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大全

戏剧张伯行观后感心得体会汇总3篇

大型新编廉政历史剧《张伯行》是我省继《全家福》《九品巡检暴式昭》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廉政大戏,是河南豫剧院打造的“廉政文化三部曲”的压轴之作。 张伯行为官廉惠清正,首先体现在他关心民生疾苦、主动无私地去爱民助民上。以下是思而学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戏剧张伯行观后感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篇一:戏剧张伯行观后感心得体会

8月29日晚,作为河南近年来创作阵容最强大的豫剧,大型廉政豫剧《张伯行》在河南省人民大会堂首演。谢伏瞻、邓凯、尹晋华、吴天君、赵素萍、段喜中、赵建才、张广智、许甘露、史济春等省领导与千余名干部群众一起观看演出。华美的舞台效果,精彩的名家演绎,使得现场掌声喝彩不断。该剧由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直工委、省文化厅联合主办,河南豫剧院承办,河南豫剧院一团为演出单位。是继新编现代戏《全家福》、新编廉政剧《九品巡检暴式昭》之后的“廉政文化三部曲”压轴大戏、收官之作。豫剧《张伯行》以康熙年间江南科考案为切入点,描写了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伯行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与总督噶礼等贪腐势力展开惊心动魄斗争的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张伯行史有其人,是著名清代廉吏,河南仪封(今兰考)人,康熙年间累官至礼部尚书,历官20余年,以清廉刚直著称。《张伯行》的创作酝酿历时三年,囊括了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文华奖的多位获得者,李树建、王惠、贾文龙、孟祥礼、魏俊英、李庚春、袁国营、李斌等9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同台献艺。其中,四位院团长李树建、王惠、贾文龙、孟祥礼同台演出,在豫剧史上尚属首次: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在剧中饰演“张伯行”,豫剧院一团团长王惠演“噶母”,豫剧院三团团长贾文龙演“康熙”,河南曲剧团团长孟祥礼演老秀才。

该剧由著名剧作家陈涌泉编剧,新锐导演王香云、张占忠执导,著名作曲家赵国安担任作曲,著名指挥家李宏权担任配器指挥,舞美、灯光、服装等均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演出结束后,谢伏瞻等领导走上舞台,与演职人员亲切握手,祝贺演出成功。谢伏瞻说,《张伯行》这部戏立意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广大党员干部有着深切的警示教育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党中央把反腐倡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省纪委近年来陆续打造了一系列倡树清风正气的好戏,赢得了省内外的广泛好评。这部戏既有好的主题,也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多出精品,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篇二:戏剧张伯行观后感心得体会

4月19日下午,市档案局组织我们到文博城观看了省纪委大型新编廉政历史剧《张伯行》。该剧以康熙年间江南科考案为切入点,描写了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伯行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与总督噶礼等贪腐势力展开惊心动魄斗争的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这部历史剧是“反贪腐”的好教材,告诫我们要以廉政准则为镜,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做到“慎始、慎权、慎独”,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才能保持职务行为上的廉洁性。在当时交通、通讯都不发达的情况下,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吏尚能做到此,而我们党的一些腐败分子却以“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归纳为自己走上歪路邪路的原因。

虽然摆脱不了找借口的嫌疑,却也暴露出了这些人自身的问题,所以,加强自我修养,保持自身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要一贯执行的宗旨。要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提倡廉洁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有深刻的指引意义。要做到戒私心,去贪欲,经常自省,提高道德修养,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从思想、品德,行动上从严要求自己,做一个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受到人民拥戴的好领导、好干部。

观看此戏,心灵深受洗礼。改革开发以来,国富民强,但党风廉政建设和腐败斗争依然严峻,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的反腐败斗争活动。党的18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了全面部署,从制度上加以制约,要求党员干部从思想上不想贪,从行动上不敢贪,不愿贪,彻底讯牢反腐拒腐的提纲。作为档案系统的一名党员干部,要以张伯行为榜样,以党的纪律为底线,带头听党的话,自觉加强品德修养,讲政治,讲大局,对党忠诚,对群众负责,自觉做到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敢于不正之风做斗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篇三:戏剧张伯行观后感心得体会

张伯行一生经历丰富,功绩卓著,既是廉洁自律的清官、不畏权贵的斗士,也是穷理致知的醇儒、学富五车的学者,尤其是殚精竭虑治理水患,违背上命开仓赈灾,广散家财解民倒悬,广建书院促民教化,等等,选其任意一点搬上舞台都可光彩照人。

豫剧《张伯行》删繁就简,集中焦点,以江南科考舞弊案为故事主线,以江苏巡抚张伯行与两江总督噶礼的正面冲突为主要矛盾,展开了一场廉洁与贪腐、正义与邪恶的惊心动魄的交锋,以点带面地刻画了张伯行的精神与人格,而故事的编织又做到了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张弛有度,戏味十足。

清朝官吏张伯行清正为官,恪尽职守,关心民生疾苦,民间对他有“止饮江南一杯水”、“天下清官第一”的美誉。他在任江苏巡抚时,为严禁下属官吏的行贿受贿行为,发布了著名的《制止馈送檄》,留下了“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的不朽名言。 康熙五十年秋,张伯行因秉公查办科场舞弊案而遭诬陷,被朝廷免职。扬州工商市民罢市抗议,数千人围集公馆,哭声震撼扬城。张伯行挂印离开扬州任所时,扬城百姓携蔬菜水果等薄礼表达心意,并诚恳地说:“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后来,康熙查清事实后为张伯行平反复职,并称赞他是“真能以百姓为心者”。张伯行病逝后,雍正帝赐谥“清恪”,清恪即“清正为官,恪勤职守”之意,扬州百姓则建春风亭来纪念他。

张伯行是勤于供职,造福百姓,对金钱毫不染指。他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从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而且敢于抵制上司的横征暴敛,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浩然正气。为官二十余年,从不带家眷上任,也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的言行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清官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思想。正所谓无欲则刚,这正是他几遭弹劾,终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也是时至今日,他的高风亮节仍令人感动和钦敬的根本所在。 而今一些官员精神空虚,自律失控。物欲横流,想入非非。利用人民赋予的手中权力忘乎所以,作威作福,为所欲为,贪污腐败,走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的宗旨,一心一意为老百姓作想,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弘扬正气,带头当清官,当好官,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深受人民爱戴,争做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