。商南鸿伟公司推行“借鸡还蛋”模式,为贫困户提供散养鸡苗,统一技术标准和服务,固定价格回收鸡蛋,带动周边贫困户规模化发展生态养殖。二是农业园区承载型。丹凤民乐现代农业园区,依托商洛民乐农业科技公司和丹凤武关蔬菜专业合作社,接纳周边350户贫困户,通过“园区+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模式带领贫困户脱贫,推动设施农业、食用菌、活性炭加工和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三是合作社帮扶型。洛南广汇兔业合作社在保安镇杨庄村,牵头成立了合作分社,为社员提供断奶仔兔、全价饲料、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产业化服务,带动全村15户贫困户发展肉兔产业,贫困户饲养200只年出栏10茬即可实现当年脱贫。目前,这种“肉兔育肥”模式正在保安镇加快总结推广。四是能人大户引领型。发挥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种养大户等带动作用,用身边的典型激发贫困户转变观念,带动贫困户以各种方式加入特色产业发展,引导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普及推广,提升贫困户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加快贫困村、贫困户分散生产向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转变。

(四)精准利益联结机制。一是探索新型机制。鼓励开展股份合作,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小额贷款资金等入股,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受集体收益分配权;有关财政资金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探索创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资本、农民变股民”的新机制、新途径。二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参股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完善新型经济主体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二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努力实现“双赢”。

(五)精准产业脱贫政策。一要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商洛市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结合县区实际,研究制定每个脱贫产业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扶持的主体、环节、重点、标准及方式,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激励贫困户自主发展特色产业,充分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二要强化金融扶持政策。一是狠抓脱贫贷款政策落实到位。首先要确保5万元以下、全额贴息脱贫贷款政策的全面落地,加快开展农村“三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全面落实“个人贷”,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其次,对带动脱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贷款要简化程序,适度提高信用贷款额度,认真落实产业脱贫“企业贷”政策。二是加大保险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特色产品自然灾害保险,探索开展价格保险试点和脱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三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设立脱贫攻坚专项资金,有效整合各方脱贫资金,明确产业脱贫资金规模,有效建立起与产业脱贫任务相适应的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四要配套产业支撑保障政策。支持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培育特色产品品牌。加快有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强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

(六)精准产业脱贫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在产业脱贫中的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成立产业脱贫领导机构,加快建立和完善一个“牵头有力、分工科学、权责匹配、考核驱动”的产业脱贫工作机制,有效发挥产业部门熟悉产业发展规律的优势,切实形成合力,深入研究产业模式,探索创设扶持政策,加强督查指导,加大产业脱贫考核权重,实行严格考核问责,推动产业精准脱贫工作突破发展。

【2017产业扶贫调研报告2】

农牧业在四川省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部分贫困地区农牧业助农增收的贡献率已超过了70%,是贫困地区农牧民世代经营并赖以生存发展的传统、基础产业,也是拓展贫困地区群众增收渠道的骨干产业。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牧业,是当前实现农牧民就地脱贫最为现实的选择。

1 产业扶贫现状

1.1 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扶贫产业逐渐向规模化发展,形成了一大批有带动能力、发展前景、科技支撑和示范作用的地方特色扶贫产业,脱贫致富成效显著。2015年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藏区的88个贫困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 373.86万吨,蔬菜产量1 467.79万吨,水果产量254.49万吨,实现稳中有升。出栏生猪2 959.49万头、出栏肉牛196.54万头、出栏肉羊715.35万只、出栏家禽19.34亿羽。

1.2 休闲农业不断发展 四川省休闲农业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带动农民致富的行政村已超过5 000个,带动了1 000余万农民受益。休闲农业已成为产业精准脱贫的重要方式。

1.3 加工流通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在净化分级、干燥预冷、储藏保鲜、包装等环节,贫困地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得以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三农”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电子商务,起步虽晚,但势头迅猛,正在改写贫困地区商品流通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1.4 产业组织蓬勃发展 “十二五”期间,贫困地区产业组织化水平蓬勃发展,在种、养、加、销各个环节培育和壮大了一批扶贫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带动力彰显,市场竞争力增强。产业组织模式的发展壮大,极大地推动了扶贫产业不断向多种经营拓展。

