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被称作是中华民族的一部秘史,应当之无愧。yuwenm小编整理了白鹿原电影完整版观后感,欢迎欣赏与借鉴。
关于白鹿原电影完整版观后感【篇一】
1、王全安执导的电影《白鹿原》就仿佛拿了一手好牌,最终不但没有打好,还打得相当难看,没有原著厚重,更不如原著鲜活。电影只截取了小说的中间部分,可以说是无头无尾,没有看过原著的人无法体会出《白鹿原》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电影的主题模糊,叙事混乱,其中白鹿两家祖孙三代的对立,没有很明确地表现出来。“不见白鹿,只见小娥,前段平稳,后段散乱”,“拿掉抗战后的段落,造成白孝文、鹿兆鹏和黑娃的命运不知所终,上下两代人的传承只完成了一半,原著架构被完全破坏。”
2、电影离小说差得太远,在小说中,田小娥并非是贯穿《白鹿原》始终的人物,她在故事讲到一半就死去了,从这个角度讲,导演王全安只拍了半部《白鹿原》。当然,让漂亮女人田小娥成为主角,让田小娥跟几个男人的故事作为主线,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如果影片改名为《那些年,田小娥和她的男人们》或者《田小娥和几个男人的故事》就更好了。片中有七个男性角色,有六个是围着田小娥转的:黑娃(段奕宏)、鹿子霖(吴刚)、白孝文(成泰?)迷恋于她的美色,先后成为她的男人;白嘉轩(张丰毅)和鹿三(刘威)忌惮和痛恨她祸水般的红颜,算是她的敌手;狗蛋成了她的调味品。田小娥,是影片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更是牺牲品。与黑娃偷情私奔,被鹿子霖诱奸,被迫引诱白孝文,冲出欲望的田小娥逃不开悲惨的命运。田小娥,正象征着时代背景下的叛逆力量,正是她为古老的白鹿原带来了巨变。田小娥一边渴求爱情又一边不由自主地风情万种,她不甘心被摆弄,能低头但也有着傲气,为生存可以不顾尊严。而一切,只不过是想安身立命,简单得庸俗,庸俗得可怜,最后变成了可悲。在原著中,田小娥的命运是必须有一个男人依靠,她才可以活下去,那个男人是谁不重要,但在电影里,左右田小娥行为虽有欲望的成分在,但更多的却是恨??她只爱过黑娃一人,跟黑娃开始是性本能,而后准备真心过日子;跟鹿子霖,则是利用性来寻求安全保护,她尿鹿子霖满头满脸是恨意的表现;跟白孝文,她开始是被利用,之后有同情的成分在,后来很奇特地变成了有爱情意味了;还有一个没沾上边的傻子狗蛋。而这每一段关系都具有颠覆性。这几个有点能量的男人(狗蛋不算),为了田小娥都铤而走险,呈现本能的同时也呈现了真我。小娥人生中的几个男人,每一个都让她的命运滑入更大的不幸中。小娥最终死在了公公鹿三手中,这个宗法领袖白嘉轩忠实的追随者,这个本分的农民都已经不能忍受小娥了。
3、与原著宏大的社会视角相比,电影的视角显然低了许多,它的重点放在了田小蛾的命运上,从她身世的几经转折中,也可以说,她与几个男人间的关系中,体现出相应的社会关系。她与武举人的关系是封建体制下对人性摧残的反映,因此处在一种压抑之中;而与黑娃的关系是人性的释放,但这种释放却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黑娃参与砸祠堂之类的举动,多半也是一种发泄,一种反抗。而白孝文在封建家族制的压抑下,已经丧失了人的本能,而他在与田小蛾的关系中,重新发现了自己。而田小蛾最终却死在一种道德观念的异化之下,这完全显示了一种社会环境的制约。
