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磨一剑”,这在诱惑遍地、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实属难能可贵。yuwenm小编整理了大圣归来观后感,欢迎欣赏与借鉴。
大圣归来观后感【篇一】
曾几何时,80后的我们还在童年,现在的孩子无法想像当时的我们,看到《葫芦娃》,看到《黑猫警长》,看到《舒克贝塔》时是有多么兴奋多么目不转睛,我会进入梦乡让葫芦娃教我如何刀枪不入,或者因为螳螂雌雄相食而夜不能寐。
后来长大了,开始不看动画片了。但在换台时发现电视里只是《蓝猫淘气三千问》《熊出没》《果宝特攻》这样的动画片时,我充满了疑惑和费解。囿于老套思维,中国老年人不认为成年人该看任何形式的动画电影,但除此而外,为什么我们突然就不再创作给十岁以后的孩子们观看的动画片了呢?不是说这样的学龄前动画片没有存在的意义,但任何一位家长也不会以把十一、二岁的孩子拉进电影院看《天线宝宝》大电影为荣为傲的。华语动画自愿留下的市场空白,一定会有舶来品来填满。所以我们不应该指责现今的孩子们只认得日漫美漫,就像自家地上不长粮食,不能抱怨荒民迁往富庶之地一样。
很高兴的是,现在年轻的电影动画从业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逐渐出现了《秦时明月》《魁拔》《龙之谷:破晓奇兵》《十冷》这样充满诚意与想法的优秀的华语动画电影。而现在,这份精练的短名单上又出现了一个名字,《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与绝大多数成功的商业电影相类似,《大圣归来》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故事主题也并不孤冷,无非知恩图报、惩恶扬善,这也与《西游记》这本小说的故事主题一脉相承。重点在于,同样的故事,留给不同水准的创作团队去演绎,讲解效果迥异。而在我看来,导演田晓鹏的这支创作团队,绝对高水准甚至超预期的完成了这次故事演绎。电影架构并不复杂,单层次单线条,按照时间顺叙,演绎的是西游取经前的一段故事。剧情既有经典场景在现,也没有完全局限在小说既有框架之内,对解救孙悟空的前因后果,会给观众带来有别于传统认知的观影体验。
除了故事情节完成度较高之外,影片对长安城、五行山、和最后新增场景的景设布局上,也会给观众带来不同于小说的体验。关于人物和景观建模,是区分动画电影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可以看出,电影在这一点上作出了很大程度上的努力。建模比例、光晕渲染、人物毛发、风吹草动等细节部分,非常自然。即便在某些场景上仍然可以看出层次上的粗糙感,但也可以被出色的镜头感所掩盖。
情节和景设都只为诠释人物的存在。这部动画电影的人物设定,除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主角的人物设定上层次分明、忠于原著外,在很多周边角色上的设定上也可以看出用心。从《银河护卫队》里的浣熊、到《超能陆战队》的大白,再到《捉妖记》里的胡巴,我想如今电影工业已经确认“卖萌=卖座”这一等式的黄金地位了,在《大圣归来》中,我们也会看到完全萌翻的土地公,电影结束之后我就开始在淘宝上搜索其周边了。
故事、景设和人设之外,非常值得赞赏的当属动作场面的精巧构思,虽然运用的完全是好莱坞插科打诨式的,但巧在衔接有趣而自然,有时甚至有好莱坞制作的错觉。更让人欣喜的是,这样的动作编排不仅仅是一小部分,而是基本贯穿全篇的。
不可否认,作为仍处于增加本土认同感阶段的华语动画电影市场,《大圣归来》的电影制作工艺,整体上还是以传统的好莱坞式的电影表现形式为主。在此语境下,如何展现其作为“华语”的标签化特色,恰当表现本土文化特色,在市场中作出有效区别,也就成了一个重要话题。没有展现,就会失去标签化意义,丧失电影的个体化特色;表现不当,又容易让观众感觉说教做作,反有损电影整体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关注这部电影中的细节,就会发现创作者的用心之处。对于影片中出现的皮影戏、秦地老腔等极具地方传统特色的桥段,观众可以在电影中仔细品读。
当然,这部电影仍存在着一些需要持续改进的不足之处。比如片中出于市场卖点的需要而出现的汪峰的插曲,与当时的场景情绪很跳脱;比如孙悟空最后对于桎梏的解除铺垫不足,显得很随性;比如终极之战的丢帧现象、建模粗糙体现的经费不足。等等。但瑕不掩瑜,站在当前华语动画市场的历史角度客观评价,这些都是可以随着市场接受度,品牌认同度的逐渐提高而改进的。
《大圣归来》从完成度较高的故事情节,到用心的人设景设,再到编排精巧、层次分明的动作场面,整体质量还是非常让人欣喜的。遗憾的是, 如果在时光网上查找导演田晓鹏的个人履历,发现甚至没有一张照片可供参考。在如今这样一个华语动画电影认可度普遍偏低的市场环境下,再与自编自导、八年深耕放在一起展开联想,我们难道不应该为这样一个团队的默默付出而鼓掌喝彩吗?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团队以后的宣传履历上一定会写上一笔??“代表作《大圣归来》”。