2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1 面临的挑战

2.1.1 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产业发展比较粗放,产业增长动力主要依靠土地资源、农资消耗、自然生产和劳动投入。产业基地小型分散,专业化、产业化程度低,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科技含量不足,跨市州、跨区县较大规模产业基地的建立还不完善。生产营销体系不健全,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各个环节联系不紧,商品转化率低,初加工多,深加工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多而杂,知名度低,缺乏产业核心品牌。市场观念不强,区域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较低。休闲农业还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贫困地区优越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综合利用。

2.1.2 生产要素支撑薄弱 贫困山区大多位于偏远高寒山区,生态条件脆弱,资源承载力弱,土地产出率低,农业灌溉条件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等先天不足的劣势,使得扶贫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改观。长期以来扶贫产业综合产出率偏低,各级政府对扶贫产业发展投入不足,扶贫产业主体收益较低,缺乏对工商资本和农户等生产投入主体的吸引力,贫困地区金融失血严重,阻碍了扶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1.3 自我积累少,投入缺口大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低,特别是县域经济比较薄弱,发展积累少,加之过去产业发展基础差、起点低,在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1.4 产业扶贫方式有待优化 偏远地区被边缘化,产业发展以行政区划为单位,产业布局和基地建设各自为政,形成产业点状分布。加之在产业发展中的“三边”(城市周边、公路两边、旅游点周边)现象突出,导致贫困人口较多、产业发展落后、贫困程度较深的偏远乡村产业发展项目覆盖极少。差异化扶持措施力度不够,产业扶持政策一刀切,产业发展偏重共同发展,对贫困村、贫困对象没有实行差别化政策扶持,许多贫困村、贫困对象因自身发展能力受限而失去产业扶持机会。

2.2 面临的机遇

2.2.1 政府高度重视,为产业扶贫营造良好组织保障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全省涉农部门不断加大探索力度,创新工作机制、拓展扶贫领域、开辟扶贫路径、加大资源整合,积极推动并形成了以大扶贫机制为重点的新型扶贫开发机制。

2.2.2 重大战略实施,为产业扶贫创造良好宏观环境 “十三五”是四川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与此同时,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产业布局向西部倾斜,全省经济将呈现快速发展,产业扶贫的扶持规模逐步扩大。财政支持、税费优惠、金融保险等特殊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促使资金、项目、科技、人才等要素不断向贫困地区聚集,为产业扶贫发展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2.2.3 两化发展加快,地方特色产业市场容量拓宽 两化发展加快推进,有利于农产品消费人群的发展壮大和农村新型特色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大大拓宽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市场容量。对于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商品率,促进贫困地区农户收入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2.4 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生产力将显著完善 随着中央片区扶贫开发方针的深化、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加速实现,以及全省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业产业生产条件全面改善。这对于现代生产要素向贫困地区加速转移,增强贫困地区扶贫产业抗风险能力,加快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和外界目标市场间的耦合与对接,将起到重要作用。

3 贫困地区产业布局研究

3.1 产业布局现状 依托资源禀赋推进扶贫产业布局,全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快速融入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体系,产业区域布局更趋合理,例如在畜牧业方面形成了藏区牦牛、羊产业带、大小凉山彝区牛羊特色家禽产业带、秦巴山区和乌蒙山区生猪家禽肉牛肉羊产业带。

3.2 总体布局研究

3.2.1 秦巴山区 重点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富硒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业。稳定粮食生产,做大做优马铃薯产业,提升发展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道地药材等地方优势产业,加强富硒农产品生产和推广,积极培育特色山珍、特色干果、木本药材、地方水产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肉牛杂交改良、肉羊良种推广,积极鼓励林下特色养殖。

 3.2.2 乌蒙山区 深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绿色、优质、错季”特点,重点发展优质蔬菜、马铃薯、烟叶、蚕桑及热带水果,稳定发展畜禽养殖,积极发展特色干果、药材、林下种植养殖。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热带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

3.2.3 大小凉山彝区 做大做优马铃薯产业,扩大荞麦、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生产。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推动半细毛羊、黑山羊等草食家畜适度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特色食用菌、有机茶叶和水果种植。

3.2.4 高原藏区 重点发展高原生态特色农牧业。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基础上,稳步发展特色青稞,积极发展高山蔬菜、特色水果、食用菌、道地药材,加快发展牦牛、藏羊、藏猪、藏香鸡等高原特色畜禽,稳步发展草食畜牧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3.2.5 片区外贫困地区 积极推动粮食品种改良,稳定发展优质高产粮油、蔬菜,扩大蚕桑、茶叶、水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发展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快发展生猪等畜禽规模化养殖和池塘健康养殖等水产养殖业。按照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要求,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打造一批农产品高产高效安全基地和农产品初加工园区。