4、导演王全安算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说“我们的胃远远比思想深刻”,其意思无非是说本能比观念更有力量。“食色性也”,这也是人的两大本能。两大本能不仅是电影《白鹿原》的驱动力,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驱动力。食在电影中是麦子,大片麦田金黄,风吹麦浪滚滚,片中很多情节据此展开,收割麦子、麦垛偷欢、交过皇粮、强征粮食、暴力抗征、怒烧麦田……都是在为食而战。另一个本能色在影片中表现得更为强劲。有人说漂亮女人一出现就有麻烦,片中田小娥只要一出场,接着就会是暴力(鞭笞)、色情或凶杀。有人说,田小娥正是《白鹿原》新力量的象征,她用自己的欲望激活了许多东西。因为她唤起或者唤醒了男人的本能,男人变得有进取心、竞争力乃至兽性等等也都跟着爆发了。权力则是目标达成的手段。片中食色是目标,权力是手段。黑娃是受压迫的一员,他拥有的除了暴力所剩无几,一旦有造反的机会,他当然就是诉诸暴力使用暴力(砸祠堂、为田小娥复仇,还有小说中的其它行为),向那些曾经压迫过他的人和势力复仇。这是人的另一大本能??暴力。
5、四十多万的小说浓缩成155分钟的电影,提取了精华,然而起承转合非常突兀,很多地方让人一点都不明白,比如怒烧麦田后那个五花大绑被枪杀的老者怎么回事?再如鹿三杀人前路遇白孝文那段,白孝文怎么忽然变成无赖了?再再如影片莫名其妙地在日本飞机投下两颗炸弹后戛然而止,又让人觉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小说中,田小娥是罂粟花般美丽而带毒的女人,是天使和魔鬼的合体,电影中主要是以受侮辱和被损害的形象出现的,身上仍然带有邪恶和妖冶的成分,但毕竟向善良和无辜进步了不少。另外,导演采用抽取的手法剥离了白灵、朱先生、鹿兆海等有着非凡意义和举足地位的人物。看起来,影片《白鹿原》还需要一个下集,至少我们有理由关心白孝文、鹿兆鹏,以及尚未出场的白灵、鹿兆海、朱先生等人的命运,这些显然不是可有可无的,少了后面的笔墨,就有被腰斩的感觉。
6、除了田小娥之外,黑娃是影片中性格最为完整的一个。他虽无鹿兆鹏的鸿鹄之志,却也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在郭举人家的无边麦田里,他成为了最能干的麦客。在田小娥的床上,他完成了男人的加冕礼。被撵回乡,他只想位列门墙,踏踏实实过日子,可是宗法和族长不容,他和田小娥成为了全村的弃卒。直到鹿兆鹏带着革命的使命归来,黑娃才直入云霄,成为农会的骨干。黑娃的好运不长,被逼离开白鹿原当了土匪。段奕宏把黑娃几个阶段的心思吃透了,一会儿性感,一会儿生猛,一会儿蒙昧,一会儿狠辣。从黑娃丧失宗族庇护的那一刻起,他显然已经成为白鹿原上最为躁动的一份子:偷东家姨太太,索性娶了回来;砸祠堂,他冲在最前面;铡土豪劣绅,他最积极(共产党员鹿兆鹏都吓得鸣枪示警);给妻子报仇,他连亲爹都不认。最后,他把白嘉轩的腰打折,留下一句经典台词:“腰杆子挺那么直,也不过是害人!”黑娃纵横捭阖,生无所依,正是这样一个人,啸聚山林,杀伐快意,完全凭借野兽般的原始生存欲念存活。可以想见,血性十足的黑娃不会是个怕日本人的孬种,如果是日本鬼子糟蹋了田小娥,黑娃会成为整个白鹿原上反日的急先锋,什么事他都干得出来。