对于华语动画电影,我们不奢望短时间就会出现《浪客剑心》《幽游白书》《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海贼王》《火影忍者》这样具有持久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产品,不奢望中国人自己的东方迪士尼帝国可以在神州大地上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心中那份珍爱的童年印记还没有消失,只要我们还在不断坚持吸收传统精髓,只要我们还不放弃学习先进文化,只要电影产业还存在着单纯奋斗的青年“傻瓜”,华语动画之梦就永远不会消失。
大圣归来观后感【篇二】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在我刚开始学会思考的年岁里,我读了《悟空传》。那个用五百年时光却依旧逃不过命运的孤独的小猴子让我心碎,至此那个威风凛凛的孙悟空形象在我心中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细细品味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角色。
86版《西游记》中他无往而不胜,叛逆不羁却被紧箍咒套牢走上了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尽管最终取得真经,却蹉跎了岁月,伤透了情怀。而他要的只是在花果山跟那些猴孩儿们吃喝玩乐自由自在逍遥天地间而已啊。
99年的《西游记后传》这部神作中,悟空作为最后一颗舍利子,最终杀身成仁,悲剧色彩更加浓重。这里说这部剧是神作并非讽刺,除去它不断重复的特效动作,抛弃六小龄童版西游记的观点去看,这部剧非常颠覆非常惊艳,善恶一念之间,编剧功力深厚,整部剧具有极其完整的世界观,在这里顺便推荐给大家很值得再看一遍,重新体会那个更加放肆颠覆的西游世界。
然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了。天生的宿命让人无法抗拒,他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盖世英雄,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可是最后......
“你看那个人,好奇怪哟,像一条狗。”
对啊,最后,就是仅仅像一条狗而已。
纵观国内这么多孙悟空形象,纵然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悲剧色彩却也总是他逃不开的符号。各种放弃各种挣扎,最后总是逃不过宿命两个字。
而即将在7月10日上映的《大圣归来》里,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变得更趣了起来。他没了法术,他不会飞,他不再火眼金睛,不再身如玄铁,而是变成了一个八百年没洗过澡的没用的臭猴子,他被击倒他无能为力,他羞愤他痛苦,当他沉入压抑黑暗的海底深处,江流儿像一道光把他唤醒。
还没有变成唐僧的江流儿顺流而下,天真勇敢,对世事好奇 不肯好好念经。他没有唐僧的无能懦弱,也没有唐僧的迂腐伪善,唯一的相似之处可能就是电影致敬《大话西游》里的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江流儿与孙悟空的搭档像是没头脑和不高兴,变成奶爸的孙悟空更加趣味横生。孙悟空的形象被设计得和我们印象中的美猴王非常不同,电影中孙悟空刚一亮相,身边的人就惊呼:“天啊,这孙悟空是马变的吗?这脸长得跟李咏似的。”猪八戒呢,还是那副模样,好吃懒做的那一点小出息。打酱油的土地公公也浑身是戏,呆萌可爱。傻丫头的角色只负责卖萌,略显单调。和尚师傅莫名其妙得消失,最后又莫名其妙得出现。人物设定存在一定缺憾。反派角色里,山妖们依旧是又笨运气又差的设定;那个反派大BOSS刚出场时酷似化了妆的无脸男。
电影3D效果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好,不知道是不是我观看的影院的问题。情感推进速度过快,导致剧情略显单薄,最后在剧情高潮处戛然而止,没能让情绪发酵到顶点就沉寂黑暗实在有点让人失望。但从电影精致的美术,契合的配音,惊艳的配乐绝对能看出片方的良心之处。
个人感觉电影最后可能是为了照顾低龄群体在创作思路上做出了一些不必要的妥协,毕竟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个齐天大圣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可为什么呢?却唯独守护不了这个声声喊着“大圣”的小人儿呢?
