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1)
前些日子好友推荐了一部片子,《我在故宫修文物》。
“啊,不是我在广场吃炸鸡么?”
然后就收到了一个扣鼻屎的表情…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央视这个月推出来的一部纪录片,被称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在我看来,算是最接地气的故宫纪录片了。纪录片主打“修复”二字,分三集,第一集为青铜器、宫廷钟表、陶瓷的修复,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再到第三集的书画修复、临摹和摹印。(看完了才觉得三集也太短了吧!)
记得小时候看另一部纪录片《故宫》,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各路历史重演,专家们的正襟危坐,灰头土脸的文物,好似非得端端正正地坐着才能观看。可是如今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们看到故宫也可以变得萌萌哒。故宫里的修复师也并非都是些垂垂老者,还有一群高颜值的七八九零后。
星期一的早晨,陶瓷组的纪东歌在空无一人的故宫里骑车穿梭,旁白里流出“最早享受过的人,是百年前的末代皇帝溥仪”。书画组组长杨泽华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修复完《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里面的一个人物说,“你看,这个人像不像赵本山!”修复完寿康宫里世界上体量最大的海南黄花梨柜子,青铜修复师王有亮坐在对面的炕上静静观赏,“乾隆的生母,当年也许就像这样,坐在这里欣赏过自己的柜子。”
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和特殊生命体验。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代三彩马,乾隆皇帝用过的黄花梨百宝嵌顶箱柜……在这些顶级的文物修复师中,这些尘封的文物又焕发了往日的光彩。师傅们说,“我们的职业生涯,是能够留下点儿什么给后来人。”
个人最喜欢的是钟表师傅王津,温文儒雅。面对华人收藏师黄嘉竹拿着维多利亚女皇女儿的怀表炫耀时,王师傅一直保持着浅浅的微笑,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可能是想跟故宫的比试比试吧。故宫钟表,可以说是在世界上,无论是藏品或者件数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展览馆看自己年轻时修过的钟表,王师傅脸上露出了一种难以言表的表情,看着有点儿心疼,文物修复算是和自己的人生对话的过程,更何况是修复的是提醒时间的钟表。在当下修一个钟表只需要一两个小时,而王师傅修一个三元桥却要用整整两天,所以王师傅的时间感与我们是不同的。“钟表的修复,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好像永远没有尽头”,这份工作真的需要耐心与韧劲儿,就像王师傅说的“只有真心喜欢才坐得住”。
文物修复算是一门手艺。最初对手艺人产生兴趣,是读了汪涵的《有味》。从靖港香干、糍粑再到到油布伞,乡间的手艺人在作坊里日日辛劳,双手在灶台前起起落落,那些我们常怀念于齿间的美味还有儿时的斑驳记忆就此诞生。于是,“手艺人”三字变得刻骨铭心。
但是只讲一群人在坚守一个日渐微弱的手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叶君认为这样调调的片子已经太多,于是他和团队将这部纪录片聚焦在了现实生活,探讨现代人与故宫的关系,既有修复技艺,也有不同性情的人物,还有故宫的生活细节,当然还要有情怀……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出宫”之后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叶君回答,“这个职业真让人羡慕!还有,故宫的女孩们好有气质啊!”
2016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2)
如果有时间,可以在看各种美剧、英剧、日剧的间歇,或是少看两集手撕鬼子、宫斗、婆媳撕逼、老公出轨的国内剧,花两个小时看看这部三集纪录片,然后,你会被一群人打动,你会感到热血往上涌,你还会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所谓最牛x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当仁不让。
这片让我看得热血,可又让我特别特别的难过。因为我看到了师傅们工作地方的狭小局促、工作环境的杂乱、工具随手堆放而没有规范的区域、工作台的拥挤有的甚至在灶台旁、修缮古画工作台放不下只好把长轴画卷的一段放到一旁的材料堆上、徒手搬挪文物、运输文物时的简陋粗糙。不是崇洋媚外,对比邻国日本的文物修复,他们有现代的工作室、宽敞的工作间、搬挪一定戴手套,运输时以搬运木质佛像为例,必须先将佛像全身包覆,然后进行绑缚,再然后放到量身大小的木质框架结构中,再把所有和框架的接触点都垫上缓冲辅料,最后用合适的工具运输,而片里的佛像运输完全裸露、直接绑缚、用还不及佛像一半长度大小的简易小推车。。。
这可是故宫修复,CCTV,应该是代表了现在中国的顶级文物修复生态啊。。。
希望故宫博物院尽早北迁,把办公室、电线电缆电话线、锅炉房、食堂全都挪走,把古迹之外的人为破坏还原。
和故宫一样,今日的北京城已经完全验证了当年梁先生的预言,如果当年能走了他那条路,那么今日的北京将会是百倍精彩的京都,而那些精彩,我们再也看不到了。
希望下辈子能干这行 (生员都是来自美院的毕业生,这辈子看来是没戏了)。。。
2016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3)
如果你去B站刷《我在故宫修文物》弹幕版,看到满屏飞过的“王师傅好帅”、“王师傅嫁我”,千万不要惊讶。
网友们口中的“王师傅”,是故宫博物馆钟表组的王津师傅。他手艺高超、儒雅、笑容温暖,当然,能让网友实力表白的不只是颜值,他的匠人匠心,能让弹幕里哭成一片。
说说片中一个细节: 王老师,背着手,站在慕名而来的人群中,望着橱窗里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对着镜头说了句,“有点心疼。” 因为展示时这些钟表是静止的,而只有看了纪录片才知道,钟表被修好的那一刻时,犹如精灵附体再生,让人悸动。
其实,还原这些“文物医生”的日常形态,是这部纪录片最接地气,也最成功的地方--
修瓷器的师傅完成的特殊任务竟然只是骑个电动车去故宫外抽烟;
木器组的日常生活就是修木雕、打杏子吃;
一个气质很好的妹子,周一闭馆时就在空无一人的太和殿广场上骑自行车,旁白说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100多年前的溥仪!
修复师是件苦活、细活、安静的活,它和传统手工艺一样,有着失传的隐忧,比如像故宫科技部的百宝镶嵌组、漆器组、织绣组等,已经没有老师傅传帮带了。于是近些年,科技部进了许多80后、90后,让修复工作得以传承,年轻人的到来,也为这些手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气息。
正如片中说的那样,这些修复师对待文物,并没有常人想象得那样战战兢兢,反倒是透着一股子寻常日子的云淡风轻。
镜头里,修复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磨性子。师傅告诉弟子的第一句话也是这句:只有耐得下性子,才能做好文物修复工作。
“其实对于纪录片也是一样。”萧寒说,这部片子也是“磨性子”的成果。在2015年4月正式开拍前,他们用了5年时间去做田野调查,一趟趟地去故宫看他们工作、熟悉人物,光是调查资料便写了10万字。
为了拍摄这些人,摄制组在故宫里一待就是4个月,“我们去拍他们养兔子,拍他们喂故宫里的猫,拍他们聊天和娱乐,甚至跟着他们一起吃饭、回家。还原师傅们的日常,从工作到生活。”萧寒的助理程薄闻说。
刷完纪录片后,看到一个评论:“我不知道这些师傅能赚多少钱,但是我希望他们能赚很多很多钱!”
心底暖暖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