7、欲望是生命的本性,白鹿原正因为有田小娥这样的女人存在,才充满了戏剧色彩。“欲望就像一剂春药一样,把所有的东西都激活了。不管往着哪个方向去,它都是一种力量。”田小娥对于爱情的欲望、白嘉轩对权力的掌控、黑娃背叛式的成长……黑娃为什么不敢吃那个冰糖,他害怕以后吃不着难受,他占有的欲望太强烈。对田小娥而言,欲望不是她的问题,而是其他人的问题。开始,男人们是欲望的主体,她是被觊觎的对象。后来,她利用色相来控制男人,自己也沉入了欲望的深渊。白嘉轩和白孝文好像是一个人,白孝文遇到的问题比父亲要更现实,他就是父亲身上的人欲。白嘉轩为什么说田小娥是黑娃镇不住的女人,因为他看到连白孝文脸上都有了变化。后来,白孝文的社会角色发生转变,他用不要脸(要脸时不行,不要脸了就行)的代价换取快感。
8、影片中的秦腔比较出彩,极好地渲染了白鹿原上隐忍到骨子里的那种爱恨纠缠的情感基调。每当原上有大事发生,这音乐就升腾成一种古老的民族语言,或激越、或悲怆。片中麦客们的那一段唱腔非常震撼!他们在收麦吃饭歇息之际,随性吼起了华阴老腔《将令一声震山川》,这段戏拍得豪放粗犷,很彪悍犀利。田小娥和着外面的秦腔唱桃花源的一段哀婉动人意味深长。
9、乡村社会充满了矛盾,当这些矛盾纠结在一起,动荡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在冲突中,人类赖以维系的价值准则往往会被冲击得荡然无存。此时此刻,有一种理性的力量,能够巍然屹立,能抵御疯狂,带领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具有这种力量的人,也是被鲁迅先生称为民族脊梁的人。电影中由张丰毅塑造的族长就是这样的人。在和平时期,他是乡规民约的传承制定执行者;当大难来袭(军阀抢粮),他挺身而出,是村民利益的捍卫者;在动乱中,他的正直维护了起码的理性和道德底线;他也是准则奖惩的自觉践行者,当发现儿子有不轨行为,同样施以严厉责罚。整部片他始终保持着不温不火的演技,先坚拒交粮后动员全村,训斥儿子白孝文分家卖地及面对鹿子霖的各种挑衅,在得知田小娥怀有白家骨肉有可能使自家绝后的情况下仍下令造镇妖塔,最后眼睁睁地看着鹿三一家人的悲剧上演……
10、其他几位男主演中,郭涛可能因为喜剧电影演得过多有些出戏,段奕宏表现的野性和成泰?的挣扎都可圈可点。与白嘉轩的正气凛然不同,吴刚扮演的鹿子霖,争强好胜、利欲熏心,吴刚对这个人物的奸诈狡猾拿捏很有分寸,他是电影里唯一一个难以让人产生同情心的人物,他不仅与田小娥有违背伦理的肉体关系,更是想以田小娥为“武器”,去攻击他一直又敬又畏的白嘉轩,最后众族人撺弄鹿子霖当族长等,都证明鹿子霖是货真价实的阴谋家。
11、《白鹿原》画面很美。在一片片漂亮得几无瑕疵的黄金麦浪中,观众被带上了白鹿原这浑厚、重实、神奇的土地。这种干净、大气、绝美的镜头语言一直到影片结束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写意的黄土地、苍凉的牌坊、厚重的画面感与原著的宏大题材相当匹配。片中布景、服饰、调色都是精心制作,那些金黄的麦浪、远处的牌坊组合起来的画面,很壮观。
关于白鹿原电影完整版观后感【篇二】
先说一下背景,12月的时候看了220分钟的版本,香港龙标版没有去,柏林竞赛版没有看。
一个看过比220分钟还早版本的朋友说,《白鹿原》绝对值得期待,仿佛看到了早期第五代的影子。对,他说的是早期。提到早期第五代,我想象中是《黄土地》、《红高粱》、《孩子王》,而套上《白鹿原》的历史命题,或是另一个《活着》或者是《霸王别姬》?