这样的故事对于孩子们来说太残忍了。
可我宁愿是这个残忍的结局。
这样我就可以执着得相信,这是一个关于来世今生的故事。
这样那个放弃了把酒言欢逍遥天地的毛头泼猴,这样那些被压在五指山下的五百年蹉跎时光,这样那西天取经无奈苦痛的漫漫长路,亦或者那些被伤害被误解的委屈恼恨,是不是就显得不那么悲伤了呢?
所有的无怨无悔,所有的牺牲付出都有了来路与归途。
因为一切都是他所愿啊。
我齐天大圣孙悟空,法力无边,说了要护着你的!
今生没能护你周全,来世只为你鞍前马后。
“别跟着我,小屁孩!”
“别赶我走,师傅!”
大圣归来观后感【篇三】
身披金甲,坐在陡峭的悬崖边。一抹红披风,迎风招展,恣意飞扬……
只是这样一眼,就足以让观众记住那一抹鲜艳的“红”。
小时看《西游记》,对孙悟空闹天宫,斗如来,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英雄形象无比崇敬。这次归来的大圣,既熟悉也带着点陌生,和我们儿时印象中的大圣不一样。他会因为江流儿不断发问而抓狂,会在脚被大石砸中的时候继续装酷,会在面对江流儿的请求而无能为力时哭着说“我管不了”。
这次的大圣是人不是神。
但无论神也好,人也罢,那一抹鲜艳的“红”色却始终如影随形,从未远去。清醒时,“红”色穿在身上;睡着时,“红”色珍藏心间。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那样一抹“红”。
“有志者事竟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朗朗上口的这些励志名言,曾经点燃了无数人心中的梦想,照亮了莘莘学子刻苦攻读的日日夜夜。
但在结束求学,走上工作岗位后,难免遭遇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难免被各种外力所掣肘,难免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于是怨愤与牢骚充斥心间,迷茫和沉沦取代激情,不少人丢掉了初心,放弃了理想,任凭心中的那抹“红”色渐渐褪去。
曾听过一种说法:“成长就是发现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没错,伟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凡人一个。记得李宗盛有一首《凡人歌》的歌词是这样写的:“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但,人生真的只是如此吗?平凡的人生就不能活出精彩吗?
《大圣归来》影片的制作前后长达8年,“八年磨一剑”,这在诱惑遍地、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实属难能可贵。影片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不要把拍电影当作一种商业利益,拍电影首先是一个爱好,需要兢兢业业才能做出来。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动画片都是这样的精神,今天我们需要找回当年的那种动力。
的确,越纯粹地做事,反而越有可能做得精彩。做一部电影如是,做人则更是如此。不管周遭风云如何变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对孩子来说,这部影片是励志,对成人来说,则是唤醒,是重燃。
要想活出精彩,还需面对逆境愈挫愈勇。电影为大家呈现的也就是这样一个“凡人大圣”的“蝶变”历程。
他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法力尽失。好不容易挣脱镣铐,但留在手腕上的佛祖封印却又使他无法施展,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无法变身,无法驾云,甚至连一群不知哪里钻出来的山妖都敢在他面前撒野。
英雄落寞比凡人受挫更悲壮!
但孙悟空之所以能从一个天生天养的石猴成长为睥睨一切的齐天大圣,就是因为他拥有极强的好胜心和永不言败的执着精神,即使遭遇了失败,即使陷入了困境,只要不自怨自艾,不失却理想,就不会真正被打倒。人最大的敌人永远都是自己!
不要管手腕上是否有佛祖封印,不要管对手有多么强大,只要你想做,就义无反顾。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只要自己不放弃,就没有人能轻视你。
睡着了没关系,栽跟头了不要紧,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丢掉心中的那抹“红”,否则就永远没机会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