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大全

红军勇士观后感400字作文【汇总】

红军勇士观后感400字【1】

上小学的时候,就学习过《勇夺沪定桥》这篇经典课文,这个故事从小就扎根于我们的心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头铁索寒"。毛主席的浪漫诗词,描绘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与悲壮。

大众点评让我高品质的生活,适时的参加活动,适当的积累积分,适合的兑换票券,果断的选择影片。大众点评送我进影院,回顾了那段历史。

《勇士》电影的开场,八一电影制片厂,伴随着"向前,向前"很熟悉的音乐,又回到了那个时代。影片开始,出现了血战湘江,攻占娄山关,遵义会议等背景,回顾了长征的历史。

这部影片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题材作品。九十分钟的影片讲述了一九三五年五月,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飞夺沪定桥是重要的一仗,开启了继续北上的征程。

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的导演宁海强执导,实力派演员于小伟,宋佳伦等演绎。影片有三个高潮,一是激战安顺场。二是日夜急行军。三是飞夺沪定桥。

影片用最朴素,最震撼的境头语言,塑造了一批有勇士之旅,勇士之血和勇士之情的红军战士形象。

战争是残酷的,影片中出现了熊猫,金丝猴,竹林,雪山,瀑布等美景,让观众中放松一下,生活是美好的。

真心拍的不错,让我们在影院重温那段往事,身临其境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

影片的最后,一个词不断的在耳边回响。理想,理想,理想。

红军勇士观后感400字【2】

一部《勇士》道尽了人间沧桑。

看完整部影片,闭目沉思一会儿,除却一切精神之外的东西,一言以蔽之:坚持与信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凭一双草鞋踏过千山万水,一昼夜奔袭跨越二百四十里,草鞋上编织的应该是信念,因为信念,所以坚持。这是一种超越了肉体的信念,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许多人奔跑在生命之路的边沿,榨尽身体的每一丝潜能,最后倒在了路上,抽搐着口吐白沫,而后一睡不起。这种坚持,我若有十之二三便足以受用一生了。

我是实在的想着赞颂红军的,可是我不大会写赞颂的文章,又不想弄巧成拙,更不想用自己的渺小衬托他人的伟大,便只能从其他角度欣赏《勇士》了。

生命何其脆弱,影片中行军途中挂掉的不计其数,夺取泸定桥时诠释了什么叫命如草芥。生命诚可贵歌颂着过多,这里就不赘述了,影片之中余振中说过一句话:我不怕死,可我得让世人知道我的名字。让世人知道你的名字,死便也不是非常可怖了。我曾听过一句话,人们真正的死亡其实是他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影响的时候,我们现在影响着一小批人,是小活,XXX影响着一大批人,是大活,我们死后50年左右,连名字也烟消云散了,XXX死后500年,还是名留青史。若由此算生命有效长度的话,我就算活到迄今为止人类的寿命极限,也是拍马都赶不及XXX的。这可算是"朝扬名,夕死可矣"了。

我也曾看到一句话: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世上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是我来过也曾活过,颇有"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洒脱。从宇宙的角度上来讲,让人类铭记自己其实和路过某块石头在上面划下一横没什么差别,来过就好了,何必一定要划上一横呢?我轻轻的来了,正如我轻轻地走,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活的自在,活得轻松,不亦乐乎?

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观,你可以选择前者披荆斩棘,扬名千古。也可以选择后者随波逐流,洒脱来去。敢于直视自己的人生,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便都是《勇士》。

红军勇士观后感400字【3】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从历史的记忆再度回归银幕。《勇士》是一部关于长征过程人物主题,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为原型,讲述了红四团战士的惊心动破的故事。此前曾有过多个版本影视作品来修复中国历史上这一伟大战役和记忆,相比以往突出主体思想光芒的作品,《勇士》这一版的电影画面更加鲜活,不仅增加了gc的最新技术,内核上的人物篇章也细微走心,值得观众亲身感受当年烈士为了千万同胞幸福所付出的生命和勇气!

在看完电影《勇士》之后,还有幸参加到了当天的首映礼。除了在文字画面上的了解,我也进一步知悉了当年"大渡河"的一些细节。在飞越大渡河之前,红军面临着很多困难:没有大炮,没有炮手,武器缺少,时间短任务紧。当时很多红军都是自愿加入共产党的,他们有的家人遭到了国.民党的迫害,还有的为了解救更多的百姓,怀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志愿加入对队伍。而国.民党是一个带"军饷"的部队,有固定的月薪,很多人为了领工资加入队伍。从这两方面来对比,在精神战斗力不是一个段位。电影中,国.民党炮手被我军俘虏以后,他的弟弟却被国.民党杀害了。为了给弟弟报仇,他要回到国.民党杀掉当官的。红四团长告诉他:"复仇,只有依靠组织的帮助,一个人完成不了。"镜头围绕着这名炮手一路跟随,通过这些伏笔,历史越来越清晰。

《勇士》不光讲了红军的故事,也不局限于敌我战斗故事,它还增加了战士们的情绪、心理、以及冲突。片中,国.民党的炮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一开始排斥共产党,作为一个务实的农村人,他只对经济和亲情非常看中,没有什么政治立场。随着他弟弟遇害的信息,他内心产生过愤怒,打算报仇,但是仍没有什么信仰,更谈不上政治觉悟。所以在他答应帮红四团打两个炮以后,他就准备离开团。直到后来,背他行军的小战士倒下,他才真正明白"战士"的意义,了解了什么是红军,什么是信仰。他从周围的人感受到了这种信仰的光芒,被这种精神折服,也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战斗中。如果电影只是一昧的突出歌颂,反倒失去了观众的代入感,《勇士》的视线有战士的描写,有生命力的彷徨,揣摩了历史人物的内心挣扎,画面生动鲜活。

电影笔墨不光着力于小人物的镜头,也有着大格局的时代感召。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两处是"草鞋"和"泸定桥"。在两军交战之际,能否成功抢过大渡河是关键点。而我军想要夺得泸定桥,就一定要过了大渡河。当时红四所在地离大渡河还有一定距离,为了赶在敌人前面,团里决定要一夜完成240里的任务。这240里是什么概念的呢?前不久有两位外国人特别好奇,他们也是长途爱好者,于是亲自尝试了一下红军当年的路线。但是,他们距离红军到达的时间,足足晚了13个小时。晚13个小时的原因是他们休息了一夜。其实,晚的不光是这13个小时,现今的山路已经不像抗战时期那么泥泞难行,山路铺上了板油路,好走很多。最重要的是,红军战士用草鞋踏完了这240里崎岖的山路,而且一整晚都没有合眼,其中还打退了两股敌人干扰队。为了节省时间,红军甚至没有开会的时间,确定目标后,即刻开始行军。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团长下令战士吃饭,很多战士就拿着东西放进嘴里嚼了。没有做饭的时间,吃饭吃是什么呢?出于好奇,我查了当时历史人物传记,真相确实惊呆了。他们吃的是生米。历史资料记载,有的战士吃的腮帮子都出血了。这种意志力确实是非常惊人的。

大家都在看