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23-11-12 10:15:17

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活动总结(一)


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推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要把践行“两学一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融入党员教育新常态,着力打造信念坚定、纪律严明、勇于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需在三个落实上下功夫。

一要在强化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强调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问题解决不好,世界观就会出现偏差、人生观就会迷失方向、价值观就会出现错位,必将影响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根基。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要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学党章党规、学系列重要讲话,坚定“三个自信”,补足“精神之钙”。通过系列学习教育,把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落实上同步,以实际成效展示学习效果。

  二要在讲纪律守规矩上下功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和党规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任何人,不管官有多大、资格有多老,都要讲纪律守规矩,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认真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把党员干部队伍管好用好,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守住“底线”、不越“红线”,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自觉按党章党规办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履行入党誓言、树好自身形象,为党增光添彩。要严格执行党纪党规,敢于高举党纪党规戒尺,自觉维护好党纪党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使党员干部不想、不敢违规违纪。

  三要在发挥党员作用上下功夫。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让党员干部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要以“为党旗添彩、让党徽闪光”为主题,根据不同层次,扎实开展好以“亮职责、亮承诺、亮实绩,民主测评”为主要内容的机关党员“三亮一评”活动,使每一名党员都能以活动载体发挥自身作用,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要教育引导每一名党员干部,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自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立足岗位作贡献,勇于担当有作为,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一心一意谋发展、真抓实干攻扶贫,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作贡献、出实力。

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活动总结(二)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不忘初心,30多年扎根太行山区,用实际行动来演绎不平凡的一生,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出自《华严经》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做事情,始终如一地保持当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得到成功。

作为党员,做到不忘初心,要向李保国学习。入党时,在党旗下,我们立下了铮铮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便是一个党员的初心。要做到不忘初心,我们必须加强对党章的学习,并切实把党章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党章明确了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奋斗纲领,明确为党的纲领和目标奋斗的途径和要求,为党员讲政治提供了最基本的遵循。党员通过学习党章,才能够弄清楚作为党员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能把握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诚然,有一些党员,甚至是领导干部,渐渐忘记了自已入党的初心,忘记了作为人民公仆的身份,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走上了触犯党纪国法的不归之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此类“忘记初心”的党员,终究得到了法律的制裁。只是待到锒铛入狱,幡然悔悟,却是悔之晚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一名党员都应该如此。仔细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否能人民安危冷暖时刻记挂在心?是否能够慎独慎微、淡泊名利?只有不断反躬自省,才能够不断净化自我、提升自我,进而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才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党员。

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活动总结(三)

其貌不扬,默默无闻,李保国同志是河北农业大学一名普通的教授,在“专家”、“教授”被各种调侃的网络时代,他去世后河北多地农民自发在村设置灵堂为他守灵,上百万网民为他在网上点亮烛光哀悼祭奠。日前,中组部追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对他的先进事迹作了重要批示,号召全党同志向这位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学习,笔者看完他的事迹,备受感染。

  他是一位平凡的农民教授。照片中的他,皮肤黝黑、头发稀疏、衣着朴素、笑容憨厚,看起来分不清是农民还是教授,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不贪功不图利,35年来每年200多天扎在农村,还曾隐瞒教授身份攻读博士学位。有人劝他不必总是干技术员的活,不如争取个院士头衔,他说“国家需要院士,也需要技术推广服务的人才,当院士是未知数,搞技术服务让更多的老百姓摆脱贫困是已知数”。

他是一位伟大的科技专家。在太行山农民的眼中,李保国是“科技财神”、“太行山新愚公”,35年来他先后取得研究成果28项,推广36项实用技术,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种”出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享誉全国的品牌农产品,“建”起了前南峪、葫芦峪等山区综合开发治理的样板,累计带动贫困山区增收58.5亿元、10万贫困群众摆脱贫困。他用科技的力量,把荒山秃岭变成金山银山;他用责任与担当,让贫穷困苦变成富裕文明。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绿了荒山,白了头发。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平凡的工作,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为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树立了优秀的榜样。反思我们有些年轻党员干部常常想着如何“升职加薪、追名逐利”,更应当向李保国同志学习,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奋发有为,涌现出更多“李保国式”的时代先锋,让更多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