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大全

关于王尔烈家训观后感

王尔烈,字君武,号瑶峰,1727年出生于辽阳州(今辽宁省辽阳市)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王氏家族原籍河南,后迁往扬州,明末,王尔烈四世祖任辽东都司指挥,便定居于辽阳城南三十里风水沟。1771年,王尔烈在恩科会试中考取二甲第一名,这是自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以来,关东人所取得的最高功名。他博学多才、工诗文、善书法,是关东文化的代言人;他为人和善、讲忠信、行孝悌,是乡间楷模、闾里师表;他为官清正,不贪渎,不谄媚,双肩明月,两袖清风,是为官者的典范,曾被赞誉为“关东第一才子”。

【2016关于王尔烈家训观后感1】

为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按照弓长岭区纪委和弓长岭区机关工委的要求,弓长岭区审计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班子会,研究落实观看《双肩明月 两袖清风??关东才子王尔烈 的传世家训》活动。5月16日,弓长岭区审计局全体机关干部在审计局办公室集中观看了《双肩明月 两袖清风??关东才子王尔烈的传世家训》专题片,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园”文化,进一步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王尔烈文化是一笔内涵及其丰富、价值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但是只是资源,而且是文化资源;不但是社会既有的文化底蕴,而且是未来发展的文化基础。会后要求每名党员撰写观后感,我们可以从其非凡经历中汲取精神养分,从其人格风范中获得榜样力量,从而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和提升自我。

【2016关于王尔烈家训观后感2】

10月20日,继福建龙岩客家家训首集专题片《振纲立纪兴家报国》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头条位置播出后,第二集《训以治家 “八德”育人》又在该网站显著位置播出。该集主要介绍全国首家家训馆“永定客家家训馆”的基本情况,以及永定客家祖训家规以其特有的教化作用,在教育、激励客家子弟在做人、处世、治家、创业等方面所遵循“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内容。

今年9月24至26日,*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福建龙岩调研期间,考察了永定土楼“客家家训馆”。王书记对集中体现“勤劳俭朴、崇德尚善、和睦亲邻、尊祖敬宗、家国情怀、修身齐家”等极富哲理性、教育性的客家家训、家规赞赏有加。为深入贯彻落实王书记来岩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客家文化,充分发挥礼序家规的教化作用,龙岩市纪委周密部署,牵头相关部门精心制作三集“客家家训”专题片,以永定振成楼、客家家训馆、部分姓氏宗祠、部分海外客家华侨生活工作地为主要拍摄点,通过采访有关专家、家族长辈、优秀后裔等人物,撰写评价家训的观点文章、采访札记,拍摄大量的照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展陈永定客家家训的深刻内涵和无穷魅力。

据悉,第三集也将于近期在中央纪委网站推出。

【2016关于王尔烈家训观后感3】

”一肩明月,两袖清风”肩上揽明月光,袖中只载清风,是指官员一身正气,清正廉洁,很多书里有直接写成”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

”两袖清风”的典 故:

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常以“两袖清风”自誉。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他曾作过《入京诗》一首: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了。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晋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了。诗中的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辽宁辽阳王尔烈:“关东第一才子”廉正宽厚 清俭传家

王尔烈(1727-1801),字君武,一字仲方,号瑶峰,清代奉天府辽阳州(今辽宁辽阳)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中殿试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陕西道监察御史、通政使司参议、鸿胪寺少卿、吏科给事中、光禄寺少卿、顺天府府丞、大理寺少卿、太仆寺少卿等职。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出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并三通馆纂修官,参与编纂《四库全书》。

王尔烈工诗文,善书法,以词翰书法闻名于乾隆嘉庆年间,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

王尔烈纪念馆坐落在辽阳老城西门里翰林府胡同,是在王尔烈故居--原翰林府旧址上修建的,占地面积3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清代平房建筑32间。

目前,纪念馆有三个展区对外开放,其一是王尔烈生平事迹展。这部分通过《王尔烈家族世袭表》、《王尔烈履历木雕版》、“王尔烈母亲刘氏九十寿屏”、 “王尔烈七十寿屏”等陈列,介绍关东才子王尔烈的家世出身、求学科考以及入仕为官等生平事迹;其二为“王尔烈诗书艺术展”,通过王尔烈不同时期的书法、诗文、匾额等展现他的卓越文采和超群翰墨,让观者领略到“芙蕖出水,祥云捧日”的境界;其三为王尔烈故居陈列,这部分通过书屋、卧室、客厅等陈列,体现王尔烈通晓“琴棋书画”,并力求再现清代中期官宦家庭住宅和起居习俗。

王尔烈家族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门风。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

王尔烈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他的祖父王天禄精通儒史与医道,不仅以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父亲王缙学识渊博,酷爱读书,历来遵循“训士有道,虑事有方”,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良好的家风使王尔烈养成了淳朴笃静的禀赋,铸就了纯正廉明的品格,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

王尔烈同样重视家教,他为治学之道所作的《学道篇》也用来教育子孙勤勉学习。“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是故智仁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告诫后代不仅要重视学识,还要注重道德,要求“智”和“仁”二者合一并进,这样才算学有所成。

王尔烈临终前还给儿孙留下了这样的家训:“耕田为本,读书为上;居官莫狂,为民莫惘;本事吃粮,筋力求裳;豆腐家长,不可奸商。”要求后人,无论耕田、读书、居官、为民,都不能气馁,也不能张狂,要凭本事吃饭,靠筋力所得,不可巧取豪夺,毋占他人便宜。处事者以亏己为尚,交友者以憨重为先,教子者以严厉为本,度日者以勤俭为宗。时至今日,这些名言仍在关东土地上广为传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