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大全

连续剧《亮剑》观后感精选

 前几年,一部电视连续剧《亮剑》创下了收视率奇迹,人人谈亮剑而精神。

最激动人心的是剧中的李云龙那一声吼: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做为一个剑客明知不是对方的对手,也要亮出宝剑,虽死犹荣。给老子冲!我的兵谁他妈不是孬种!这部连续剧是慷慨激昂,是精彩纷呈,但只能看作是一部戏,一部很大程度上虚构的戏。如果要用它说明问题,也只能是个例。

在《亮剑》未出,小学课文的一篇《狭路相逢勇者胜》已经很深入人心了。但稍微学点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只能是特例,是在狭路相逢的危急关头的情势下用此气势来战胜敌人,是在绝境中由被动变主动而力求生存,属于背水一战的类型。

但如果放在平时,总是明知不可为而偏为之,那就是蛮干,匹夫之勇,有时候甚至是以卵击石而自取灭亡。

为了不蛮干,先人早已有了方法,那就是战术或者说策略。在这个方面上,毛主席是用得最好的。譬如,在长征前后,如果听从毛主席的指挥,从农村包围城市,不去打大城市,红军就不会损失惨重,这就是策略失误,也等同于没有策略;一番蛮干之后,结果只能是失败。勇气在这里没用,只能算是不自量力,敌人最高兴的就是你这样地傻。

在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更是为了力求生存而把策略用得神乎其神,不仅没被消灭,还不停地壮大队伍。那些游击战的名目和战果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试想:如果当时八路军一味在正面战场上攻击敌人或被攻击,不去讲究策略打伏击,能最终胜利吗?那连生存都不能。

所以说,亮剑精神固然让人钦佩,但如果瞎亮剑,那只能是愚蠢。

不瞎亮剑自然也不等于不亮剑,而是要等待时机,讲究策略。

在历史上的张学良让人称为不抵抗将军,他的东北军大撤退,从战略上没有错,要避其锋芒;但在策略上错了,他不寻找突破口,不用战术来击其弱点,逐个击破,而是一味的跑,结果让人批评了。在这点上,他失策了,不如我一邻居,我的邻居摆兵布阵几十年,是摆得曾和他为敌的人群四分五裂;不过那些人都是亲人,所以他的亲人也就四分五裂、各不相容。但不管怎么说,要是他早生几十年,成了张学良的军师,把日本敌人摆布得四分五裂,兴许他也是立了一个大功,他的亲人或许还能免遭灾却得福。若是这样,倒也两全其美了。可惜有些人就是如此生不逢时、命运捉弄!

总而言之,亮剑精神是可贵的,但我们不能瞎崇拜,要结合实际。不能刚亮出剑就送了命,那不是最明智之举。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