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大全

党员干部脚印观后感【优秀篇】

《脚印》是廊坊市纪委监察局创新载体、赋予内涵、以宣促教、化风成俗的工作实践,希望能把《脚印》打造成具有廊坊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下面是《脚印》观后感,快来围观吧。

党员干部《脚印》观后感【篇一】

京剧《脚印》的排演,是在廊坊市纪委、市文联等主办单位领导下,廊坊市剧协、市百花戏剧艺术团用实际行动贯彻“两学一做”活动要求,学习实践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落实*《关于繁荣发展文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中纪委十八届六次会议精神,用艺术创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好的文艺作品引导人、影响人、教育人,使文艺真正起到灵魂工程师、净化器作用的具体体现。该剧密切关注当前社会热点,运用全新的艺术视角,告诫人们贪腐不仅会对国家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同样会给家人带来无法弥补的磨难,用震撼人心的舞台艺术,对广大党员干部起到警示、鼓舞的作用,高度契合反腐倡廉的时代主旋律。

《脚印》一剧,以“新中国反贪第一大案”真实故事为题材,从人性的角度塑造剧中人物,创造性地、艺术地再现历史。

在一度创作上,《脚印》的独到之处在于,作为反腐题材,却没有直接描写贪腐者劣迹,同时摒弃了司空见惯的高声教化手法,而是另辟蹊径,由关爱、温情的角度出发,从贪腐者思想上、行为上的变化进行深入开掘和探讨,着重描写贪腐分子为家庭、亲人带来的巨大痛苦、长久磨难,剧情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力透纸背地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在党,反腐倡廉是我党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党心、民心的深刻道理。

在创排过程中,《脚印》则凸显了四个重要特点:第一,纪委牵头、创排大戏。由本地纪委牵头进行文艺创作的事例,在全国尚属罕见,这种创作体制,能够发挥纪委工作和系统优势、更多提供政策法规和案件实例的素材保证,也有利于动员相关社会力量,共同打造精品。第二,本土故事、深情创作。剧中的主人公蘩惠兰的原型是廊坊人,剧中的故事也曾发生在廊坊,廊坊人写廊坊的事,排廊坊的戏,以百花戏剧艺术团为班底的演职员团队,本着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立足本土文化、发扬本土文化,再现廊坊的历史,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第三,立足京津冀、文化同发展。该剧虽以廊坊本地演职人员为班底,坚持自主原创的思路,但为了有效保证艺术质量,剧组特邀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京津冀重点戏曲院团、院校、艺术研究机构的名家新秀携手加盟、强强联合,所以此次新剧创排的过程,也是提升优化廊坊戏剧工作者水平能力的过程,从艺术工作领域积极响应了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第四,攻坚克难、小团大戏。《脚印》的剧本虽经过一年多认真打磨,且于2015年底专门在京召开研讨会征求意见,较为完备;但是从正式建组到首演呈现,整个二度创作过程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且正逢暑热之中,承办演出任务的廊坊市剧协和百花戏剧艺术团,克服了资金有限、场地紧张、资源不足、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实际困难;京津两地受邀参加排演的主创人员则放下身价、完全彻底地融入到“基层小团”艰苦创业的氛围之中,和本土演员一起,战高温、斗雷雨,大家团结一心、亲如一家,每个人都在极其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程度上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了规模空前、质量空前、影响空前的精品新剧。

看完首次演出后,广大戏迷和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和启发,大家纷纷表示:《脚印》一剧,既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又有历史的真实性,还有适应不同层面观众需求的可看性,可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生动一课。这部主旋律作品,写出了人性的真善美,让人们在享受审美愉悦的同时,得到教育、启迪与警醒。全剧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悬念迭出的艺术手段,无不凸显本剧是当今剧坛上一部罕见的优秀作品,必定会在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

党员干部《脚印》观后感【篇二】

京剧《脚印》13日晚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完成晋京首演。该剧取材“新中国反贪第一大案”,以河北廊坊大城县樊桂兰(化名蘩惠兰)为主人公,深度挖掘一个特殊女人的人生历程,再现了腐败不仅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给家人所带来的是无法弥补的磨难。

