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大全

关于《自毁》观后感范文精选

发布时间:2024-01-13 03:48:59 思而思学网

篇一:《自毁》观后感范文

7月28日下午,我和全场工作队队长及村书记,在会议室看了一部发生在自治区机关的警示教育片。[)短短的半个小时里,这部片子以独特的视角,详实的影像资料,真实展现了腐败分子违法犯罪后发自内心的反省和痛悔,令人震惊,发人深省,让我有了深深的感悟,现向党组织汇报如下:

在这部片子中,我们看到,很多贪官受查处后,受影响最大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其家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不但自己贪污腐败,妻子儿子也共同参与。最终导致一家三口一人死刑,两人锒铛入狱。这样的贪官不胜枚举!他们有的是利用自己的家人、亲属当“二传手”,进行曲线腐败,以逃避法律的打击。有的则是不顾一切的为妻儿谋利!殊不知这样的举动,不但害了自己,更牵连了更多的家人,真正造成了“一损俱损,家毁人亡”的惨剧。而作为官员的家人,枕边人,不但没能约束提醒亲人,反而因一时私欲将亲人推向了腐败的深渊,更是悔之晚矣!

而这部警示教育片则用大量活生生的案例证明,有些腐败分子并不是一走上仕途就贪得无厌的,但随着地位渐高,权力渐大,诱惑也相应增多了,加之他们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和自我欲望的节制,失去了对腐败的防御能力而被名利财色打败,落得个善始不善终的可悲下场。他们中的多数人在“第一次”收受贿赂款物时,都有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思想斗争非常激烈:是收还是拒收?然而他们最终没有战胜“第一次”,在“第一次”面前就打了败仗。

一是万物的起点,有什么样的开始就可能有什么样的结果。要克服“仅此一次”的侥幸心理,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一旦迈出“第一步”,就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在第一次面对诱惑时,不论大小多少,一定要守节持定,不要因一念之差而酿成终身之祸。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没有悔棋。我们应该时刻牢记陈毅同志的名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把握住了“第一次”才能累积成“每一次”,坚固的思想防线就不会被突破,有损于党和人民形象的事就不会去做,有损于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便宜”就不会去沾,不正之风就无可乘之机。

从我做起,廉洁自律,洁身自好。虽然我们并不在官位,并没有所谓的实权,貌似没有贪污受贿的机会。但实际上,从我做起,就是从小事做起,从不拿单位一纸一笔做起。同时,要定期学习,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内涵,不断的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用优秀共产党员的事例和精神鼓舞自己,做好本职工作更加廉洁文明,和谐美丽!

篇二:《自毁》观后感范文

8日,枣庄市监察局网站发表了一篇名为《贪欲铺就自毁路??薛城区科技局原局长张玉三案件警示录》的文章,文章详细介绍了薛城区科技局原局长张玉三的违法违纪行为。

2015年2月,经薛城区研究并报薛城区委批准,给予张玉三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经查,张玉三在担任薛城区科技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15.65万元(其中伙同他人共同贪污5.7万元);索贿受贿33.995万元;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收受他人贿送的购物卡2.1万元。

未能守住廉洁底线的人,最终都要为自己的贪婪付出沉重的代价。张玉三在个人检查中说:“个人今天这个结局,正是目无法纪,放任自流的最终结果。”

任职期间截留、挪用科技项目资金100多万元

在担任薛城区科技局局长期间,张玉三既当主管,又当“出纳”;既是管理者,又是“采购员”。一张假发票,找个理由,自己签上字,就可以提现,任由自己挥霍。张玉三多次采用虚开发票的形式套取单位财务资金,供自己使用。2010年至,张玉三就通过虚列支出事由、使用虚假发票入账等方式,单独或伙同他人先后6次贪污公款15.65万元。

科技扶持项目是各级财政、科技部门根据企业申报情况,统筹资金帮助企业完成相关科技项目的研发、生产,提升企业科研水平。对科技项目资金的管理,各级财政、科技部门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对于这块“蛋糕”,张玉三无视三令五申,只要科技项目资金拨到薛城区科技局的账上,对企业拨与不拨,拨多少都由自己说了算。本应提升企业科研水平的钱,却成了张玉三手中的“肥肉”。任职期间,张玉三累计截留、挪用科技项目资金100多万元,涉及企业近20家。

索贿受贿要钱任性 十八大后依旧顶风收礼

每当薛城区科技局将科技资金拨付给企业后,张玉三就以办公经费紧张、跑项目支出大等众多名目向企业要钱。钱未到,往往发票就到了。办公经费紧张、跑项目支出大……名目众多、堂而皇之的要钱理由,使张玉三索贿要钱任性。

2012年2月至2月,某采暖设备公司申报了“高效节能环保生物质空调供暖机组”等省、市科研项目和专利奖励申请,薛城区科技局根据财政部门拨付的专项资金,先后三次共拨给该公司24.6万元。2013年2月,薛城区科技局拨给该公司4.4万元后,张玉三就安排人以解决办公经费名义到该公司索要现金3万元;1月,薛城区科技局拨给该公司17.2万元前,张玉三安排人再次以解决办公经费名义到该公司索要现金5万元;2月,薛城区科技局拨给该公司17.2万元后,张玉三以处理办公经费为名,在该公司报销个人发票费用2.72万元。

据调查,张玉三任职期间,利用职权,先后向相关企业索贿受贿共计33.995万元。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张玉三仍然置若罔闻,顶风收礼。春节和中秋,利益相关企业贿送购物卡,张玉三来者不拒。 经查,2011年到,张玉三节日收到贿送购物卡计2.1万元。

篇三:《自毁》观后感范文

为严肃纪律,警示干部员工遵纪守法,6月23日中午1:00,驻马店农商银行召开案件警示教育大会,市农商银行领导班子、机关全体人员及各营业机构负责人、信贷部门客户经理共1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驻马店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侯新文传达了省联社党委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重要精神,对深入开展案件警示教育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明确开展案件警示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按照省联社党委的工作要求,结合目前我市农商银行工作实际,通过组织全体干部员工观看警示教育片《自毁》,目的就是要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和违法乱纪的严重性,进一步筑牢广大干部员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把推动以案促改工作落到实处。要求广大干部员工做到以案为戒、以案促教、以案促改,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做到理想信念不能抛,纪律约束不能松,不义之财不能捞。珍惜岗位、珍惜生活、珍惜家庭,努力争当廉洁自律的表率,凝聚起推动驻马店农商银行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驻马店农商行党委委员、监事长池付恒宣读了《中共河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自毁>的通知》。

教育片以“权力任性终害己”,“自欺欺人终自欺”,“自作聪明终自毁”为题,用生动的案例、鲜活的形象让我们警醒:权力非药,却能迷醉心魂;利欲没牙,却能吞噬理想;金钱无手,却能使人堕落;权力任性终不幸、贪欲泛滥终成灾、始作俑者终自焚。纪律,是权力的红线;法律,是权力的界河。面对组织的挽救教育,迷途知返、真心悔过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通过开展警示教育,使全体干部员工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和心灵的洗涤,坚定了在工作上遵章守纪和作风上清正廉洁的决心。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触底线、不碰红线、不越高压线。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树立清正廉洁、守法经营的良好形象,为驻马店农商银行的转型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