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烈士陵园是一个著名的烈士聚集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2017【篇一】
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南约500米。陵园以自然山林与名胜古迹为依托,绵延数里。这里山丘叠绕,松柏高耸。沿路灌木成林,绿茵如毡。自1927~1949年,约有10万革命志士殉难于此。2010年5月1日,我们《今日家教》小记者下江南采访团来到这里,缅怀用热血和生命造就美好河山的烈士英雄。
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一个共产党人,年轻而英俊,强健而魁梧。身上却衣衫褴褛,伤痕累累,双腕还带着被挣断的沉重铁链。那紧握的双拳,那紧闭的双唇,那愤怒的眼神,仿佛正怒视着凶恶的刽子手。
巴金在散文《日》中写道: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的死。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正是怀着这样一种信念,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作为和平年代的新一代,我们应当了解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并继承革命前辈遗志,努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在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在革命烈士的注视下,我们庄严的宣誓:“……缅怀先烈,牢记传统;不畏艰苦,努力拼搏,踏实做人;为青春的理想而努力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努力奋斗!”
当我走出陵园,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再次拥入在祖国的怀抱之中,我感觉我的心已移植入这块神圣的净土,接受这场灵魂的洗礼!
我爱我的祖国!祖国在我心中!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2017【篇二】
一天,我来到了南京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这里安静、肃穆。
一入园,一眼望见高高的烈士纪念碑,上面雕刻着很多的革命烈士像,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小的、有农民、有学生,有的握紧拳头,有的向正前方凝望着,一群群白鸽在这里飞来飞去。
继续向里走,有知名烈士纪念馆,例如邓中夏、罗登贤,在这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为了宣传革命秘密建立地下印刷厂的故事。
雨花台烈士陵园埋葬了十万余名烈士,这些烈士在这里英勇就义,长眠于此,我们应该永远缅怀他们,感谢先烈们,是他们用生命换来和平的生活。我们想要一个完全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我们要除掉全部疾病和破坏,实现全人类的和平,以告慰烈士的亡灵。
雨花台烈士陵园观后感2017【篇三】
去南京期间,在朋友的热情邀请下,瞻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实在是很受教育,不虚此行。
南京雨花台原本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区,明清时代被列入“金陵十八景”。然而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成为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及爱国志士的主刑场。这二十二年中,约有近十万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的志士、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壮烈牺牲,这里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第二次人民代表会议作出建设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雨花台开始全面绿化造林、修建道路的工作。1950年建起了奠基纪念碑,在烈士殉难处建立了纪念性标志。1984年4月破土兴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1988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据说以前雨花台烈士陵园也是收门票的,但现在已经免费开放,供群众缅怀为国捐躯的烈士们。雨花台的建筑古朴典雅,简洁庄重,具有民族风格,
走进白色花岗岩墙面的雨花台纪念馆,展厅陈列的烈士大多非常年轻,牺牲时平均年龄不足30岁,有些还没有结婚甚至没有恋爱过,年龄最小的烈士是年仅16岁的袁咨桐,他在临刑前一天,在一张自己的照片背面写下了“永别人世”的绝笔,这张斑驳的相片如今陈列在展馆里。170位烈士中,约有60%受过良好教育,从介绍和留下来的照片看家境优越,很多都是名牌大学毕业: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许包野烈士曾留德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施?烈士当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英名榜上有2401位烈士,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烈士们长眠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