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大全

公务员有关国家行动观后感【优秀篇】

反腐是改革题中之义,体制、制度性腐败既是改革的重点,又是改革的最大阻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家行动》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务员有关《国家行动》观后感【篇一】

中国不会任由腐败现象泛滥下去的。十八大后中央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并且逐步加大了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齐打,使一大批官员纷纷落马。2013年,落马的省部级官员也是历年最多。目前有数据统计的15个省份,被查处的厅级以上官员达到208人,为11年来最多。同时加快完善制度建设,实行了巡视制度,纪委双重管理等等。

之所以坚持老虎苍蝇一齐打,目的是为了遏止腐败势头,保持社会稳定,为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争取时间。《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把“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加强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新的工作内容纳入其中,这是比较关键的。基于一些研究可以认为:反腐败机构体制是制约我们反腐败成效的一个主要瓶颈性因素。我国的反腐败机构体制需要做整体性的改革。而且,这样的改革步伐正在加快,叫蹄疾而步稳。如巡视、纪委垂直管理、各地削减一把手的直管权力、最近中纪委官网邀请网民曝光改头换面的腐败手段等等。

特别是中纪委官网让民众曝光身边的腐败,是新形势下反腐工作的大胆创新,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的尝试,应该说这种上下联动机制对腐败分子的震慑巨大。因为即可以实名举报,也可以匿名举报,打消了举报人的顾虑,大大提高了对腐败现象的举报率。

还有,为了显示中央的反腐决心,让官员从开始就明白不能贪,从而彻底打消贪污腐败的念头,中央决定今后对官员实行离任审计制度,只要审计出贪污行为,不管是谁,不管职务多高,都要坚决查处。反腐不设上限。这样的制度,对贪官的警示作用最大。因为他不在台上,有什么问题很容易被查出来。这样以来,谁还敢腐败?

奉劝管人、管钱、管物的同志们,规规矩矩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千万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旦撞到枪口上,既害了个人,也害了家庭,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中国以后决不会容忍腐败行为。从源头上根治腐败的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中国的前景必将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光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公务员有关《国家行动》观后感【篇二】

扫除腐败是我们当下紧迫的任务,但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彻底消除腐败,让腐败远离官员队伍,退出官场生活。为此,必须很好地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探寻腐败的根源。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风,就是使树叶无法停歇安静下来的根源。那么,产生腐败的根源是什么呢?

根源之一是,干部掌握的权力过大并且使其能够为所欲为。中国的各级领导官员,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掌握着各种资源配置的主导权,可以说社会物质财富的绝大部分,都是由官员系统来控制的,按照官员拥有的权力的大小来分配的。尤其是“一把手”,位高权重,目空一切。一些“一把手”自视为“党的化身”,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往往凌驾于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头上,凡事自己分管,自己说了算,把不同意见视为异己、洪水猛兽;有的“一把手”甚至蜕变成“一霸手”,对同事或下级搞君臣关系、猫鼠关系。

根源之二是,制度缺漏监管不力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从众多的腐败案情看,正是由于防止腐败的制度缺位,导致官员能够轻易地进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官商勾结、贪污受贿。在我国,现在作为监督的主要职能机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实行的是在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下,对同级党委、政府进行监督。从实践的效果看,这样的监督体制存在很大弊端。纪检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实际上蜕变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单重领导,许多问题都由当地党委、政府决定和解决,客观上大大削弱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威,也事实上使层层的“一把手”和领导干部无法得到监督,成了“特殊党员”,处于“虚监”“失监”状态。

根源之三是,对腐败的惩处不够严厉导致腐败成本十分低下。不少的腐败大案说明,这么多年来腐败分子之所以敢于“前腐后继”、“不怕牺牲”,与监督不严、查办不力、最终惩处失之过轻而密切相关。一些干部多年来实际上是边腐败、边升迁,群众反映的意见一大堆了,也不受到任何影响,甚至受到打击报复。还有的腐败分子,出了事后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即使被判了很重的刑期,还能通过不断减刑获得提前释放,这就造成了部分官员即使腐败也不足畏惧的心理暗示和不良的社会效应。

公务员有关《国家行动》观后感【篇三】

全民期待反腐工作长抓不懈、力度继续升级。有网友担心当前的反腐工作是否是一种运动式反腐或者是选择性反腐,期待反腐工作长抓不懈,并且希望以“打老虎”为新一轮反腐败突破口,启动“全党合力”模式,让公务员“禁令”有增无减,大力查处“裸官色官”等不良社会现象,做到“下无死角,上无禁区”。破解那些看不见的阻力,关键正在于通过更大的反腐动作来凝聚民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老百姓对法律公平性的最朴实表达,也是社会对法律驯服特权的恒久期待。

基层反腐是未来反腐的重点领域。有网友认为,“老虎要打,苍蝇更需要打,因为苍蝇数量多,危害党风政风更直接”。 全国两会前夕,人民网就公众关注的21个热点问题展开网上调查。截至2月26日21时30分,“反腐倡廉”得票45万,位列第二。不少网友都在留言中呼吁加大对“身边苍蝇”的查处力度。民众期待未来的反腐工作在“打老虎”的同时,基层反腐“拍苍蝇”也能迎来一场暴风骤雨,对直接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相关腐败问题进行严打。如网友@郎永强认为,“中央应加大对村、镇、县的反腐力度,只有让百姓看到身边的腐败被清除,才能更好地鼓舞民心”;再如网友@云林禅士提出,“现在由于中央打‘老虎’声势浩大,基层一些‘苍蝇’暂时冬眠。如果今后‘风头’一过,这批‘苍蝇’可能重新复活。强烈建议各地、各基层同步加大反腐力度,多查揪一些基层百姓身边的‘老虎’、‘苍蝇’”。

选择政法、军队等民众关注最集中的领域为突破口。政法系统腐败标志着整个系统的严重腐败,军队腐败则标志着最后防线的全面溃败。当前民众最为关注的腐败领域是政法和军队两个领域,也说明了对其进行反腐的重要性。可以考虑以政法等实权领域为“打虎”“拍蝇”的重点,或可做到事半功倍。

强化信息公开,重视民间力量尤其是网络平台。无论是官员财产还是腐败案件信息都需要强化信息公开,应制定《信息公开法》,将公权力尤其是一把手决策活动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另外,网络反腐在2012年和2013年初成为主要的反腐力量,但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逐步加大,民间反腐有减弱之势,下一步应更好发挥民间力量。如在某大型网站的调查中,对于目前反腐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难题的认识上,有25.84%的网民认为“难在能否重视群众举报线索”,位列第一。这也说明反腐有必要进一步依靠群众的力量。

制度化是反腐治本之策,可将权力真正关入笼中。在“老虎”、“苍蝇”被纷纷打落之后,如何从体制机制入手让“权力入笼”、如何进一步铲除“老虎”、“苍蝇”滋生的土壤等问题备受关注。从长远看,反腐重在机制化和常态化,必须完善强效反腐机制,形成制度反腐,方可真正实现清正廉明。网友期待新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权力清单制度、反腐败单行法律和配套法规立法等项改革能够加速推进,尽快出台更多、更细化、更具操作性、更方便监督的反腐制度。

反腐是改革题中之义,体制、制度性腐败既是改革的重点,又是改革的最大阻力。改革必先反腐,不反腐等于不改革。所谓“反腐影响经济发展应该适可而止”的谬论,是利益集团对抗改革的舆论挣扎;说什么“继续反腐可能难以收场”,是无视“不反腐就无法收场”的现实。只有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才能震慑腐败、赢得民心,从而为更深入的改革赢得更广泛的腾挪空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