13日晚的演出,该剧一开场直接进入高潮剧情??蘩蕙兰正月十五和儿子盼丈夫刘敬山回家过年,却等来一个惊天消息,刘敬山因贪污罪被绑赴刑场。她和儿子赶到时,只看到铺天盖地的雪地上一行脚印……

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学院京剧系教授张笠媛领衔扮演女主人公。她把蘩蕙兰初闻丈夫因贪污罪被绑赴刑场的震惊,而后陷于迷茫、苦闷、彷徨……一个人带孩子的艰辛、对丈夫又气又恨以及自责的复杂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之后蘩蕙兰决心坚强起来走出痛苦、最后重返工作岗位,两个儿子也经过百般周折有了自己的工作。但那段刻骨铭心的伤痛与磨难却在她心灵深处挥不去抹不掉……

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该剧最大特色是在真实题材基础上,从人性的角度塑造剧中人物,创造性、艺术地再现历史。

著名剧作家赵德平指出,京剧《脚印》从贪腐者给社会造成影响的同时,给家人带来的是无法弥补的伤痛与磨难的角度展开故事的叙述,从而发人深省,真正起到警醒警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这是该剧成功的关键。

身为出品人的廊坊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路敏表示,在创作上,《脚印》的独到之处在于,作为反腐题材,没有直接描写贪腐者劣迹,摒弃了司空见惯的高声教化,而是另辟蹊径,着重刻画了贪腐分子给家庭、亲人带来的巨大痛苦与长久磨难,剧情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更能引发观众的思索,思考之余触动警醒那些行为上、意念中走向贪腐的人,挽救自我的人生。

同时,该剧采用了倒叙、插叙的结构,时空转换灵动,从刘敬山伏法,跳转到他与蘩蕙兰相恋结婚的幸福生活,再到蘩蕙兰独自艰难生活的场景。闪回的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自由转换,使得剧情和人物产生巨大的反差,矛盾冲突的激烈,人物内心的跌宕起伏,给二度创作空间提供了丰富的舞台动作性以及强烈的戏剧张力。

这一手笔出自编剧和制作人兰万玲。作为一名曾荣获业界全国最高奖“文华剧作奖”的当代剧作家,她坦言对《脚印》倾注了巨大心血,“创作《脚印》我做了5年的思考,罪犯的妻子除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还要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一切,在内心情感的把握和表达上是极大的挑战。”在兰万玲看来,“人生即‘脚印’。在一串串脚印中,能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和往昔的峥嵘岁月以及今天的现实生活。因此走好人生每一步,不要让人生之路布满悔恨、愧疚、遗憾至关重要!”

党员干部《脚印》观后感【篇三】

《脚印》取材于发生在廊坊的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运用人性化挖掘手法,以震惊全国的反腐大案主犯妻子为切入点,以主人公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官员腐败带给家庭和亲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揭示了“手莫伸,心莫贪,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为官”的主题。

《脚印》由我市剧作家兰万玲创作,以廊坊市百花戏曲艺术团为班底,京津冀优秀演职人员为主力,按照样板戏标准全力打造。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被列为我市“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内容。该剧于去年8月在我市正式首演,经过不断打磨、修改,于近日亮相北京长安大戏院。

展演期间,长安大戏院内座无虚席,两天演出共吸引了千余名市民观看,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引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北京市民李万秋在看完《脚印》后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参与过疏浚海河工程,对剧中人薛大娘家的遭遇感同身受。《脚印》的精妙之处在于为旧事披上了现代反腐外衣,是一部接地气的反腐大戏。“‘您是大树我乘凉,商机千万别错过,骆驼香烟您品尝……’这几句台词生动体现了部分官员慢慢腐化的过程,很有警示意义。”李万秋说。

作为一名戏曲界内行人,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所副所长张关正观看演出后对《脚印》赞不绝口,更对廊坊戏曲文化事业的发展给予了积极评价。张关正说,《脚印》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反腐好戏、大戏,顺应时代主题,贴近百姓,有魄力有远见,给人很多启迪。廊坊能创作出这样的文化精品实属不易,《脚印》是一部由京津冀戏曲工作者积极参与的成功作品,希望继续打磨,带给广大戏曲爱好者们更大惊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