4 工作建议

4.1 目标任务 《四川省产业扶贫专项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安全高效、跨乡联县”特色支柱产业体系,产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贫困地区产业助农增收人均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基本实现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4.2 重点工作

4.2.1 建设特色优势产业

4.2.1.1 特色种植业 一是立足于粮食基本自给,大力推广水稻、小麦优质专用品种,推动“粮改饲”,扩大饲用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推进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高脱毒种薯推广面。二是加快发展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中药材、蚕桑、花卉苗木等特色种植业。

4.2.1.2 生态畜牧业 着力推进生态畜牧业提质增效。一是推进畜牧业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继续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项目,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发挥大型一体化企业的引领作用,促进畜禽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二是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推动畜牧业结构调整,巩固和稳定川猪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饲用玉米、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新格局。

4.2.1.3 水产养殖业 进一步挖掘贫困地区水产养殖潜力,拓展养殖空间。一是因地制宜,分类发展。二是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配套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以及环保处理设施设备,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4.2.2 农产品加工流通

4.2.2.1 提升产地初加工水平 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充分发挥补助政策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补助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

4.2.2.2 完善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 立足于服务“四大片区”农产品流通,分片建设一批农产品集散中心、专业交易市场和跨区域加工配送中心,完善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完善配套仓储、物流和冷链设施。完善市场中介服务,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营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积极参与市场建设。支持农村电商网络示范建设,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开展农村电商网点试点工作,发展“互联网+特色农业”品牌,打破贫困地区市场信息隔阂。

4.2.2.3 加快农业品牌创建 积极组织农产品申报“三品一标”认证登记,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持续健康发展。引导支持中、小品牌整合,引导工商资本进入贫困地区,打造区域品牌。加强品牌营销推介,创新农产品品牌推广、营销方式,结合“互联网+”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宣传展示。

4.2.3 加快休闲农业发展

4.2.3.1 建设休闲农业景区 建设一批农业主题公园、农业观光体验园区、农业科普教育园区等休闲农业景区景点,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

4.2.3.2 开发休闲体验产品 在具备自然生态好、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等条件的贫困村,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兴办农家乐,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专业村。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发展休闲农业,建设休闲农庄,解决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

4.2.3.3 开拓现代营销市场 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省级示范农庄、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等国家和省级知名品牌,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开发以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为主题的特色产业活动,扩大产业影响。发展互联网+休闲农业,组织经营主体在专业网站上开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推介、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加快构建休闲农业现代营销市场。

4.2.4 完善农业经营体系

4.2.4.1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重点扶持与特色优势产业关联度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提高农民的自我组织、生产管理和风险防范能力。

4.2.4.2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鼓励和引导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生产技能的种养大户优先接受培育,使其转型升级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把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骨干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手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强技能培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回乡务农创业的大学生、青壮年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

4.2.4.3 生产社会化服务 加强贫困地区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实施“四大片区”急需紧缺人才选拔培育计划、基层农技人员“特岗计划”,对基层农技推广公益性服务机构提供精准支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拓展供销合作社在土地托管、农产品流通、农村合作金融、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经营服务能力。

4.2.5 强化科技示范推广

4.2.5.1 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建设覆盖88个县的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贫困地区专家大院;灵活运用多种科技协同服务模式,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示范、推广转化、技术培训、中介服务和产业带动,推进高校院所与贫困地区的紧密结合。

4.2.5.2 深化农业技术扶贫行动 继续开展“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开展技术扶贫行动”;充实完善驻村农技人员队伍;组建专家咨询服务团队;落实驻村农技员工作责任;强化驻村到岗督查;健全帮扶联系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台账,做实工作日志。

4.2.5.3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示范 启动实施科技扶贫专项行动计划,加大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力度,不断增强产业扶贫的技术支撑。

4.2.6 创新科技扶贫体制

4.2.6.1 健全科技金融长效对接机制,建立面向贫困地区常态化的科技金融对接模式,引导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形成支持科技扶贫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4.2.6.2 鼓励和支持信贷风险补偿、科技担保、创投基金、天使基金等多种金融模式支持贫困地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

4.2.6.3 推进贫困地区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和科技人员激励政策试点,鼓励科技人员在科研单位和农业企业之间双向流动。

4.2.6.4 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鼓励科技人员扎根贫困地区,在贫困地区创办领办企业、培训产业技术骨干、提供技术咨询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