当时《金陵十三钗》还在送审,这个朋友在去年的这个时候给我推荐了两个片子,《金陵十三钗》和《白鹿原》,他说这两个片子都是近年惊喜,《十三钗》是张艺谋近年来拍过的最好的电影,而《白鹿原》会重现第五代的辉煌。嗯,这个朋友出处是传说中的广电总局。他曾经给我说,这个天人共愤的地方被妖魔化的很严重,所以他从来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工作,在每年成山的烂片中能看到一两个好片,他仿佛就看到了一点亮光……
于是,这两部片子在我的心目中便镀上了金光,想看看中国电影如今的”最高水平“,终于等到了一些并非嬉笑打闹的片子,因为我们很久没有看到一部严肃的大片,我们怀念《活着》怀念《霸王别姬》……然后……
《十三钗》先来到,大家都看过完整版本了,好吧,这确实是张艺谋近年来拍的最好的片子,我内朋友说的也没有错;但是《白鹿原》……好吧,老腔、麦田、戏台、皮影、文革忠字舞(据说后来删掉了),确实有很多很多第五代的“影子“,这些场景,很容易让人想到《活着》、《霸王别姬》,包括张丰毅、成泰?、吴刚等人的出现,是会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但是,除了影子,别的就没有了。第五代对事件的叙事能力和对历史题材的有力把控,《白鹿原》是没有的。对,我说的是220分钟版,和删改无关。
王全安《图雅》、《团圆》等都是很好的家庭伦理剧,他在小格局电影的把控上有他的才华和狡黠,但是对于年代阵线较长的《白鹿原》,就显得局促了。有人说这个片子可以改为叫“田小娥的史诗”,倘若真是专心放在田小娥身上也好,可惜想要的东西太多,却没有一个叙事主视角,即便是220分钟,也显得极分散。要么段奕宏突然就没有了,要么他又突然跳出来了。整个片子拼凑感极强。人物太多,都是好演员,却没有一个能完整的立住,这不怪演员,张雨绮在其中的表演至少让我对她有了很大的改观,另外几个男演员的表演都有亮点,却是珠玉散落一地。估计等了十几年都卯足劲等这样一个片子,可惜演的再好,叙事不过关,也是浪费。
今天有一篇芦苇的采访出来,说王全安没有吃透原著,说王全安不明白这本书要说什么,芦苇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辈,但是这么说比较武断。王全安在很多采访中表现出来的思考和深刻,谈不上睿智但很透彻。我非常赞赏他力图拍出《白鹿原》要系统的告诉世界“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曾经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经过了什么样的变化才成为如今的样子”,而且,他认为这种讲述“越符合真实、越磊落、越自信越好”,我无比认可。但是怎么说呢,记者的工作经常要跟受访者探讨一些形而上扣大帽子的问题,比如你认为中国电影路在何方等问题是万能灵药……但是从创作来说,是一字一句的心血,是一针一线的编织,与接受采访互喷是两码子事。对原作理解的多少,并不直接决定这个电影的好赖。
到此为止,这个片子经历那么长时间的立项、审查和修改,无论是芦苇老师十年剧本的创作,还是王全安接此烫山芋,甚至包括电影局组织的专家研讨,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敬重的。即便这个片子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它在试着拍出《活着》,只不过它失败了……
然而,真正让我彻底失望的是,这个片子终于开始它的情色宣传之路。从段奕宏的屁股到田小娥和吴刚的不伦恋,这和《十三钗》红极一时的“我和贝尔演床戏”手段如出一辙。如此厚重的一个作品,最后的火力还是集中在了情色上面,宣传格局之小、想象力之贫乏、手段之低劣,终于彻底毁掉了《白鹿原》。推迟两天上映的原因不细说,但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让我感到有点伤心,之前的所有的努力和报道仿佛变成了一个笑话,然后还深深的被吐了一脸屎。
哦,对了,一开始出场提到内个盆友的意思在于,别一有问题就往广电身上推了,谁都不容易,当初人家还真是好话说尽,盼你们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